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罐基础方案

水泥罐基础方案

水泥罐基础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水泥罐基础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中信红树湾三期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参《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水泥罐厂家提供资料
二、工程概况
中信湾三期项目位于前山河西岸﹑前山大桥南侧。

拟建建筑物主要为1栋超高层建筑物,5栋32层高层建筑物,其余为3层别墅及1栋3层幼儿园。

其中17栋、18栋、19栋、20栋及地下室的砌体及装修工程,拟在现场设两个砂浆集中搅拌站,具体位置见详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每个搅拌站内设一个80T的散装水泥罐,按厂家提供的尺寸定位图设计基础图。

三、基础设计
查阅地质勘察报告,17栋外的水泥罐可参ZK70,幼儿园外的水泥罐处无地质资料(为小区道路或绿化区内,离勘探孔较远)。

基础设计数据按ZK70取用,地表以下5米以内均为砾砂回填区,标贯击数为8。

地质勘察资料中各土层特性指标建议值如下表
ZK70柱状表中显示,无淤泥质粘土,但结合整个场地地质特点,验算时按有软弱下卧层考虑。

构的影响。

2)抗剪强度为直接快剪指标
水泥罐定位时,已现场查看,尽量避开回填区。

在开挖基础时,若发现地质松软或有垃圾等杂物时要求换填石粉,并用机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400㎜。

基础
结合本公司万科魅力之城的成功经验,及厂家提供的相关数据,水泥罐顶离地面高度为15米,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尺寸为5米*5米。

基础具体方案,详后附图。

防雷接地
连接接地装置,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基础中应埋入人工接地极,用4根Φ14钢筋打入基础下方地基内不小于3米;
2、水泥罐体与基础预留的接地钢筋,双面焊接不小于100㎜,单面焊接时不小于200㎜;
3、防雷接地保护装置的电阻不超过4欧姆;
4、接地装置应由专人安装,因为接地电阻率视时间和当地条件的不同有很大变化,而且测定电阻时要用高精密的仪器。

四、土方开挖、基础施工
基础顶面比自然地坪高100㎜,绝对标高约米,开挖米深,验收地基土。

需要换填时,原则上换填深度不大于米,具体尺寸现场验收时确定。

分层夯实后,浇筑C10砼垫层。

在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及时浇筑100厚C10砼垫层,基础模板采用砌体为M5水泥砂浆砌筑200砖墙。

底板与反梁砼分两次浇筑。

反梁砼浇筑前,预埋件位置、标高等应验收合格。

五、基础计算书
基础验算过程,参塔吊板式基础计算书。

一)、荷载计算
1、自身荷载标准值
k
G k=AhγC=(25×+*2*4)×25=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 k''=·m
F vk''==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
M''=·m
F v''=F v/==
基础长宽比:l/b=5/5=1≤,基础计算形式为方形基础。

W x=lb2/6=5×52/6=
W y=bl2/6=5×52/6=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同时作用于基础X、Y方向的倾覆力矩:M kx=M k b/(b2+l2)=×5/(52+52)=·m
M ky=M k l/(b2+l2)=×5/(52+52)=·m
1、偏心距验算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边缘的最小压力值:
P kmin=(F k+G k)/A-M kx/W x-M ky/W y
=+/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在核心区内。

2、基础底面压力计算
P kmin=
P kmax=(F k+G k)/A+M kx/W x+M ky/W y
=(800+/25++=
3、基础轴心荷载作用应力
P k=(F k+G k)/(lb)=(800+/(5×5)=m2
4、基础底面压力验算
(1)、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2)、轴心作用时地基承载力验算
P k=≤f a=160kPa
满足要求!
(3)、偏心作用时地基承载力验算
P kmax=≤=×160=192kPa
满足要求!
5、基础抗剪验算
基础有效高度:h0=h-δ=1500-(40+20/2)=1450mm
X轴方向净反力:
P xmin=γ(F k/A-(M k''+F vk''h)/W x)=×(800/+×/=m2
P xmax=γ(F k/A+(M k''+F vk''h)/W x)=×(800/++×/=m2
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
p x=(P xmax+P xmin)/2=+/2=m2
基础所受剪力:
V x=|p x|(b-B)l/2=××5/2=
X轴方向抗剪:
h0/l=1450/4000=≤4
βc f c lh0=×1××4000×500=7150kN≥V x=
满足要求!
6、软弱下卧层验算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 c=dγm=×18=27kPa
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值:
p z=lb(P k-p c)/((b+2ztanθ)(l+2ztanθ))
=(5×5×)/((5+2×5×tan20°)×(5+2×5×tan20°))=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 cz=zγ=5×18=90k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z=f azk+ηbγ(b-3)+ηdγm(d+
=+××+××+作用在软弱下卧层顶面处总压力:p z+p cz=+95=≤f az= 满足要求!
四、基础配筋验算
基础X向弯矩:
MⅠ=(b-B)2p x l/8=2××5/8=·m
2、基础配筋计算
αS1=MⅠ/(α1f c bh02)=×106/(1××5000×14492)=
ζ1=1-(1-2αS1)=1-(1-2×=
γS1=1-ζ1/2=2=
A S1=MⅠ/(γS1h0f y1)=×106/×1449×300)=522mm2
基础底需要配筋:A1=max(522,ρbh0)=max(522,×5000×1449)=10868mm2 基础底长向实际配筋:A s1'=10934mm2≥A1=10868mm2
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