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煤气发生炉基本知识问答答案

最新煤气发生炉基本知识问答答案

煤气发生炉基本知识问答
一、填空题:
1、按照操作规程认真操作,严禁炉内结渣,火层上移或下移。

2、严格控制汽包水位,水位仪显示在1/2 到2/3处,汽包压力在0.15 到0.3 MPa之间。

3、任何时候炉出压力不得大于炉底压力,严禁煤气设备在负压状态下运行。

4、上段煤气温度控制在80-120 C,下段煤气出口温度在400-550 C范围内,巡检温度在400-550 C之间。

5、任何时候炉出压力不得大于炉底压力,如果相对平衡,应打开炉顶放散阀。

6、如遇突然停电:迅速打开放散阀,关闭煤气总管阀门,关闭烧咀阀门。

7、吹扫和置换煤气管道设备设施内的煤气,必须用蒸汽、
氮气、合格的烟气,不允许用空气直接置换。

&压力保持下段高,上段低操作,空层保持在1.8-2.0 米范围,灰层在100-300mm。

9、随时注意氧化层温度的高低,高了提高饱和温度,
低了降低饱和温度。

10、爆炸三要素:封闭的容器;空气与煤气达到一定比例,遇明火或达到煤气燃烧的温度。

二、问答题:
1. 二段式煤气发生炉基本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是以煤为原料生产煤气,供燃气设备使用的装置,固体燃料煤从炉顶部加入,随煤气炉的运行向下移动,在从炉底进入的气化剂(空气、蒸汽)逆流相遇的同时,受炉底高温气体加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粗煤气。

此粗煤气在煤气发生炉中形成几个区域,一般我们称为“层”按照煤气发生炉内气化进行的程序,可以将其分为六层:1灰渣层、2氧化层、3还原层、4干馏层、5干燥层、6 空层。

2. 各层次高度及温度以及作用?
灰层高度大约150-250mm 。

作用1:预热空气、水蒸气;2:保护炉篦;3:均匀分布气化剂;4:灰层处于最下层,衬垫着其他层次,它以正常与稳定影响其他层次,其温度在400 C
左右;
(1)氧化层正常情况下厚度100-200mm 温度一般保持在1100-1250C,这决定于原料煤的灰熔点的高低。

其主要作
用是使空气中的氧气遇碳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二
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煤气的热化学反应所需热量靠
此来维持。

(2)还原层一般在200-400mm。

作用1:二氧化碳与灼
热的碳进行吸热化学反应,产生可燃的CO。

2:水
蒸气与碳进行吸热化学反应,生成CO和H2,温度
一般保持在800-1100 C
(3)干馏层,煤炭进入炉内经干燥后,400-550 C温度下析出挥发
份及其它干馏产物,变成焦炭,其厚度一般大于100mm 。

( 4) 干燥层,其作用是蒸发原煤水分,为下层准备好干燥的原料。

(5) 空层,炉体内的自由空间,其主要作用是汇集煤气,高度大约
在1.8-2 米,
3. 总层高度应维持在什么范围?目的是什么?总层高度大约在900-1100mm ,总层等于各层厚度的总和,这主要是考虑水套高度,总层超出水套会形成结渣、挂壁、影响生产。

4. 二段式煤气发生炉基本组成?灰盘、炉篦、水夹套、水冷箱、加煤机构、煤仓、液压系统、水冷系统、电力控制系统、其它辅助设施。

5. 二段式煤气发生炉燃煤的要求?
6. 如何根据发生炉煤气颜色来判别煤气质量? 正常气化时,首先是各个层次分明,不正常是各个层次 紊乱,所以正常气化与不正常气化时产生的煤气其外观颜色 是完全不同,具体如下:
1. 浓黄色:说明煤气质量较好,一般煤气热值较高;
2. 淡黄色:说明干馏段过短,干馏反应不完全;
3. 淡黄色中带白色: 说明煤气中水分较高, 可能是饱和 温度太
高,或者是炉内滴水;
4. 灰黄色: 说明炉内有烧穿现象, 部分煤炭直接在表面 与风洞中
窜出的空气发生不完全燃烧 ;
5. 灰黑色: 说明在点炉初期, 尚未建立正常煤层是产生 的烟气;
6. 白色雾状并带水滴,说明炉内漏水严重;
7. 半透明略带灰色:说明炉表面严重烧穿。

