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广大员工从事生产作业的法规,它是安全生产的保证。
是教训的总结,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的安全方针,切实加强我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把安全生产浸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保证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工厂将对我厂生产涉及的各个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整理下发到各个车间。
望各级领导及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严格遵守。
使我们厂的安全文明生产逐步走上群众化。
制度化。
标准化。
一、砂轮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砂轮机必须有牢固的防护罩,无防护罩的砂轮机一律不准使用。
2使用前要检查砂轮片,调整好砂轮与托架的间隙,不得大于5MM, 如果砂轮机发生有问题,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3磨工件时要站在砂轮旋转方向的侧面,头部必须躲开。
开始磨工件要缓慢,不能用力过猛撞砂轮。
4磨工件时,一定要握紧把牢,充分利用托架,工件温度过高应泡水冷却。
5过大的工件不准用砂轮机磨,以免发生事故。
6换新砂轮时要仔细检查是否有裂纹、不圆、跳动等情况,应用木锤轻轻敲打检查,发出清脆声音为合格。
7砂轮装在轴上必须松紧适当,两边夹板不能少于砂轮直径的二分之一,装好后要试运转,不准有跳动,偏异声等现象。
二,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
1.凡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如手电钻,手砂轮机等]必须穿戴和使用好个人防护用品,必须使用触电保安器。
2.认真检查所用的电动工具是否漏电,导线绝缘是否良好,接地线是否安全可靠,发现弊病及时报告电工修理,不准乱拆乱动。
3.所用电动工具,必须使用合适的电源插头插座,凡遇停电时应及时的拔下电源插头。
4.所用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应一律用三芯或四芯胶皮软线,并应注意防止破损。
5.手持电动工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禁止使用;①超过规定检查期限者。
②电器绝缘不良,有漏电现象者。
③手砂轮有破裂现象者。
没有防护罩者。
④外壳未有接地线者。
⑤电源插头插座损坏者。
⑥工具内部有故障声音不正常未修复者。
6.使用电动工具操作时,要注意周围环境,防止行人车辆碰撞电源线。
7.雨天禁止在露天使用。
8.挪电钻时,禁止手提电线和钻头,拔插头时不准手拉电线。
电钻未完全停止转动时,不能卸、换钻头。
钻头排除的铁屑,应用刷子清除,禁止用手清除。
9.用直径较大的钻头钻眼时,工件必须卡紧,否则有打伤和扭伤手臂,遇此情况应立即关掉开关。
向上钻孔时要带防护镜以免铁屑伤眼。
10.工作时,砂轮对面不准有人,砂轮机要拿稳。
并要缓慢接触工件,不准撞击和猛压。
要用砂轮正面,禁止使用侧面。
正转动的砂轮机不准随意放在地上,待砂轮停稳后,放在指定的地方。
暂不用时,必须关闭开关,切断电源。
11.换砂轮时,要认真检查砂轮片有无裂纹和缺损,配合要适当。
用板手紧螺帽,松紧要适宜。
三,普通车床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时禁止戴围巾,戴手套,袖口不许敞开,女工要戴帽子。
高速切削时要戴好防护眼镜。
2.工、卡、刀具及工件必须装夹牢固。
3.机床开动后,不准接触转动着的工件、刀具和传动部分。
禁止隔着机床转动部分传递或拿取工具等物品。
4.不准用手直接清除铁屑,应使用专用工具清除。
