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绝密
项目咨询
红桃村新农村建设
项
目
建
议
书
项目编报单位:丁香镇红桃村项目编报时间:二○○九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基本情况 (3)
一、自然条件 (3)
1.1 地理位置 (3)
1.2 水文地质地貌 (3)
1.3 自然资源 (3)
二、社会经济状况 (3)
2.1人口规模与劳动力构成 (3)
2.2产业类型 (4)
三、基础设施 (4)
3.1交通、通讯、广播电视 (4)
3.2人畜饮水状况 (4)
第二章重点建设领域和建设项目 (4)
一、培育特色经济,发展现代农业 (4)
1.1茶叶产业化建设 (4)
1.2 生态林业建设 (5)
1.3养殖业 (6)
二、基础设施建设 (6)
2.1道路建设 (6)
2.2 电信设施建设 (6)
2.3 人畜饮水工程 (7)
2.4 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7)
三、公共设施建设 (7)
3.1 公益型公共设施 (7)
3.2 商业服务型公共设施 (8)
四、生态旅游工程建设 (8)
五、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 (8)
第三章项目建设投资 (9)
一、项目投资预算 (9)
二、资金筹措 (9)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1.1 地理位置
石台县丁香镇红桃村地处皖南山区,丁香镇的西南部,距镇驻地7公里,位于东径117°18′~117°19′33″,北纬30°6′34″~130°10′28″,西面与东至县高山乡接壤,南面与丁香镇林茶、柏山、新中三个村毗邻,北面与丁香镇龙泉村相连。
1.2 水文地质地貌
红桃村地东西距3.7公里,南北距7.5公里,呈不规则几何形状。
村域总面积15.7平方公里,地质结构主要为石灰岩和页岩结构,发育成水稻土、石灰岩土、黄棕壤土三大类。
境内主河为红桃河。
红桃村生态环境优良,植被保护良好,河水清澈,水质极佳。
1.3 自然资源
村域内自然资源丰富,品种众多,分布广泛。
全村耕地面积380亩;山场面积2.35万亩,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和治理,全村共发展杉木林8921亩,青檀1988亩,毛竹358亩,板栗、香椿、枣皮、杜仲等1700亩,茶园1750亩,实现了人均10亩杉木林,5亩经济林,2亩茶园的目标。
森林覆盖率达到92.6%。
矿产资源有石煤、水晶石、铜、磁铁及钒、钼等稀有金属。
二、社会经济状况
2.1人口规模与劳动力构成
全村辖8个村民组,211户,819人。
其中劳动力476人,常年外出打工人数约150多人,留村从业人员324人。
2.2产业类型
红桃村以茶业和林业为主导产业,仅白术、岩山还有200亩水田。
2000年,红桃村成立了有机茶合作社,共有9个村民组186户加入合作社(其中含东至县两个村民组和本镇柏山村民组)。
合作社带领农户大力发展有机茶生产,绿茶生产以“红桃顶尖”为品牌,以村办茶厂为龙头,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红茶生产依托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全村木材蓄积量106428立方米。
三、基础设施
3.1交通、通讯、广播电视
全村8个村民组已基本通公路。
公里的黑色村级公路将红桃村与S325省道相连。
大南、小南、南村村民组地处海拨500余米高山,尚有 8.47公里道路没有实现硬化,除大南外七个村民组已通程控电话。
白术、岩山、西坑、黄坑四个村民组已通有线电视。
3.2人畜饮水状况
全村八个村民组有五个村民组实施安全引用水工程,尚有大南、白术、岩山三个村民组没有实施安全引用水工程。
第二章重点建设领域和建设项目
一、培育特色经济,发展现代农业
1.1茶叶产业化建设
进一步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发展,围绕基地、加工、市场、品质等产业化的关键环节,重点发展有机茶生产,提升红桃茶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1.1.1有机茶基地建设
红桃村已有2133亩基地获得国际有机茶认证,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进一步扩大有机茶基地的规模,一是利用缓坡地、低产田发展无性系茶园20亩;二是向周边地区辐射发展有机茶园1000亩,使红桃村有机茶基地达到3000亩。
1.1.2 实施茶园机械化经营
培植机修茶园1000亩,机采300亩。
1.1.3 有机茶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规范红桃村有机茶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提高合作社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合作社主要承担以下工作:一是抓好有机茶基地的认证;二是为社员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服务,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大批的农民技术骨干,成立一支科技服务队,帮助茶农进行机采机管、病虫害测报和防治;三是兴办茶叶企业,创品牌,抓流通,提升茶叶综合竞争力。
