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推免研究生复试试题与心得体会

2014年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推免研究生复试试题与心得体会

2014年10月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推免研究生复试试题(回忆版)
90分钟(100分)
1.单向板有什么特点?5%什么样的桥面板可以称之为单向板?5%单向板受力与主梁受力
有什么关系?10%(限60字)
2.使混凝土收缩与徐变变形趋势相同的应力是什么应力?5%什么情况下预应力混凝土简
支梁桥会在收缩徐变下出现上拱?5%两跨连续箱型梁桥,在每跨跨中底板张拉预应力束,徐变二次内力产生的弯矩图是什么样的?10%(限60字)
3.三跨连续刚构桥,结构整体升温与箱梁梯度升温分别使边跨产生什么样的弯矩?10%哪
些措施能使箱梁内外温差减小?5%考虑温度效应时,哪些温度效应同时存在可以叠加?
5%(限60字)
4.用比拟正交异性板法和刚性横梁法计算铰接空心板梁法有什么不妥?10%如果铰接板梁
两边的铰破坏,那么它的横向分布系数是多少?10%(限60字)
5.什么是合理拱轴线?5%抛物线和悬链线分别适合什么样的拱桥?10%矢跨比与水平推
力有什么关系?5%(限60字)
以上的题因为是回忆的,所以有些可能有纰漏,还望见谅。

然后专业外语是一篇汉译英,是介绍桥梁工程的,包括一些桥梁方案比选、施工方案比选、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等等,专业词汇不是很多。

90分钟(50分)
上午笔试,下午面试。

面试内容是这样的,先用英语作一篇2~3min自我介绍,然后读一两段英文文献,马上逐句翻译出来。

我们考的翻译是一篇系杆拱的介绍,反正有很多单词不认识,费了好大劲才勉强能翻译,但我都觉得不太通顺。

接着老师会问你4~5个问题,当时问了我两个专业问题,两个非专业问题。

其中一个是问我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形态有什么不同,接着有一个老师指着翻译纸上的一个下承式系杆拱桥的图,问我斜吊杆与竖吊杆有什么差别;说实话,这两个问题需要见多识广才行,我当时每个问题只答了一点,就不知道怎么说了。

另外两个非专业问题是你觉得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活怎么安排,大学课程中哪一门对你来说最有用;还有一个是你觉得研究生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才算有培养潜力。

这两个问题我都答了,但没有答得恰合老师意愿,最后老师还是相当于给我说出他们的想法。

当然关于面试问题也有可能全是专业问题,也有可能很简单,这要分老师了。

答得不好也不要垂头丧气,一般比较难的问题老师给分也较高,简单的问题就算你都回答对了,可能占得分数也不多。

面试一般为20min.
今年是推免研究生政策改革的第一年,不分校内校外,如果时间不冲突,你就能既参加外校复试,也参加本校复试,所以顾虑减轻了点,但报考名校的竞争就更激烈了。

填报志愿可以填3个,当然只要还没复试就能改的。

当时我也是填了一个同济,一个本校,后来估计本校也不想失去生源,就将复试时间与同济安排在了同一天。

我当时压力非常大,如果留在本校我会觉得有一丝遗憾(当然我们本校也是不错的,虽只是211,但桥梁专业排名仅次于同济,大家也可以考虑报考我们学校哈O(∩_∩)O。

我是高考时就与同济失之交臂,所以想再试一试),如果去同济那么风险很大,一旦被刷就估计只得考研或找工作了(虽然我填了3个志愿,但第三个志愿的学校——浙大当时已经是第二批复试了,招的人非常少,听说桥隧只收3个,我也一直没接到复试通知)。

我还是觉得不要让自己遗憾终生,即使被刷不过就是考研或工作,考研考不上也能找个好点的工作吧,所以我就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我当时承受着巨大压力在准备复试,后来终于没有让自己失望。

当然大家也不一定要学我这样,
如果你那一年的复试条件很好,就多去几个学校,我的一些同学就去了东南大学和哈工大,也有很多很优秀的同学留在校内。

今年的同济复试时间比去年晚了10天左右吧,不知下一年会怎样。

今年参加同济桥梁与隧道专业推免复试的有62人,收48人。

当然这62人中有二十多个同济本校的,他们和我们外校学生一起复试,听说同济本校也不是全都会被录取。

听老师说这几年同济土木研究生会越来越少,因为要照顾同济其他学科与传统学科的平衡发展,好像这次保送复试连同2015年考研复试的同学一共会招95个吧。

我之前也曾在网上找过这些类似的复试题,但发现都是非推免复试的,当然题型差不多。

不过估计推免复试题稍稍简单一点吧,希望我写的一些东西能对有志于报考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推免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有所帮助。

最后我建议大家至少花十多天时间认真准备复试,可以看的书有范立础老师编的《桥梁工程》(上)、顾安邦老师编的《桥梁工程》(下)、李国平老师编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邵旭东老师编的《桥梁设计百问》(第二版),然后英语需要记专业词汇,不用多说。

复试总分为350分,其中笔试150,面试150,材料评价50。

所以现场的考试是很重要的,当然你的排名、科研、论文、获奖、学校背景也很重要,但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只有50分。

当时我就因为自己的排名不靠前、学校不是985而纠结了好久,最后才知道同济能给你搭建一个公平的平台,让有志学子都能有机会投入它的怀抱。

希望大家能在复试前坚持认真学习,我当时也是十一国庆几乎都花在看书上面了。

只要不怕吃苦,就一定能成功,毕竟是天道酬勤!
2014年10月
Xx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