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研方法论心得

科研方法论心得

科研方法论姓名:学号:专业:日期:2016、01、13科研方法论心得作为一名刚入学的研一新生,虽然明年就要进入课题研究了,但就是目前来说对科学研究还没有具体的了解,而这门课程的开设使我对科研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从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到科研的一般过程,从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到科学研究的实践应用,老师们都做了详细的讲解与具体的介绍,并且还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使我对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充分理解了科研的一般过程,虽然还没有进行过科研,但就是我认为通过这一系列的系统学习,将为明年的学习与研究打下一些基础,当以后真正进行科研工作时,就会比别人少走一些弯路,就像有些人说的:“跛足而不迷路的人能够赶上虽健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

”具体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的一些体会:1、科研选题与信息收集1、1科研选题俗话说:“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要搞好研究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确立科研课题、提取科学事实、提出科学假说、理论实践检验、建立科学体系概括了科研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否提出有创见的、合适的研究课题,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获取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至关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选定一个优秀课题,必须遵循选题的原则。

大量的研读科学论文,结合实验实践发现问题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具有创新性的课题就是非常重要的。

科研选题的一般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能性原则、优势性原则、需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团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科研选题的方式:1从招标范围中选题2从碰到的实际问题中选题3从文献的空白点选题4从改变研究要素中选题5从跨领域的研究中选题。

科研选题程序:1提出问题2查阅文献3形成假说4构建方案5选题报告6确立课题科研选题策略:1价值取向2调研充分3量力而行4相互沟通1、2信息收集收集与积累有关信息,就是科学研究首要的、日常的工作,也就是科研选题的基础。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一般不保密,而且为争得最先发现权而抢先发表;以应用技术为研究成果的新技术、新配方、新工艺、新材料等真正的技术秘密,则需要及时的申请专利加以保护。

1、2、1信息的类型1、按文献的载体分类:如纸张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数字图书馆等、2、按文献发布的类型分类:有图书、期刊、特种文献。

3、按文献实用的级别分类:有零次、一次、二次、三次等信息源之分。

4、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PDF、电子图书等1、2、2信息的收集1、收集的标准:针对性、代表性、可靠性、完整性。

2、收集的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多层面科学文献:图书、期刊、其它,学术会议:报告、讨论、论文集等信息交流:参观、访问、座谈网络查询:互联网、专业网站检索包括国内与国外的网站等1、2、3信息的检索1、检索要求:新颖性、网络化、系统性、高效率2、检索工具:三大检索工具SCI、EI、ISTP3、检索渠道:互联网、图书馆等4、信息资料的处理:积累、分类、条理2.科研方法与思维方式2、1现代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从经验层面上,科学问题、科研选题、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方法。

(1)科学问题:就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题在当时背景知识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的与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有未解决的矛盾(2)科研选题:就就是形成、选择与确定所要研究与解决的课题。

(3)科学观察:观察作为科学认识过程中有目的时间活动,就是最普遍的实践方法,就是科学研究中在经验层次上获取感性材料以及科学事实的重要手段,就是认识深入到理论层次上把握认识客体的前提条件,就是形成、检验与发展科学假说与理论的时间基础。

(4)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就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与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中的理论方法就是在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把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通过科学抽象形成科学的概念、定理、定律,并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主要包括科学抽象、系统与数学方法、科学假说与理论等。

(1)科学抽象:就是指人们在理性思维中,对同类事物去除其现象的、次要的方面,抽取出共同的、主要的方面,从而做到从个别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认知过程与思维方法。

(2)数学方法:就就是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运用数学所提供的概念、理论、方法与技巧,进行数量与结构方面的分析、描述、推导、运算与判断,揭示其一般规律的一种方法。

(3)科学假说与理论:假说就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与科学原理,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与说明。

科学理论就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它就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论证所组成的体系。

2、2现代思维方式与创新思维思维就是智能的源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人,也造就了现代化的人。

