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指导书以及安全操作守则

作业指导书以及安全操作守则

深圳山河君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全作业指导书文件号SV-QA-001~022SUNVOTECH2014/72014/7发布 2014/8实施目录氩弧焊作业指导书 (3)氩弧焊安全操作规程 (10)砂轮机作业指导书 (11)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13)剪板机作业指导书 (14)剪板机安全操作规程 (18)钻床作业指导书 (20)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23)铣床作业指导书 (24)铣床安全操作规程 (28)折弯机作业指导书 (29)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31)空压机作业指导书 (32)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33)磨床作业指导书 (34)磨床安全操作规程 (37)线切割作业指导书 (38)线切割安全操作规程 (39)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作业指导书 (40)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安全操作规程 (44)换能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45)控制板组装作业指导书 (47)氩弧焊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SV-QA-001版本号A/0日期2014/7 1 适用范围根据焊接工艺和质量体系的要求,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以规范焊接施工程序。

2 焊接材料及设备选择2.1氩弧焊电源2.1.1手工钨极氩弧焊电源有下列要求:(1)电源必须具有徒降外特性;(2)交流氩弧焊时,为使电弧稳定燃烧,如果不采用高频振荡器稳弧,则交流电源应带有脉冲稳弧器或具有较高空载电压;(3)交流电源必须具有消除直流分量的装置;(4)使用方便价廉耐用;2.1.2手工氩弧焊要按照所焊金属材料种类进行选择。

通过实践证明,常用的手工电弧焊的交直流焊机均可作氩弧焊电源。

交流电源可选用普通的焊接变压器,直流电源可选择普通旋转式或硅整流直流焊机。

2.1.3在采用交流电源时,可根据情况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消除直流分量:(1)串入直流电源法:在电路中串接蓄电池,连接的方法是:使蓄电池产生的直流与直流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蓄电池负极接工件。

焊接电流300安以下时,可采用6伏;12伏汽车电瓶,容量为300—400安/小时。

其缺点是不可调整,过高是产生反向直流成分,而且电压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变小,需定期充电。

(2)串入电容法:因为电容对交流电可以顺利通过,而直流电却无法通过。

此法消除直流分量效果较好。

其选择原则是:每通过1安电流约需用100—300微法的电容器;工作电压25伏,这样,在通过焊接电流以及在线路中经常出现电压脉冲时,不致被击穿。

(3)串入二极管法:此法对于减少直流分量亦有良好效果。

电阻为0.02欧的电阻丝。

2.1.4在实际生产中,如直流分量被控制在5安以下,对焊接过程无多大影响。

2.2焊炬氩弧焊焊炬的作用是夹持钨极,传导焊接电流,输送氩气。

2.2.1焊炬应满足下列要求:(1)保持气流具有一定得挺度,气流在焊炬中喷出时,以最小的气体损耗量获得最充分的保护。

(2)导电良好,能满足一定电流容量的要求,冷却良好,以保证持久工作(电流较大时采用循环水冷却枪体)(3)喷嘴和焊炬体要绝缘,以免发生短路和防止因喷嘴烧坏而使焊接过程中断。

