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地理试卷A精选

国际贸易地理试卷A精选

学院级专业《国际贸易地理》期末考试试卷A(20——20学年第一学期)(问卷部分)(闭卷120分钟)学号:姓名:班级: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欧洲主要国家与首都对应不正确的是:A .俄罗斯-莫斯科 B.法国-巴黎 C.西班牙-新德里 D.葡萄牙-里斯本 2.美国目前最大的港口是:A .波士顿 B.休斯顿 C.洛杉矶 D.纽约 3.下列不属于金砖国家的是:A.中国B.俄罗斯C.韩国D.印度 4.APEC 全称是:A.亚太经合组织B.世贸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协定D.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 5.世界上被称为“咖啡王国”的是: A .埃塞俄比亚B.印尼 C .巴西D.美国6.世界上最深的湖是哪个湖?A .苏必利尔湖B .贝加尔湖C .死海D .里海 7.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是: A .沙特阿拉伯B.印尼 C .美国D.巴西8.我国的主要贸易出口货物不包括哪一类: A .农产品 B.原油 C.纺织品 D.玩具9.当前,德国社会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A.人口多B.种族主义C.人口老龄化D.移民多10.日本的第二大城市是:A.东京B.京都C.名古屋D.大阪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共20分)1.世界三大经济重心区是指;A.美加墨自由贸易区B.欧盟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东盟10+3贸易区2.日本四大传统工业区包括:A.北九州B.四国C.京滨D.阪神3.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包括:A.自然因素B.交通因素C.政治和历史因素D.经济因素4.作为一个国家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有:A.拥有确定的领土B.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C.拥有主权D.拥有确定的领海5.亚太地区重要的海峡是:A.龙目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C.马六甲海峡D.向风海峡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新亚欧大陆桥2.地理大发现3.大陆桥运输4.风俗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俄罗斯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3.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特点有哪些?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消极影响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1.美国阳光地带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哪些?学院级专业《国际贸易地理》期末考试试卷A (20——20学年第一学期)答卷部分(闭卷120分钟)学号:姓名:班级: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新亚欧大陆桥2.地理大发现3.大陆桥运输4.风俗5.民族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俄罗斯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3.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特点有哪些?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消极影响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1.美国阳光地带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哪些?(A卷)标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新亚欧大陆桥:要由中国境内的铁路,哈沙克斯坦境内的铁路和俄罗斯境内的铁路及其他欧洲国家铁路构成。

2.地理大发现:5~18世纪(又称大航海时代,即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3.大陆桥运输是指以横贯大陆的铁路、公路为“桥梁”,把两端的海洋运输连接起来,“海—陆—海”的集装箱运输方式。

4.风俗: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和社会交往中为适应环境,求得生活得安逸、舒服和人际关系得融洽而形成的风气和习惯。

5.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俄罗斯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高通货膨胀率;2、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能源原料的生产与生产;3.农产品依赖进口;4.贫富差距突出;5.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局限性。

2.主要形式有:(1)绿色技术标准(PPM标准)(2)绿色卫生检疫制度(3)绿色环境标志(4)绿色关税及市场准入规则(5)绿色包装制度(6)绿色补贴3.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特点第一、总量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农产品贸易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1)发达国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上升,发展中国家下降(2)发展中国家内部也不平衡第三、农产品贸易的商品构成日益多样化第四、粮食的贸易格局发生了变化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消极影响有哪些?1.区域性经济集团都实行对内自由贸易、对外保护贸易的贸易政策,这种“内外有别”的政策明显背离多边贸易体制的非歧视原则,形成保护主义的贸易壁垒。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贸易转移效应”,背离比较优势原则,对区域外的国家造成损害,往往导致区域内外的贸易摩擦和冲突,使世界贸易组织经常处于“救急”状态。

3.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增加了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力量,抑制了竞争,削弱了WTO体制的作用。

4.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把各国追求自由贸易的目标由多边贸易协定转向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安排,不利于WTO体制发挥作用和进一步发展。

五、论述题(每题16分)1.美国阳光地带迅速发展的原因有:(1)自然条件优越:这里有着比北部更为优越的气候条件,平原面积比北部亦更加广阔。

洁净的环境和现代化高速的交通,不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而且工业较分散,一些工业污染较轻,交通便捷;这与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厂房设备陈旧、资源不足、交通拥塞、污染严重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吸引新兴工业布局的一个有利条件,符合高精尖工业“临空型”格局的要求。

