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试题及参考答案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在杂质半导体中,少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A .掺杂工艺B .温度C .杂质浓度D .晶体缺陷2.在半导体材料中,其正确的说法是( )A .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材料本身都不带电。
B .P 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空穴,所以它带正电。
C .N 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D .N 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空穴,所以它带负电。
3.由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图1所示,其A 、B 两端的电压为( )A .–12VB .+6VC .–6VD .+12V 4.使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电路中晶体管各极相对于某一参考点的电位如图2所示,从而可判断出该晶体管工作在( )A .饱和状态B .放大状态C .截止状态D .倒置状态5.对于图3所示复合管,设r be1和r be2分别为T 1、T 2管的输入电阻,则复合管的输入电阻r be 为( )A .r be =r be1B .r be =r be2C .r be =r be1+(1+ )r be2D .r be =r be1+r be26.在图4电路中,设c 1、c 2对交流信号影响可忽略不计。
当输入f =1kHz 的正弦电压信号后,用示波器观察V i 和V o ,则二者相位关系为( )A .相差90°B .相差45°C .同相D .相差180° 7.为了减小温漂,通用型运放的输入级大多采用( ) A .共射电路 B .差分放大电路C .OCL 电路(互补对称电路)D .共集电路8.差分放大电路用恒流源代替长尾电阻R e 是为了( )A .提高共模电压放大倍数B .提高差模电压放大倍数C .提高差模输入电阻图 1图 2 图 3图4D .提高共模抑制比9.测得放大电路的开路电压放大倍数为6V ,接入2k Ω负载电阻后,其输出电压降为4V ,则此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 o 为( )A .R o =1K ΩB .R o =2K ΩC .R o =4K ΩD .R o =6K Ω10.电路如图5所示,设集成电路具有理想的特性,电阻R 2=10K Ω,当R 1的阻值为下列哪种情况时,可以产生较好的正弦波振荡。
( )A .R 1=4.7K Ω(可调)B .R 1=10K Ω+4.7K Ω(可调)C .R 1=15K Ω+4.7K Ω(可调)D .R 1=18K Ω+4.7K Ω(可调)11.电路如图6所示,其输出电压V 0为( )A .V 0=2VB .V 0=1VC .V 0=3VD .V 0=4V 12.分压式共射放大电路如图7所示。
若更换管子使β由50变为100,则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A .约为原来的0.5倍B .约为原来的2倍C .基本不变D .约为原来的4倍13.在OCL 电路中,引起交越失真的原因是( )A .输入信号大B .晶体管β过大C .电源电压太高D .晶体管输入特性的非线性14.电路如图8所示,运放具有理想特性,其输入电阻为( )A .1k ΩB .2k ΩC .10k ΩD .∞15.某场效晶体管的转移特曲线如图9所示,该管为( )A .P 沟道强制型MOS 管B .N 沟道结强型MOS 管C .N 沟道结型MOS 管D .N 沟道耗尽型MOS 管图8 图916.直流负反馈是指( )A .存在于RC 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 .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C .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D .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17.负反馈反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 )A .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B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C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D .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18.电路如图10所示,电容C 足够大,若V 2的有效值为20V ,则负载上的直流电压平均值为( )图5 图6图7图10A.20V B.18VC.9V D.24V19.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最大控制角是()A.180°B.90°C.270°D.360°20.在电阻性负载可控整流电路中,负载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负载的电流波形()A.形状相同、幅度不同B.电压相位滞后于电流相位C.电压相位超前于电流相位D.形状和幅度都不同21.有两个放大电路相同、输入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和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进行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A的()A.输入电阻大B.输入电阻小C.输出电阻大D.输出电阻小22.开关电路如图11所示,如果状态赋值规定用1表示开关闭合和灯亮;用0表示开关断开和灯灭,则F是A、B的()A.与函数B.或函数C.与非函数D.或非函数图11 23.A⊙B的函数表达式的()A.BBA+B.ABAAB+C.A+B D.BA+ 24.二进制数100110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A.97 B.75 C.77 D.141 25.8421BCD码1111001表示十进制数为()A.59 B.75 C.91 D.7926.八位二进制数能表示十进制数的最大值是()A.248 B.192 C.255 D.51227.构成计数器的基本电路是()A.与门B.与非门C.或非门D.触发器28.若要产生周期性的脉冲信号,应采用的电路是()A.多谐震荡器B.双稳态触发器C.单稳态触发器D.施密特触发器29.逻辑函数EF+,化简后答案是()E+FEFA.EF B.FE+C.E+F D.E+FFE30.逻辑函数式Y=EFC,可以写作()A.G=B.EFG+EY+FY=C.GE=Y+=D.FG⋅EY⋅F31.逻辑函数式C+=的逻辑值为()+F+BAABCA.ABC B.1 C.A D.032.基本RS触发器电路中,触发脉冲消失后,其输出状态()A.恢复原状态B.保持现状态C.出现新状态D.不停地翻转33.触发器与组合门电路的比较()A.两者都有记忆能力B.两者都没有记忆能力C.只有组合逻辑门电路有记忆能力D.只有触发器有记忆能力34.TTLJK触发器。