5.装卸卡盘及工件时必须关闭电机,装卸工件后应立即取下扳手,以免飞出伤人,禁止用手刹车。
6.加工细长工件时要用顶尖。
跟刀架。
床头前面伸出部分不得超过直经约20---25倍,床头后面伸出超过300MM时必须加托架。
7.用锉刀光工件时,应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身体离开卡盘。
用砂布在工件上砂光时应比照用锉刀的方法,成直条状压在工件上。
8.车内孔时不准用锉刀倒角。
用砂布光内孔时,不准将手指或手臂伸进去打磨。
9.加工偏心工件时,必须加平衡铁,并要坚固牢靠,刹车不要过猛。
10.攻丝或套丝必须用专用工具,不准一手扶攻丝架或扳手架一手开车。
11.切大料时,应留有足够余量卸下砸断,以免切断时料掉下伤人。
小料切断时,不准用手去接。
四、普通铣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2.装夹工件。
工具必须牢固可靠,不得有松动现象。
所用的扳手必须符合标准规格。
3.在机床上进行上下工件、刀具、紧固调整、变速及测量工件时必须停车。
两人工作应协调一致。
4.高速切削时,必须装护挡板,操作者要戴防护眼镜。
5.切削中、头、手不得接近铣削面。
6.严禁用手模或用棉纱擦拭正在转动的刀具和机床的传动部分。
工作时禁止戴手套。
7.拆装立铣刀时,台面必须垫木板,禁止用手托刀盘。
8.装平铣刀。
使用扳手板螺母时 ,需要手摇进刀,不准快速进刀。
铣深槽时要停刀退刀。
快速进刀时,注意手柄伤人。
9.吃刀不能过猛,自动走刀必须拉脱工作台上手轮,不许突然改变进刀速度。
应把限位块予先调整好。
10.挂换分齿齿轮时,必须关闭总电源。
放介轮时,不准把手指垫到啮合的两个齿轮中间,以免碰伤。
11.投入切削前,要把摇柄、扳手等各种工具从工作台上取下。
冷却系统要经常检查,保持畅通。
12.清理铁屑时要用专用工具。
加工完的工件不可堆放过高,防止倾倒时砸伤手脚。
五、插齿机工安全操作规程;1.对设备的机械、电器、各种操作手柄。
防护装置,以及当班所常用的工具。
量具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良好,并按规定加油润滑。
2.插齿刀固定于心轴上时必须紧固可靠,严防松动。
3.加工齿轮毛坯必须紧固稳定,同时底部垫上相应垫块,保证插刀的空行程。
4.同时加工几个毛坯件时,一定保证各端面接触良好,中间不得有杂物。
5. T型槽的螺钉必须符合标准否则不得使用。
6.设备在进行中禁止变换速度,并要注意变换手柄的两位置,当一个板把操作时另外一手柄必须在中间位置,否则不得开动。
7.插齿刀的让刀间隙,操作者不得自行调整。
快速调整时分齿挂轮一定脱开,否则造成事故。
8.按照齿宽合理的调整齿刀,工作行程长度,注意插刀不得撞上卡盘。
9.行程调整好后,手动行程几次,确认安全无事,在开始工作。
六、钻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工作前要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要对所用的钻床和工。
卡量具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方可操作。
2.工件夹装必须牢固可靠。
钻小活时,应用工具夹持,不准用手拿着钻。
工作中严禁戴手套。
3.使用自动走刀时,要选好进给速度,调整好行程限位块。
手动进刀时,一般按照逐渐减压的原则进行,以免用力过猛造成事故。
4.钻头上绕有长铁屑时,要停车清除,禁止用风吹。
用手拉,要用刷子或铁钩清除。
5.精绞深孔时,拔取刀具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手撞在刀具上。
6.不准在旋转的刀具下翻转。
卡压或测量工件。
手不准触模旋转的刀具。
7.使用摇臂钻时,横臂回转范围内不准有障碍物。
工作前,横臂必须卡紧。
8.横臂和工作台上不准有浮物摆动。
9.工作结束时,要将横臂降到最低位置,主轴箱靠近立柱,并且都要卡紧。
七、镗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工作前要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
润滑部位要进行加油。
