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的创作分析

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的创作分析

・239・民间文化摘要:尚德义,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

本文以他的花腔艺术歌曲作为研究对象,简要概叙述了花腔艺术的发展概况,从选材、构思、风格和技巧等角度入手,运用美学和史学的分析方法,对其创作的花腔艺术歌曲进行分析,尤其是他作品中对美学的追求,最后总结了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民族性引言花腔是西洋美声唱法中一种高难度的演唱技巧,在欧洲国家早已发展辉煌,而中国在尚德义先生创作花腔艺术歌曲之前,这一领域的创作算是一片空白,尚德义的花腔歌曲创作对我国民族声乐起到了巨大的发展和推进作用,在我国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他把国外的花腔艺术与中国民族音乐巧妙融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花腔艺术作品。

因此,对于尚德义先生的花腔艺术歌曲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一、花腔艺术花腔是西洋美声唱法中的重要部分,演唱难度很高,尚德义先生开辟了我国花腔艺术歌曲之先河,使得这一艺术形式在我国蓬勃发展。

1.花腔及花腔女高音花腔,一种西洋发声法,以声调多转折、拖腔格外长为特点,旋律精致灵活具跳跃性,且装饰性很强,这类高难度的演唱极具器乐化的特点,是在旋律中加入装饰性的华彩乐段,是声乐演唱中一种高难度的技巧表现。

花腔女高音,是指美声唱法中具有花腔技巧的女高音。

花腔女高音的音域比一般女高音的音域还要求高。

它的特点是音区较高,音色圆润、高亢、清脆、明亮、运转灵活,用以表现热情的、欢快的等情绪。

这些唱段中出现种种的装饰音、华彩乐段、急进上下行的音阶快速走向。

具有能够在高音区炫技演唱的女高音就属于具有花腔技巧的女高音。

2.花腔艺术的发展概况美声唱法诞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当时是为了演唱宣叙调和抒情性音乐剧而作的。

这种演唱风格日渐盛行,由于当时不允许女性演员上台演唱,因此一些歌剧角色中的女性形象由阉人歌手代替,为了自己的爱好和表现自己的技巧,不顾剧情和场景,只为了炫耀他们不同于常人的高亢音色,一味地卖弄花腔技巧,当时的音乐和歌剧在这种无节制的炫技下日渐失去了歌剧宣扬戏剧性的初衷。

这时出现了格鲁克等反对一味宣扬炫耀花腔技巧的改革者,出现了当时著名的歌剧《奥菲欧与尤里迪茜》,在音乐中他强调以自然、朴素为美的那种返璞归真的歌唱风格。

到1815年罗西尼创作的歌剧《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首演即大获成功,一炮打响,他在剧中顽强大胆地打破这一陋习,严格限制演唱者的随意炫技的行为,在总谱中明确规定演唱形式,不可以随演唱者自己发挥,自从那以后,才改变了之前一个半世纪以来在咏叹调上随意加上无意义的装饰性花腔演唱的陋习。

虽然在古典主义早期罗西尼的歌剧中也出现了花腔性的装饰演唱,但是不同于17世纪的是,他将令人赞美的花腔美妙旋律与人物个性紧紧相扣。

在19世纪后的歌剧创作中,虽然也注重歌唱家的演唱技巧,但更加注意与角色个性的配合,演唱中注重的更多是优美的旋律与作品的文学性、戏剧性互相配合,才使得歌剧在古典主义早期得到良性的发展,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虽然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存在着一些花腔因素,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花腔歌曲几乎没人写,对于花腔歌曲的研究、创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较为冷寂。

直到1971年,我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孙家馨以一曲由王倬与尚德义合创的《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震撼歌坛。

让国人领略到极具中国风格的花腔歌曲。

进而更激发了我国花腔声乐作品的创作与发展。

这足够体现尚德义先生在艺术道路探索中的勇气与鉴赏力。

尚德义先生经过不断的探索,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花腔艺术歌曲,不仅填补了我国花腔创作领域的空白,而且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也起到了推进作用。

直至现在,我国的花腔女高音的作品日渐增多,除了尚德义先生的花腔歌曲创作独树一帜外,还有了一些流传较广的花腔歌曲,如《春—祖国的春天》(瞿琮词郑秋枫曲)、《彩云与鲜花》(张鸿西词陆再易曲)、《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吴伯昌词陈勇曲),包括今年来出现的一些花腔歌曲《春天的芭蕾》(王磊词 胡廷江曲)、《玛依拉变奏》(胡廷江改编)。

二、尚德义及其花腔艺术1.尚德义生平及其创作经历尚德义,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祖籍辽宁,1932年出生于沈阳。

5岁时随父母迁居甘肃兰州东隅雁滩,那里人杰地灵,各民族优秀的民间音乐汇集在一起,是他以后音乐创作的源泉。

1955年,尚德义大学毕业来到东北师范大学任教,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洋作品之间学习着、探索着。

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他开始了音乐以及歌曲的创作,首次公开发表的花腔作品《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引起了全国音乐人士的高度关注。

在尚德义花腔歌曲的创作中运用的花腔技巧完全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炫耀技巧而随意加进去的。

经过不断地研究、探索,创作出了许多不同题材的优秀作品。

像1979年为我国首届科学大会的召开而创作的极具时代性的作品《科学的春天来到了》;有赞美歌唱祖国的《祖国永在我心》《中华谣》;有少数民族题材的《七月的草原》《牧笛》;有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春风圆舞曲》;有幽默风格的讽刺歌曲像《有位先生最会笑》。

还有1993年尚德义先生的作品《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这是一次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的创作分析王 茁・240・跨国界、地域及时代的作品尝试。