(4)电极装夹要方便,以利于钨极装夹及钨极烧损后的送进,并保证钨极的对心。

(5)结构力求简单,轻巧,易于接近焊缝,使熔池明显可见,易于加工制造,重量要轻,以减轻劳动强度。

2.2.2操作人员应熟悉焊炬的组成并能熟练使用,氩弧焊焊炬主要有枪体、喷嘴、电极夹持装置、电缆、氩气输送管、冷却水管(电流较小时可以不用)、按钮开关等组成。

2.2.3焊炬枪体的结构形状对氩气的保护作用有很大影响。

为造成气流良好的保护,操作人员需从枪体的进气、导气、出气(喷嘴)三部分加以考虑。

2.3供气系统2.3.1氩气中氧、氮、二氧化碳与水分等杂质的存在,将影响氩气的保护作用,其后果是造成气孔、夹钨、接头机械性能及抗腐蚀性下降以及钨极烧损等问题。

2.3.2氩气在使用中一般不需要提纯,氩气瓶可用氧气瓶代替,但必须进行清洗。

简单的清洗方法是将氧气瓶中的氧气放空,冲入氩气,然后放空,在冲入氩气,连续数次,瓶中氧气含量减少,即可达到冲装氩气的目的,瓶外涂灰色,并标以“氩气”字样。

2.4水路系统当焊接电流超过200安时,钨极和焊炬必须冷却。

水源用自来水,水管连接到焊炬上,用水压开关或者手动来控制水流的关闭。

2.5电极材料由于纯钨极发射电子要求电压较高,故要求焊接机具有较高的空载电压,目前常采用钍化钨极或叫钍钨极,根据不同电极型号在焊接时所要求的空载电压,可按下表选用:3 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及操作技术3.1气体保护效果3.1.1氩气保护作用是依靠在电弧周围形成惰性气体层,将空气和金属熔池、焊丝隔离开来实现的,且惰性气体保护层是柔性的,极易受外界因素扰动而遭破坏。

3.1.2为了评定保护效果到底怎样,一般可选用如下的方法进行试验:(1)用铝板作为工件,采用交流电源,选择一定的焊接规范。

起弧后,焊炬固定不动,燃烧约5~10秒后、切断电源,使电弧熄灭,如果保护良好、铝板上可分辨出一个明显的光亮圆圈,这时由于看不到光亮的表面。

此光亮圆圈即为有效保护区。

有效保护区的直径可作为衡量保护效果的尺度。

(2)进行试验时,也可用不锈钢作为试验工件,采用直流电源。

在这种情况下,未被氧化的区域成光亮的银白色,而被氧化的区域为暗灰色。

实际生产中,鉴别气体保护效果还可用焊缝外表变色情况来判断。

3.1.3对于氧化、氮化、非常敏感的金属及其合金采用氩弧焊,要求有更高的保护效果。

提高保护效果的具体措施有:加大喷嘴直径、加托罩及背面保护。

3.1.4托罩及背面保护装置应单独同入氩气,焊接时,为防止钛合金在400~500℃氧化、氮化及吸氢,要求托罩做成高而窄,内加铜网,以增加氩气流的稳定性。

为防止钛合金焊缝晶粒长大,应采取弱规范多层焊接。

3.2焊前清理3.2.1氩弧焊不仅要求氩气有良好的保护效果,而且必须对被焊工件的接头附近及填充丝进行焊前清理,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油脂、湿气等杂物,以保证焊接接头质量。

3.2.2清理的办法随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现将常用的方法规定如下:3.2.2.1机械清理:此法比较简单,而且效果好,对不锈钢来讲,通常可以用砂纸打磨,铝合金可用钢丝刷或电动钢丝轮及刮刀刮。

用刮刀的办法对清理铝合金表面氧化膜是行之有效的,而锉刀则不能彻底除去氧化膜。

机械清理后,可用丙酮除去油垢。

3.2.2.2化学清理:对于铝钛镁及其合金在焊接前须进行化学清理。

此法对工件及填充丝都是适用的,由于化学清理对大工件不太方便,因此,此法大多用于填充丝及小工件。

3.2.2.3化学—机械清理:大型工件采用化学清理往往不够彻底,,因此在焊接前尚需用钢丝轮或刮刀,在清理一次焊接接口边缘。

3.2.3清理后的工件及填充丝必须保持清洁,严禁在粘上油污,且清理后马上焊接。

4 钨极直径的选择4.1钨极直径是按焊接电流选择的。

一定的钨极直径具有一定的极限电流,若超过此极限电流值,则钨极强烈发热、融化和蒸发,引起电弧不稳,焊缝夹钨等问题。

当选用不同极性时,钨极的许用电流也随着变化。

直流正接时,可采用较大的焊接电流,交流焊接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而直流反接时,则采用更小的焊接电流。