2.检查机床各个系统是否安全好用,个手轮摇把位置是否正确。
快速进刀有无故障,限位档块应安设正确。
3.每次开车及开动各移动部位,要注意刀具及各手柄是否在需要的位置上。
板快速移动手柄时,要先轻轻开动一下,视移动部位和方向是否相符。
严禁突然动快速移动手柄。
4.机床开动前,检查镗刀、工件是否装夹牢固,压板必须平放,支撑压板的垫块不宜过高或块数过多。
5.安装刀具时,紧固螺丝不准凸出镗刀回转半径。
6.机床开动前,不准量尺寸。
对样板或用手模加工面。
镗孔扩孔时,不准将头贴近加工孔观察吃刀情况,更不准隔着转动的镗杆取东西。
7.使用平旋刀盘或自制刀盘进行切削时,螺丝要上紧。
不准站在对面或伸头察看,以防刀盘螺丝和斜铁甩出伤人,要特别注意防止绞住衣服造成事故。
8.启动工作台自动回转时,必须将镗杆缩回,工作台上禁止站人。
9.两人以上操作一台镗床时,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并有主操作人统一指挥。
10.工作结束时,关闭各开关,把机床各手柄板回空位。
八、插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对设备传动、电器部分。
各操作手柄以及防护装置等全面检查,保证良好,否则严禁运行。
2.实用的板手与螺母必须相符,用力要使当,防止滑倒。
3.装夹工件要选好基准面,压、垫铁要平放可靠,压紧力要使当,保证工件在切削中不松动。
4.直线运动,[纵、横向]和圆运转的工作台,不允许三项同时动作。
5.禁止在运动中变换滑枕速度。
滑枕行程和拔程位置,滑枕调好后必须锁紧。
6.工作中操作者的头部不许伸入滑枕冲程中观察加工情况。
7.工作台和机床导轨上不允许堆放杂物。
8.测量工件。
清理铁屑,必须停车进行。
九、拉床工安全技术规程;1.在工作过程中要集中精神操作,通过观察压力表变化。
声音变化。
振动。
爬行等现象来对机床和刀具作检查和调整。
2.在拉削过程中,不许用手直接接触刀刃部位,以免割伤手。
严禁对着拉刀站立,以防拉刀和斜铁折断崩出伤人。
3.停车后,取出拉刀,清除铁屑,小心刀刃伤手。
4.机床导轨不许存放工。
量具,并应保持清洁。
5.工件要堆放整齐,防止堆放过高倒塌伤人。
刀具应吊在专用刀架上。
6.工作完毕后,拉杆要退回缸体内,各操作手柄应在停止处或空挡位置。
地面油污应及时清理除。
十、电(气)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㈠电焊;1.工作前穿戴好防护用品,详细检查电焊机接地。
电焊夹钳的手柄处绝缘是否良好,并清除工作地点及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
2.禁止将焊机放在高温,潮湿的场所,在潮湿地方工作要垫好绝缘垫。
下雨时,禁止露天焊接。
3.在易燃。
易爆等危险作业场所焊接时,必须持有。
有关部门和消防队审批的动火焊接许可证,未经同意,严禁烧焊。
4.禁止在承受压力的管道,容器和带电的电气设备上进行焊接,焊接装过易燃。
易爆物品的容器时,必须彻底吹洗,经化验合格后,方可动火。
5.在金属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外面必须有专人监护,并有足够的通风。
6.高空作业要搭好脚手架,系好安全带。
7.不准手拿工作物进行焊接,焊接大件及加温后的零件时,工件必须摆放牢固,防止倒塌跌落伤人。
8.工作结束后,拉下电闸,检查现场,确任安全后,方可离开。
㈡气焊、气割;1.工作前穿好工作服。
带好手套和防护眼镜。
2.工作前,要对设备作全面检查,确保压力表灵敏好用;焊枪和气带不得漏气和堵塞,各部接头要紧固。
气瓶上的两个防震圈和瓶帽要齐全。
3.焊接场地附近不得存放易燃油品及易爆物品。
4.工作前,选择好存放气瓶的地点,不要放在日光下暴晒和放在接近电源、易燃、易爆物、油脂、明火和高温的地方。
气瓶与明火的距离要保持10米,特殊情况,必须保证不得小于5米。
5.开关气瓶阀门要用专用板手,点火时,先开乙炔,点着后再给氧气。
一次没有引燃时,必须仔细检查枪体各部,确任无疑后,方可二次点火。
熄灭时,,先关氧气,后关乙炔。
开闭阀门时,人应站在气阀的侧面。
6.禁止在承受压力的管道、容器上,带电的电气设备上进行割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