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后管理流程梳理
1108.或有风险监测与分析 1109.集团整体风险监测与析
1110.行业竞争力监测与分析 1111.其他风险监测与分析 1201.保证人担保能力风险监测与分析 1202.抵(质)物风险监测与分析
重大对外担保监测 重大经济纠纷监测 需要承担的质量保证责任 1111.集团客户关联交易风险监测与分析 1112.集团客户关联担保风险监测与分析 1113.集团资金流向风险监测与分析 1114.集团股东及主要高管人员情况监测与分析 经营、财务变化与行业变化一致性监测与分析 行业发展变化应对策略监测与分析 行业地位变化监测与分析 欺诈风险 自然灾害风险 突发事件风险 保证人代偿能力监测分析 保证人代偿意愿监测分析 抵押物价值监测分析 存续期抵押权风险监测 质押物价值监测分析 还款期和还款方式合理性分析
信贷信息系统分散导致各部门存在不同程 度的信息不对称,造成贷后管理发现滞后 、政策滞后、查处滞后、整改滞后的情况 。
贷后管理理念 需进一步提升
我行贷后管理制度侧重于对贷款发放后风险 的监测与排查,对客户账户的全面监控、往 来收益、交叉销售率的提升没有具体的贷后 管理要求。随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的 深入,贷后管理应引入价值管理的工具,通 过综合评估客户的风险和收益,确定客户关 系维护方案及营销策略。提升价值管理,形 成对客户全方位、综合性的贷后管理策略, 是建立贷后管理长效机制的必然需求,是向 “管理要效益”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风险 与效益平衡的最佳途径。
28
四、贷后管理提升项目——五级分类设想
现有状况
基本思路
整体框架
总体分类办法+若干细化的分类标准(建议项目贷款的分类标准单 列)
定
五级分类 五级
细化分类是大势所趋。
义
将正常、关注类细分为5-7级,原有的五级扩大为至9-12级。
层 面
分类对象 对公信贷资产 形成系统性分类办法: 包括信贷资产、零售信贷、小企业、个贷、信用卡的等内容
制定贷后管理提升方案 - 制定贷后管理提升方案
- 专家评审
- 选取部分分行征集意见
- 再次完善修改方案
- 报全面风险委员会及信用风险委员会验证
具体目标是通过绘制信贷管理详细
流程图(包括对公信贷资产、零售信贷
、个贷九大环节的全部流程),梳理信
贷管理基本要素,并对流程图中贷后管
理环节进行缺陷性评估,提出整体提升
四、贷后管理提升项目——交付成果
1、要素字典表(链接) 2、流程图 3、交通银行贷后管理手册 4、贷后管理缺陷性评估报告 5、整体提升方案
贷后管理要素字典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贷后监控 11.客户风险监测与分析 1101.资金、账户监测与分析 1102.生产经营、项目进展监测与分析 1103.账务风险监测与分析
否
束,进入循环
流程
是否出现风险 预警信号
是
纳入监察名单
评级更新流程 五级评级更新
是否需要上升 评级
否
是否需要下降 评级
否
评级更新审查
定期监控 五级评级更新
是
是否需要重新 授信
是
定期监控审查
风险管理部门 风险经理平行监控,三层过滤
四、贷后管理提升项目——工作方法
项目准备环节
要素梳理环节
缺陷评估环节
优化设计环节
四、贷后管理提升项目——必要性
-当前贷后管 理中存在的各 方面问题
- 进一步符 合监管要求
项目的必 要性
建立贷后管理 长效机制的必 然要求
- 在同业中取 得领先地位
四、贷后管理提升项目——重大时间点
• 重大时间截点
牛行长布 置贷后管 理提升项 目工作
2011.7.14
贷后管理提升 项目正式启动
2011.7.30
2.
但是,近期信贷合规检查、风险排查、不良案 例梳理都暴露出贷后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而 这些问题本是可以通过进一步精细化管理来避 免的。
3.
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为保证管理工作长期稳 定提升,必须要建立贷后管理长效机制。
贷后管理发展路径
?如何建立贷后管理长效机制?
