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实训教案
砂干而脆,不利于造型起模;水分多,型(芯)砂强度低,易造成粘模,给造
型操作带来困难。当粘土与水分质量比为 3:1 时,型砂可获得最大强度值。
型(芯)砂的制备 型芯在浇注后将被高温金属液包围,故通常要求芯砂应具有比型砂更好的综 合性能。一般来说,型砂与芯砂应选用不同的材料按不同的比例配制。 在铸造生产中,有时为了节省型砂,对与铸件接触的面砂进行专门配制,以 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火性,而对不与铸件接触,仅作填料用的背砂,一般 用旧砂,但在大批生产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简化操作,往往不分面砂和背 砂,只用一种单一砂。 目前在生产中一般都使用混砂机配砂。混砂过程是:将新砂、粘土、附加物 和旧砂依次投入混砂机内,先干混数分钟,混拌均匀后,加一定量的水再湿混 10 分钟左右。为了使水分渗透均匀,混完的砂通常要放 3~8 小时。最后进行松 砂处理,以打碎砂团,提高其透气性。 型(芯)砂的性能可用专门仪器检验,也可用手握法检验。 手握法检验的操作过程, 用手攥一把型砂, 感到潮湿但不沾手, 柔软易变形,
型(芯)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 1)强度 型砂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足够的强度可保证铸型在铸
造过程中不破损、塌落和胀大。但强度太高也不好,会使铸型过硬,透气性、 退让性和落砂性很差。
2)透气性 型砂孔隙透过气体的能力称为透气性。当高温金属液浇入铸型 时,型内会产生大量气体 (包括水分汽化为高温过热蒸汽和原有空气受热膨胀) , 这些气体必须通过铸型排出去。如果型砂透气性太低,气体留在型内,会使铸 件形成呛火、气孔和浇不到等缺陷。但透气性太高会使砂型疏松,铸件易出现 表面粗糙和机械粘砂的缺陷。
3)耐火性 指型砂经受高温热作用的能力。耐火性主要取熔点 1713℃),SiO2 含量越多,型砂耐火性越高。型砂的耐火性好,铸 件不易产生粘砂缺陷。
4)退让性 铸件凝固和冷却过程中产生收缩时,型砂能被压缩、退让的性 能称为退让性。型砂退让性不足,会使铸件收缩受到阻碍时,产生内应力、变 形和裂纹等缺陷。对小铸件砂型,不要舂得过紧;对大砂型,可在型(芯)砂 中加入锯末、焦炭粒等材料以增加退让性。
( 3)了解机器造型的特点和应用; ( 4)了解常见特种铸造方法的工艺流程、特点及应用;
( 5)熟悉型砂(芯砂)的组成、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对型砂(芯砂)性能 要求及制备过程;
( 6)了解感应电炉的构造,铸铁的熔炼和浇注并参与浇注操作; ( 7)了解常见型砂铸造的铸件缺陷及产生原因;
( 8)了解铸造生产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并能进行简单经济分析。
砂型铸造的基本生产工序 砂型铸造的生产工序包括:配制型(芯)砂、制作模样和芯盒、造型、制芯、
合箱、金属的熔化与浇注以及落砂、清理与检验等。如图所示
湿型砂的组成、性能要求、种类及制备 砂型是由型砂组成的,型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铸件的质量,型砂质量不好会
使铸件产生气孔、砂眼、粘砂、夹砂等缺陷,这些缺陷造成的废品约占铸件总 废品的 50%以上。因此,必须合理的选用和配制型(芯)砂。
5)溃散性 是指型砂浇注后易溃散的性能。溃散性好,型砂容易从铸件上 清除,可以节省落砂和清理的劳动量。
除上述性能外,型砂还应具有流动性和可塑性等工艺性能。 湿型砂的组成
为了满足型(芯)砂的性能要求,它一般由原砂、粘结剂、水和附加物按 一定比例混制而成。
原砂一般采用天然砂。砂中若石英( SiO2)含量高,杂质少,则耐火性好; 若砂粒粗,粒度均匀,则透气性好。
教学重点: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常用手工造型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手工造型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概述及型砂的制备
铸造概念 将液态的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 得毛坯或零件的工艺方法称为铸造。
铸造生产大致可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大类。目前最常用的铸造方法是 砂型铸造。
铸造的特点; 1)适应性强,工艺灵活性大。铸件的合金成分、尺寸、形状、重量和生产
批量等几乎不受限制。
1
2)成形能力强。 最适于生产复杂形状, 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毛坯或零件。 3)经济性好。铸造所用的原材料大部分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还可以使用 废料和废机件;因此铸件的成本低廉。 铸造的主要缺点是:铸造生产工序繁多,工艺过程较难控制,致使铸件的废 品率较高;铸件的内部组织比较粗大,力学性能一般不如锻件;铸造的工作条 件较差,工人劳动强度较大。 用于铸造的金属材料统称为铸造合金。常用的铸造合金有铸铁、铸钢及铸造 有色金属,其中又以铸铁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灰口铸铁) 。
铸造实训教案
工程训练中心
2009 年 12 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教师姓名
实训项目名称
铸造实训
时间
50 分钟
地点
铸工实训基地
讲
授内容
教学目的及要求:
( 1)熟悉铸造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 ( 2)熟悉砂型铸造的主要造型方法(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活块造型等)的
工艺过程、 特点及应用, 掌握手工两箱造型的操作技能, 并能对铸件进 行初步的工艺分析;
粘结剂可提高型(芯)砂的可塑性和强度。粘结剂主要有普通粘土、膨润 土、水玻璃、矿物油、合脂和树脂等。其中,普通粘土及膨润土资源丰富,价 格低廉,有一定粘结强度,一般多用来制作型砂。其它几种粘结剂价格较贵, 主要用于生产性能要求较高的芯砂。
型砂中常加入的附加物有煤粉、木屑等。煤粉在高温熔融金属作用下燃烧 形成气膜,隔离熔融金属与铸型型腔直接作用,使铸件表面光洁,防止铸件粘 砂;加入木屑能改善型砂的透气性和退让性。 粘土中的水分对型(芯)砂的性能和铸件的质量影响很大。水分少,型(芯)
3
印在砂团上的手指痕迹清晰,砂团掰断时断面不粉碎,说明型砂的干湿适宜、 性能合格。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凭个人经验,因人而异,也不准确。
学生实际操作: 湿型砂的制备
第二单元 铸型的结构及整模造型生产过程 铸型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
用型砂及模样等工艺装备制造铸型的过程称为造型。这种铸型又称砂型, 是由上砂型、下砂型、型腔(形成铸件形状的空腔) 、砂芯、浇注系统和砂箱等 部分组成的。铸型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见图。上、下砂型的接合面称为分型面。 上、下砂型的定位可用泥记号(单件、小批生产)或定位销(成批、大量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