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疗设备应急调配制度及应急预案
医疗设备应急调配制度及应急预案
版本
01
文件编号
ZSY-SB-P-
页次
5/8
2. 监护仪器故障应急预案
2.1 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使用的监护仪及使用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2 在使用监护仪过程中,随时观察监护仪的动态变化,确保体征参数正常。如遇监护仪出现
紧急情况,如意外停电、参数报警、设备故障等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
物质可在24小时内到货。
5.4 应急状态下,设备和器材采购可采取先调拨,后议价的方式,以最快速度保障供应。
5.5 应急状态下,设备科设备组应采取先维修后报告的方式,以满足技术保障的需求。如遇
到无法排除的故障,设备科负责人必须及时向医院分管领导汇报。
XX医院
XX医院
文件名称
医疗设备应急调配制度
版本
01
5.7 应急状态下,小组成员每半个工作日向应急小组负责人汇报工作情况,小组负责人每日向
上级机构汇报本部门应急保障工作情况。
5.8 应急状态取消后,小组成员2个工作日内应书面总结工作经验,小组在3个工作日内向
上级机构书面汇报此次应急保障任务情况。
6.培训和演练
设立定期应急保障培训制度,使应急保障小组成员熟练掌握应急工作流程和要求,并适当进行
医疗设备应急调配制度及应急预案
文件名称
医疗设备应急调配制度
版本
01
文件编号
ZSY-SB-P-
页次
1/8
医疗设备应急调配制度
制订部门
设 备 科
核准
审核
制订
发行管制章
制订日期
年 月 日
修订日期
年月日
文件名称
医疗设备应急调配制度
版本
01
文件编号
ZSY-SB-P-
页次
2/8
1. 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院医疗器械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有效地应对正常
记备案。如需更换备用监护仪,应及时与设备科进行协调。
2.6 每个科室配置多配备一台备用监护仪,并定期检查,保证备用机的完好
2.7 处理程序:
监护仪故障→更换备用监护仪→资装办组织维修
3. 输液泵、注射泵故障应急预案
3.1 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使用的输液泵、注射泵及使用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
4.组织机构与职责:
医院应急医疗保障小组是科室应急保障小组的领导机构,负责医院应急保障工作的开展;科室
应急保障小组负责本科室应急保障任务的执行,科主任为科室应急保障小组负责人。
医院医疗器械应急调配保障组组长为设备科科长,器材供应保障组为采购部负责人:
设备维修保障组为设备科设备组全体成员。
5. 医疗器械应急保障工作体系
征。
3.2 在使用输液泵、注射泵过程中,随时观察输液泵、注射泵的动态变化,确保设备设置参数
与实际运行参数相符合。如遇输液泵、注射泵出现紧急情况,如意外停电、空气报警、管
路阻塞、速度输液泵、注
射泵的安全。
XX医院
文件名称
医疗设备应急调配制度
版本
01
应急保障任务的演练,提高小组在真实状态下的应急保障能力。
附1:应急医疗设备调配流程:
应急设备出现异常
XX医院
文件名称
医疗设备应急调配制度
版本
01
文件编号
ZSY-SB-P-
页次
4/8
附2: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装备应急预案:
1. 呼吸机应急预案:
1.1 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使用的呼吸机及使用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1.2 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随时观察呼吸机的动态变化,保持管道畅通,氧气充分。如遇呼吸
机出现紧急情况,如意外停电、设备故障、氧气压力不足、气管切开套管或气管插管脱出
等,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安全。
1.3 设备科应定期检查呼吸机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带有蓄电池的
5.1 当启动医疗器械应急预案时,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在岗在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保
持通讯畅通
5.2 平时应做好一定数量的应急保障器材物质的储备,以备应急状态下紧急使用;定期查看
和更新储备物质,使之经常处于有效期和正常状态。
5.3 平时应建立好应急状态下的器材采购渠道,每种设备或器材供货方至少2家,保证应急
文件编号
ZSY-SB-P-
页次
3/8
5.6 应急状态下,医疗器材应急保障小组有权临时调配临床科室闲置设备供应急保障使用,
(各科不准以任何借口,不让调用)原则上不允许调配急诊室、ICU病房、手术室了的
抢救仪器到其它科室使用;如果其它科室没有可达到使用要求的急救设备,医疗器材应
急保障小组应联系其它医院或者联系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进行调配。
1.6 主管护师判断呼吸机故障的原因,并协助更换呼吸机,如没有备用呼吸机请总值班协调解
决。
1.7 故障的呼吸机挂上“仪器故障牌”,做好交接班。及时通知资装办维修。维修过程及维修
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1.8 处理程序:
呼吸机故障→评估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更换备用呼吸机→资装办组织维修
XX医院
文件名称
医疗设备应急调配制度
诊疗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地质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应急作战、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及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而造成群体人员伤害的
医疗救援工作。
3.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医院应急作战、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地质灾害保障意识,落实
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呼吸机,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应急情况能够正常运行。
1.4 呼吸机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应用呼吸机,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迅速将
简易呼吸囊与患者人工气道相连,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调整患者的呼吸,保障病人的生命安
全;如果患者自主呼吸良好,给予氧气吸入。
1.5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文件编号
ZSY-SB-P-
页次
6/8
3.3 设备科应定期检查输液泵、注射泵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3.4 输液泵、注射泵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用该设备,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
者使用监护仪的安全。
2.3 设备科应定期检查监护仪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2.4 监护仪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应用监护仪,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严密观
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2.5 故障的监护仪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设备科维修。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