1.1.4 茶叶加工企业建设
由有机茶专业合作社组织企业生产发展,现有的名优茶厂扩大投入,实施技改,重点进行厂房维修、名优茶生产加工设备购置和更新、茶包装更新。
利用位于白术村民组的2700平方米的闲置土地,新建红茶精制厂,进一步提升中低档茶的产品附加值。
1.1.5 多维高效生态茶园建设
与黄山市霞生态农庄合作共建高效生态茶园30亩,主要是在茶园中栽植桂花、木瓜、木槿、明日叶、除虫菊。
1.2 生态林业建设
根据现有林业资源,充分考虑立地条件,对原封禁的
900亩阔叶林实行长期封禁,山脚地实施退耕还林,高山低产茶园实施退茶还林,同时要坚持造育并重,管理好现有山场。
1.2.1高山低产茶园退耕还林100亩。
1.2.2用材林、经济林抚育1500亩。
1.3养殖业
按照“猪—沼—茶”、“猪—沼—菜”等循环经济理论,大力发展养殖业,全村拟发展养猪大户10户,年出栏500头商品猪。
二、基础设施建设
2.1道路建设
2.1.1 通村公路维修
今年对与S325省道相连的5公里柏油路面进行维修,重新摊铺一层柏油路面。
2.1.2通组公路建设
修建黄坑、西坑、马石、白术、岩山通组支道水泥路2.5公里,设计路面净宽3米,水泥砼路面结构,配套修建小型桥梁4座,与村柏油路连通。
工程预计需投入25万元。
2.1.3 到户道路
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以农户投入为主,修建到户水泥路,总长度1.2公里,路面净宽2.5米,水泥砼路面结构。
工程需投入5万元。
2.2 电信设施建设
2.2.1架通大南村民组的程控电话,力争马石、小南、南村、大南四个村民组通有线电视。
2.2.2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宽带网的使用率。
2.3 人畜饮水工程
根据大南、白术、岩山三个村民组的地理条件,利用自然落差采取自流引水形式,修建蓄水池3座90立方米,铺设引、输水管道7000米,为居民提供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工程需投入30万元。
2.4 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2.4.1 生活垃圾处理
在鼓励农户利用产生的有机垃圾作为有机肥料,实行有机垃圾资源化的同时,在原有5个垃圾池的基础上新修垃圾池10个,力求集中居民点都有垃圾池。
村庄安排专人清扫、收集垃圾,分类处理,变废为宝,其它运送至垃圾处理设施集中处置。
2.4.2 沼气工程
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已建80口沼气的基础上新建沼气池5口,同时加强沼气服务,充分发挥沼气富民作用。
2.4.3加强血吸虫防治长效机制建设。
白术、岩山两个村民组属血吸虫疫区,为了有效防治血吸虫病,一是进行2000米的沟渠硬化建设;二是成立灭螺队伍定期进行灭螺,以达到彻底消灭血吸虫的目标。
2.4.4交通不便和不具备建沼气池条件的农户推广修建无害化厕所。
三、公共设施建设
3.1 公益型公共设施
3.1.1建立农村医疗合作机制和村卫生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达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人人享有医疗、养老保险。
3.1.2完善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重点建设文体室、信息网络室、老年活动室等。
3.2 商业服务型公共设施
建设农产品贸易小市场。
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红桃村市场环境。
四、生态旅游工程建设
充分发挥红桃村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资源优势,开发生态游和红色旅游,重点恢复革命老区遗址,开发以下自然景观:岩山与白术两组之间的岩头泉洞、马石村民组的金瀑岩和神马蹄印、黄坑组的石门、九牛十八拖宝藏碑文、千年银杏树、小南组的老虎潭等。
积极招商引资,兴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村。
五、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
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健全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依法制定村规民约,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和谐家庭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婚丧新风尚。
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平安村建设,创造安全祥和社会环境。
第三章项目建设投资
一、项目投资预算
全部工程概算投资总额300万元。
(附项目投资预算表)
二、资金筹措
农户和集体自筹20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扶持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