人的现代化本身就包含着人的思维与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1、思维方式的内涵 :思维方式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定型化了的、带有普遍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它不就是变动不居的;思维方式起着榜样的作用,范例的作用,就是在一定知识背景下自然形成的一种从事思维活动的规范。

2、思维方式的制约因素 :思维活动就是由思维客体、思维主体、思维工具三个要素构成的。

这些要素及其变化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活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

3、科研设计与技能培养3、1研究型设计研究型设计有时也称为研究设计,就是对科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与方法的设想与计划安排,包括专业设计与统计学设计。

设计步骤:选题→查询→阅读(专著、综述、论文)→写出综述→方案设计→做实验(样本确定、误差控制)→初步结果→开题报告或研究设计书。

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研究设计应符合一般的自然规律,要在研究中不断发现新现象,修正与调整研究计划或内容,使之更加切合实际。

2.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就是科学的灵魂。

要注意尽可能地在研究设计中采用新观点、新概念、新方法及新技术。

3.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包括研究设计最初的资料查询、科研选题、开题报告、研究设计书的撰写等。

4.统计学原则 ,在研究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分组、例数、采用指标、数据表达、误差控制等方面的数据统计方法。

3、2实验型设计基本概念 :实验型设计有时也称为实验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实验方案、采用实验的手段来从事科学研究的设想与计划安排。

设计步骤 :选题→查询→方案设计→预实验→对比析因→初步方案→优化方案→正式实验→误差控制→初步结果→方案确定设计原则 :1.对照性原则 ,对照就是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

有比较才能鉴别,对照就是比较的基础。

对照的种类有很多,可根据研究目的与内容加以选择。

2.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原则不仅要求有对照,还要求可能产生混杂效应的非处理因素在各组中(对照与实验组)尽可能保持一致,以保持各组的均衡性。

3.重复性原则, 重复性原则要求实验一定具有可重复性或再现性,其目的就是使均数逼真,并稳定标准差,以保证得到的统计推断具有可靠的前提。

4.典型性原则4.科研论文的撰写方略4、1撰写“两高原则”一就是取得高质量科研成果,二就是掌握高超的写作技巧。

1.文字表述要求:语言简洁、准确、通顺、完整。

2.谋篇布局要求: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论述严谨。

3.其她要求图表、符号、单位等的使用须符合科研论写作规范。

4、2科研论文结构1、题目开门见山,便于检索。

2.作者及单位清晰明确,不存异议。

3.摘要高度概括,中英文摘要。

4.关键词专业术语,一般为2-5个。

5.引言提纲携领,引出问题。

6.正文论文主体,依序而论。

7.结论言简意赅,逐条列出。

8.致谢实事求就是,真诚致谢。

9.参考文献依据国标(G11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执行。

10.附录补充阐释,编号逐个列出、4、3撰写注意事项1.关于署名: (1) 直接参加论文工作者; (2) 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

2.关于致谢: (1) 提供资助的基金、项目; (2) 对论文工作提供交大帮助者。

3.关于保密 :根据国家保密法及知识产权要求执行。

4.关于“首次”: 科技查询,慎重提及。

5.关于取舍: 少一句不足,多一句繁琐。

5.发明创造与专利申请5、1发明创造的原则1、目标性原则2、灵活性原3、群体性原则5、2发明创造的类型1开创性发明 2改进性发明5、3发明创造的风险性发明者的创造活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谨慎考虑:切忌重复已有的发明,或者创新程度不够的发明;不要贪大求全,要针对有选择的发明点进行攻关; 发明的周期尽量缩短,否则发明成果完成之日,很可能就是其被淘汰之时;注意发明创造所受的环境资源制约,要使之成为可持续发明的有利条件;面对风险,发明创造者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准备,要步步为营,循序渐进;要及时地整理、提炼新思想、新方法、新构思并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

通过对这一学期科研方法论的学习,我觉得我不仅了解了有关科研方法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就是学到了搞科研的严谨实事求就是的态度,其中的一些方式方法不仅仅适用于科研也适用于生活学习中的方方面面,使我对以后的发展有了一个重新的定位,自己也会朝着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