4.2采用不同电极直径的最大许用电流,见表:5-2-1不同材料的钨电极电流容量比较,见表:5-5-24.3钨极端部形状。

生产实践证明,钨极端部的形状对电弧稳定和焊缝的成形都有很大的影响,见表5-3-15 焊接电源和极性的选择。

5.1钨极氩弧焊电源种类与极性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被焊工件的材料。

5.2直流反接,即工件负接;钨棒接正时氩气电离后形成大量正离子,由于阴极区电场的加速作用;使正离子高速冲击到熔池和他周围的表面,使熔池和他周围表面难熔的金属氧化物破坏分解,这就是所谓的“阴极雾化”作用。

此现象在焊接氧化膜难以去除的金属,例如铝及其合金,具有清除氧化膜的作用。

然而由于直流反接时阴极斑点在工件表面上活动范围较大,散热强,电子发射能力减弱,故电流稳定性差,同时钨极为正极时的发热量大使钨极烧损严重,故使用电流较小。

因此,一般情况下钨极氩弧焊时不用直流反接法,只在熔化极氩弧焊时才采用。

5.3直流正接,即工件接正,钨极接负,此时阴极斑点在钨极上比较稳定,电子发射能力强,电弧稳定,可采用较大的许用电流且钨极烧损少,适用于焊接熔点较高或导电性较好的金属,如不锈钢和铜及铜合金等。

但此接法无“阴极雾化”作用。

故不宜焊接铝及铝合金。

5.4交流钨极氩弧焊介于上述两种接法之间,它有较大的许用电流,弥补了直流反接的不足,并在工件为负半周时有阴极雾化作用,故适用焊接铝、镁及其合金。

5.5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不同金属及其和金时,对电源种类及极性选择如表:6-5-16 焊接规范的选择选择合理的焊接规范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

手工钨极氩弧焊的规范参数主要有:焊接电流、焊接电压、氩气流量、喷嘴直径、电极伸出长度、填充焊丝直径、钨极直径、接头破口形式、焊接层数以及预热温度、焊接规范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被焊金属、工件厚度以及结构形式而进行合理的选择。

7 操作技术7.1焊前准备检查电源线路、水路、气路等是否正常。

钨极氩弧焊通常采用直径0.5~3.0毫米的钍钨极,顶部磨成圆锥形,其顶部稍留0.~1.0毫米直径的小圆台为宜。

电极的外伸长度约为3~5毫米左右,工件的被焊处应按规定开成坡口。

两侧距坡口边缘25~30毫米处及焊丝用丙酮擦拭,引弧应提前5~10秒钟输送氩气,借以排除管中及工件被焊处的空气,并调节减压器到所需流量值,若不用流量计,则可凭经验把喷嘴对准脸部或手心确定气体流量。

焊前应进行定位焊,在被焊工件上暂焊起弧板及引出板。

7.2.1按工件材料及结构形式选择合适规范。

起弧有两种:一种是借高频振荡器引弧,一种是钨极与工件接触引弧,或在炭块上引弧。

最好不要采用后一种引弧方法。

以防止钨极在引弧时烧损。

7.2.2手工焊接时,在不妨碍视线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短弧,以增强保护效果,同时减少热影响区宽度和防止工件变形。

焊嘴应尽量垂直或保持与工件表面较大夹角,以加强气体的保护效果,焊接时焊嘴与工件表面的距离不超过10毫米,最多不超过15~187毫米。

焊接方法可采用左向焊、右向焊。

为了得到必要的角度,焊枪除了作直线运动外,允许作横向摆动。

7.2.3焊接薄工件带有卷边的接头,可以不用焊丝;焊接其它接头,一般采用焊丝。

焊丝直径不超过3~4毫米,焊丝直径太粗会产生加渣和焊不透现象。

焊丝是往复的加入熔池,同时应注意在熔池前面成熔滴状加入,填充焊丝要均匀,不要扰乱氩气流。

焊丝头部应始终放在氩气保护区内,以免氧化。

焊接终了时,应多加些焊丝,然后缓慢拉开,防止产生过深的弧坑。

根据被焊材料与结构的不同,若必须预热,则可用普通气焊炬进行预热。

对较大工件,可在工件背面预热。

7.3熄弧焊接完毕,切断焊接电源后,不应立即将焊炬抬起,必须在3~5秒钟内继续送出保护气体,直到钨极及熔池区稍稍冷却后,保护气体才停止并抬起焊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