7. 插钎时什么样的感觉说明炉况较好?
一般可分为四种感觉,即轻松滑下,
力插下,插不进。

良好的炉况应是插钎稍用力即插下,
接近灰熔点,但还是在灰熔点以下,
佳氧化层温度; 如果插钎一插下去, 不加用力就自动滑下, 说明氧化层温
度太低,发生炉处于冷运行状态;
稍用力即插下, 很大
此时氧化层的温度刚 ,此时是该煤种的最
如果插钎用很大力才能插下或久插不进,说明氧化层温度过高;有些人一味认为炉内料层松,就是好炉况,这是错误的,这种炉况操作很轻松,但是气化效果不理想。

8. 操作人员可根据那些方面来判断炉况?
可以根据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现象或数据来对发生炉作定性或定量的判断:
(1)根据插钎时手感或钎子的色泽来做定性分析,根据测钎上分段的位置得出炉内层次的分布情况;
(2)根据发生炉现场仪表指示的制气工艺流程中各点的参数得出量值的信息,根据仪表在不同阶段的参数稳定或变化得知炉
况的稳定情况;
(3)
(4)根据逸出煤气的色泽来判断煤气的质量,根据煤气成分分析数据得出气化效果的好坏;
(5)根据出渣量及加煤量的大小来判断炉内气化强度的大小,根据煤渣的色泽及块状来判断炉内气化情况,根据煤渣的含碳
量来判断气化的完全情况;
(6)根据汽包的气压及汽量来判断炉内气化强度及
层次变化根据以上五种情况的综合,操作人员作出分析,排
除不正常的数据和个别现象,经过反复交换和比较,然后得
出炉内真实情况。

9. 形成炉底打炮的原因有哪些?主要是煤气倒流,煤气在倒回过程中经过灼热的还原层和氧化层,使其进一步升温,热煤气达到炉底与空气混合引起打炮,此时会造成炉座水封冲开,随之产生炉底跑煤气现象。

10.
11.煤气发生炉常见不正常情况有哪些?如何处理?煤气发生炉常见不正常情况,一般指发生炉冷运行、热运行、层次混乱等现象,冷运行处理办法:1、适当降低饱和温度;2、取样化验,若发现CO 显著提高,H 2 在规定范围内,证明炉温已提升;3、待炉温恢复正常后适当加大鼓风量,提高鼓风量,提高饱和温度;4 如因冷却系统和水套漏水,应及时停炉,组织检查。

热运行:1、加强操作,适当加大出灰渣量,使灰层下降到规定范围;
2、适当提高饱和温度,使炉温逐渐下降;
3、在此基础上,适当加煤,重新培养炉内层次。

层次混乱:1、层次偏斜,可用调正洒煤锥或挡板位置来逐
步调整,同时在烧穿、冒火、火层上移的地方用钎子操作,使风洞冒火消除并设法拨平煤层,而在煤层厚火层偏低的地方用钎子穿插,使之通风,气化速度加快。

2、纹形火层除
设备原因外,在操作上使用长钎在外露地方穿插,将结渣处处理掉,适当加大出灰量看,调正布料机和下煤量,并人工耙平煤层。

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饱和温度。

12.生产炉如何转为热备?
(1)、首先将炉内温度适当降低,减少给封量,如为自动控制系统应转入手动,然后再调节流量;
(2)、封闭竖管水管与系统隔离,同时慢慢拉开钟罩阀,维持炉顶有一定的正压力;
(3)、适当加厚煤层后,停止给煤,为了保证密封性,应检查上下钟罩是否严密;
(4)、慢慢关闭给风阀门和饱和蒸汽阀门,直至全关为止,稍开自然通风门;
12.电捕焦油器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电捕焦油器用在煤气站中,当含有焦油及固体颗粒的煤气经分气隔板均匀的进入电除焦油器时,在高压电场直流电压
40-60KV 的作用下,带负电的电晕极周围的气体被电离,产生大量电子与正-负离子,气体在流动的过程中,其中的焦油就被电子与带正电的离子所吸引形成了带电子的焦油粒子与带正电的焦油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各自向它们相对的极移动,即带负电的焦油粒子向沉淀极移动,带正电的焦油粒子向电晕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吸收其它焦油粒子,使其成更大的颗粒,最终到达沉淀极被吸收,粘着于管壁,
粘着多了,由于焦油的自重沿沉淀极管壁流下,达到除焦油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