另外尚德义还创作了一系列像《大漠之夜》这类的合唱作品,为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他的创新是以我国民族音乐风格为基础,大胆借鉴吸收西洋花腔音乐的创作技巧,而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花腔艺术歌曲。

尚德义先生被称作是“中国花腔艺术的第一人”。

2. 歌曲选材与写作构思的完美结合尚德义先生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注意歌曲的题材选择,他曾说过:“没有好的题材,我轻易不创作,好的题材可以激发创作冲动和灵感,好的题材可以唤起激情和好的旋律。

”①花腔的演唱特点与表现的题材巧妙地统一结合起来,给人以美好、生动、有艺术冲击力的音乐形象。

如歌曲《千年铁树开了花》,根据东北的一个真实故事创编,歌词叙述了解放军用传统的针灸法治好聋哑人的一大奇迹,把歌颂“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寄托在花腔乐句的跳跃之间,表现聋哑人打开喉咙歌唱的激动心情。

全曲看来,“无声世界春雷炸”应是全曲的高潮,尚先生却为了表现更好的情感,让花腔段不受歌词的限制,而将其安排为高潮的开端,其后以“啊”开始的无词部分,以极速走句的华彩唱段,把情绪不断向上推进,使音乐进入另一高潮,这种花腔手法与曲式结构结合,更好地展示了音乐塑造的形象。

又如有具有彝族风格且广为流传的花腔女高音歌曲《火把节的欢乐》,采用典型彝族风格的切分节奏型,欢乐俏皮、轻盈优美,在歌词中加入彝族的传统民歌中的衬词“赛罗赛”并加以花腔的华彩技巧,使彝族独有的少数民族风情表现得畅快淋漓;还有极具创造性的幽默诙谐风格的讽刺歌曲《有位先生最会笑》,古今中外用这种花腔形式来表现讽刺性内容的歌曲是很少见的,歌词中那位封建思想深刻而虚伪的先生与用花腔技巧而讽刺模仿的笑声完美结合,更深入地刻画了伪善者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不良现象的批判,同时也是对美好事物的善良的追求。

以上几首都是尚德义先生在创作过程中歌曲题材与整体构思完美结合的典范。

3.民族风格与西洋技法的统一尚德义先生,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同时也在重视、探索着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花腔艺术与具有我们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的融合。

花腔艺术贯穿于他的创作中,花腔技巧的运用与作品的显现形象是恰到好处,符合作品表现力的。

其实在对于学习西洋音乐创作技巧的问题,贺绿汀曾经发表过他的观点和认识,他说:“有些人反对技巧,最厌恶人家谈技巧,或是‘中国人要创中国人自己的技巧。

’无论何种艺术,没有充分的技巧,不管你的内容如何丰富、如何好,都是没有方法变现出来的。

”在尚德义创作的艺术歌曲中,大胆地借鉴了西洋花腔艺术中有益的东西,结合我国特定地域的音调和民族音乐手法,来体现我国的民族风格,让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极具表现力。

最具代表的经典之作《今年梅花开》,是根据东北民歌《梅花开好的》改编的,这首歌本来是一首由两个乐句为基本乐调构成的,尚德义先生通过运用西洋花腔技法,加入了倚音和快速的音阶,而发展为四段体的曲式结构,这些花腔技法的运用,更好地刻画了豪爽、粗犷的东北人的形象,在技巧与民族风格上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在他创作的作品中,花腔技巧的运用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歌曲内容和思想情感与旋律发展的需要,并非炫耀技巧或者说是盲目追求像西洋声乐中高艺术的演唱,从他的创作成果看,无不体现了他执着的艺术追求,坚持不懈的学习、探索和研究,把民族声乐风格与西洋技法结合,达到了天然混成的境界。

4.创作中的美学思想尚德义曾经说过:“音乐作品要具有美的品格,既要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又要做到雅俗共赏。

”②他的作品体现出题材广泛、旋律优美、感情真挚、节奏曲式多样以及富有表现力的伴奏等美学思想。

在尚德义先生的音乐创作中,勇于创新的精神,更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在他的创作中首先是对题材的选择,好的题材表现出品格和风格以及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一点上他的追求是精益求精的。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一首歌曲首先是从第一句开始写,也就是它的主题乐句,对于听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它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尚德义先生的花腔创作中,大都是一开始就体现出它的特点,在第一句就出现了花腔,给后面大段花腔做了铺垫,不会造成听众的不适应情绪。

主题句的出现之后就是旋律的发展,我国是一个旋律艺术相对发达的国家,民族民间音乐的繁荣也使我国的旋律资源非常的丰富,衡量一个作曲家的音乐功底就看他能否写出生动形象的优美旋律,尚德义先生写作手法是非常精致而独特的,对于一个中国作曲家也是很难得的,如此游刃有余地用西洋花腔技法与我国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艺术相结合,体现出准确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创作如此多的优秀作品实在是难能可贵。

三、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创作的意义和影响尚德义先生是我国花腔艺术歌曲创作的开拓者,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尤其是花腔艺术歌曲的创作和研究上贡献最为突出,他的创作不仅填补了我国花腔创作领域的空白,也丰富了我国声乐艺术创作的发展,还为歌唱家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既为歌唱家们所喜爱,也为广大听众所接受,他的作品很多都被收录进了高等师范院校的教材,受到艺术教育者和学生的欢迎,并成为许多全国性大赛的规定曲目,无疑为我国高雅艺术创作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和声乐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尚德义先生凭着那份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将西洋花腔技巧引入中国,与我国民间音乐的花腔因素完美结合,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花腔艺术歌曲创作的道路,不仅具有开拓意义,同时,由于我国丰富多样的花腔因素的存在,也为我国花腔歌曲写作开辟了宽阔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丰富了世界音乐宝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