(2)资源丰富:这些区域蕴藏有丰富的资源,石油主要分布于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及其浅海地区,以及内陆的俄克拉何马州、西部的加利福尼业等州。

石油、天然气等丰富的原料,使这一地带采油业和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以石油化工和炼油厂密切结合的布局形成了较集中的基地,仅在科珀斯克里斯提——休斯敦——博蒙特地区(得克萨斯州),就集中了全国石油化工的40%,休斯敦(得克萨斯首府)则享有“世界石油之都”的称号,是全国最大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学、基本化学工业中心,除加工本国原油外,还加工从中东和加勒比地区进口的原油,并生产占全国一半以上的人造橡胶和2/3二的乙烯。

内陆的达拉斯——沃斯堡(得克萨斯州)被称为美国的“石油首府”,国际石油博览会常在这里举行。

新原料、燃料的开发和利用,也带动了其它工业部门的发展。

如飞机制造,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和一些轻工业。

(3)科技水平高: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子、空间工业(包括飞机、导弹、人造卫星)、核工业、半导体工业等多是与知识、技术密切相关的部门,要求高科技素质的劳动者,加之许多产品均属“短小轻薄”型(飞机、汽车等零部件轻型、精细化)省能源、资源和空间、劳力等,核电技术和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又可使工业摆脱能源地域限制,科技为工业向“阳光地带”扩展铺平了道路。

新兴的电子工业是美国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

日新月异的变化凝聚了众多科技内涵,因而在一些科学、教育中心形成了电脑——信息生产基地。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附近圣克拉拉谷地——“硅谷”,就集中了斯坦福大学等众多高等学校及八千多家高技术公司,生产全美1/3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也是世界电子工业的巨头。

科学技术向样影响着其它部门,美国飞机制造在世界居领先地位,西部的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达拉斯——沃斯堡,都是着名的飞机制造中心;西部和南部的航天中心,都无不是受高科技影响的基地。

新的技术革命又为“阳光地带”的工业发展输入了更大的动力。

(4)国家的政策扶持:二战期间,美国加快发展了军事工业;二战后,为争霸世界,美国军事工业也得到发展。

在联邦政府的军事拨款中,南部各州一直领先,刺激了南部的核武器、导弹、为军事服务的飞机制造、造船(航空母舰、核潜艇)、坦克制造业等工业的发展。

另外与原苏联的空间技术竞赛也促使政府大量拨款于南部的航天中心和卫星发射场(如休斯顿的航天中心就曾成功地实现了登月探险),从而使新兴工业在西部、南部迅速发展。

(5)劳动力因素:南部劳动力工资低,工人组织程度差,地价便宜,是最初吸引企业家来此建厂的原因之一,而后利润更大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又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号召“开发国土”又促进更多的劳动力南迁,为“阳光地带”的工业发展注入了力量。

(6)农业基础:这一地带热量充足,无霜期长,盛产棉花、水稻、甘蔗等,由于农业机械化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为工业服务,同时,农业结构也有了新变化,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又大力发展大规模的养牛业和养鸡业(密西西比河下游一带有“肉鸡带”之称),形成了“专业化与多种经营相结合”的特点,为工业区和城市提供了更丰富的农副产品,也为“阳光地带”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此以外,“阳光地带”工业也受东北老工业区的协作等影响,其工业分布实质上也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尽管这一地带某些工业仍对老工业区有一定的附属性,各州总的经济实力较东北部还有相当差距,但发展速度却大大超过东北部,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仍有很大潜力,“阳光地带”的工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工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哪些?(1)对社会发展的作用①交通运输有利于增加就业率,提高地区的社会稳定程度。

交通运输的发展,从开工建设到日常维护与运营,都要用到许多劳动力,从而可以带动就业率的提高。

②有利于增进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交流,增进和谐、促进发展。

③有助于各国、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

④有利于政府的维护稳定工作开展。

(2)对经济发展的作用①便利的交通运输可以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寻找廉价资源,降低成本,进而促进区域分工,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

②便捷有效的交通环境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节约物资交换的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