当J、K均悬空或接高电平时,该触发器的功能是()A.计数(即翻转)B.置1 C.置0 D.不定35.已知组合电路及输入波形如图12所示,则输出波形为()图12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36.二极管两端所加的反向电压增大时,将会使得()A.阻挡层变宽B.阻挡层变窄C.反向电流变小D.反向电流基本不变37.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管子各极的电位如图13所示。
为NPN型晶体管的是()图1338.晶体管用来放大时,应满足的外部条件是()A.发射结反偏B.发射结正偏C.集电结正偏D.集电结反偏39.当温度升高时,半导体三极管各参数的变化趋势是()A.β值变小B.β值变大C.穿透电流变大D.穿透电流变小40.增强型MOS管的开启电压应是()A.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开启电压为正值B.P沟道增强型MOS管的开启电压为负值C.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开启电压为正值D.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开启电压为负值41.射极输出器具有的特点是()A.输入电阻高B.输入电阻低C.输出电压放输入电压同相D.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反相42.在图14所示电路中,能正常放大信号的电路是()图1443.在图15所示电路中,其输入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分别是()A.R i=R b//(R e//R L)B.R i=R b//[r be+(1+β)(R e//R L)]C.R o=R e//R L图15D.R o=R e//[r be+(1+β)]≈R be/(1+β)44.电路如图4所示,要使静态时的V CE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A .增大R bB .减少R bC .增大R LD .减小R L45.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是( )A .R b1、R b2的阻值很大B .使基极电位基本不变C .取较大的R oD .取较大的R c46.电路如图16所示。
其直流负载线为MN ,静态工作点为Q ,当分别减小R c 的阻值和增大电压时,对负载线和工作点的影响是( )A .减小R c 负载线为MA ,工作点移向Q 1B .减小R c 负载线为MB ,工作点移向Q 3C .增大V CC 负载线为CD ,工作点移向Q 2D .增大V CC 负载线为EF ,工作点移向Q 447.为了尽量减小向信号源取用的信号电流并且有较强的带负载的能力,则应引入的反馈类型应为( )A .电压负反馈B .电流负反馈C .串联负反馈D .并联负反馈48.多级放大电路与单级放大电路相比( )A .电压增益提高B .电压增益减小C .通频带变宽D .通频带变窄49.为了尽量减小向信号源取用的信号电流,并且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则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级和输出级应满足的条件是( )A .输入级的输入电阻较大B .输入级的电阻越小越好C .输出级的输出电阻要小D .输出级的输出电阻要大50.图17所示电路中,R 1所引入的反馈类型是( )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交流反馈D .交支流反馈51.OCL 电路(互被功放)在理想条件下( )A .最大效率为78.5%B .最大效率为50%C .管子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V CCD .管子承受的最大电压为CC 2V52.引入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是( )A .提高放大倍数B .消除自激振荡C .展宽频带D .改善环内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53.振荡器维持振荡的幅值条件和相位条件是( )A .AF =1B .AF >1C .)210(2F A ±±=π=+,,n n ΦΦD .)210()12(F A ±±=π+=+,,n n ΦΦ54.晶闸管导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图16图17A .承受反向阳极电压B .承受正向阳极电压C .承受正向门极电压D .承受反向门极电压55.电路如图18所示,当V 1为3V 时,其基极电流i B 和输出电压V o 分别是( )A .iB =0.24mAB .i B =0.43mAC .V o ≈0VD .V o =12V 56.电路如图19所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图19 57.电路如图20所示,能实现AB F =的是( )图2058.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结果正确的是( )A .(11000)2=(25)10B .(11110)2=(27)10C .(10111)2=(23)10D .(10101)2=(21)1059.下列各式中,结果正确的是( )A .(64)16=(100)10B .(64)16=(1100100)2C .(64)16=(98)10D .(64)=(1100110)260.组合电路的特点是( )A .输入信号仅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B .输出与输入间含有记忆单元C .输出与输入间不含任何记忆单元和反馈单元D .输出信号和电路的原状态有关61.电路如图21所示,逻辑函数F 的关系式是( )A .F=C AB + B .AB F =C .C AB F ⋅=D .B A F +=62.逻辑函数F 的真值表已知,则F 的表达式是( )A .F=A+BB .F=ABC .F=B A +D .B A F ⋅= 63.和CD AB F ⋅=有相同逻辑关系的表达式是( )A .D)B)(C (A F ++=B .F=AB+CDC .CD B A F ++= D .CD AB F +=64.电路如图2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