目录
当前风险经理及风险部的工作内容 现行贷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贷后管理长效机制的必然趋势 贷后管理提升项目 调研问卷与座谈
四、贷后管理提升项目——贷后监控设想
四、贷后管理提升项目——贷后监控设想
四、贷后管理提升项目——贷后监控设想
在客户经理页面,当客户经理认为已录入足够信息后, 可点击“生成授信报告”按钮。点击按钮后,系统会将最 新保存的内容按先后顺序排列,生成word文件的风险预警 监控报告。此文件可预览、打印和导出。
警
警
警
信
信
信
信
信
信
号
号
号
号
号
号
指
报
识
处
跟
综
标
警
别
置
踪
合
库
发
确
管
反
管
起
认
理
馈
理
25
四、贷后管理提 升项目——风险 预警设想
基本的流程设想
四、贷后管理提升项目——风险预警设想
三级预警
预警信号指标库的所有预警信号按影响 范围、紧急程度及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将 风险预警信号预设为红色、橙色、黄色三 个级别,实行分级管理,确定不同的报告 路线和处置方案。 红色预警信号:指风险基本确定,已对 信贷资产安全构成严重危害,需要立即采 取紧急措施的重大风险信号。 橙色预警信号:指已对信贷资产安全产 生威胁,需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风险进一 步扩大的重要风险信号。 黄色预警信号:指可能影响信贷资产安 全,需密切关注,必要时采取提高安全性 措施以防止风险扩散的一般风险信号。
贷后管理提升项目报告
准备工作 - 前期准备 - 行领导签报 - 商人资部人员借调 - 与咨询公司进行前期沟通 - 方法论确认 - 理论研究 - 工作方法确认 - 总行工作模板制定 - 组织调研 - 安排外资银行调研 - 安排内资银行调研 - 全行问卷调研 - 部分分行实地调研 要素梳理
- 分行人员了解学习前期工作 - 总结调研成果 要素梳理 - 监管要求 - 同业经验 - 目标流程 - 我行当前做法 -画出目标流程图 缺陷性评估
LOGO
贷后管理提升项目介绍
目录
当前风险经理及风险部的工作内容 现行贷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长效机制的发展趋势 贷后管理提升项目 调研问卷与座谈
一、风险经理主要工作
贷款新 规
其他
三层过 滤
尽职评 价
风险排 查
风险提 示
分类监 控
押品管 理
责任认 定
融资平 台
拨备复 审
调研问卷
一、风险部门主要工作
我行对公信用风险管理分别由四个部门各管一段,每 一段制度单独来看都是比较完善的,但如何处理分段 式管理与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的要求,使分段管理工 作有机平稳连接,形成整体有效的流程还有许多问题 需要研究,而这正是提升我行贷后管理水平的关键。
缺乏对全行贷 后管理流程的 全要素梳理
当前总行31份相关文件已较好覆盖了贷后管理各 方面,但尚缺乏对全行贷后管理基本要素的全面 梳理。(要解决贷后管理究竟要做哪些事情)
分类标准 较为粗犷
进一步细化标准
更新频率 按季系统更新 与贷后检查绑定,三个月一次贷后检查,同时发起风险分类更新流
流
+动态调整
程。
程
审批路径 风险部审批 若可实现与贷后检查同时发起,在目前制度架构下,进行“同时发
层
起,分开审批”:公司部审批贷后检查报告,风险部审批五级分类。
面
分类办法 系统初始定级 系统初始定级,各项风险因子逐步调整,定量可以确定决不用定性
验证展示环节
方法论:
•头脑风暴法 •甘特图法 •WBS分解法
方法论:
•流程图法 •引导会议法 •调研问卷法
方法论:
•标杆瞄准法 •专家评估法 •NVA/VA分析 法
•5W1H分析法
方法论:
•标杆瞄准法 •专家评估法 •调研问卷法 •层次分析法 •5W1H分析法
方法论:
•情景分析法 •公开评估法 •专家评估法 •流程图法 •风险热图法
… 发布风险预警信息,落实各项 风险提示;
通过风险经理,采取风险过滤模式加强贷后管理 工作,对“正常类授信客户”进行持续的风险预 警、识别和提示;
通过联合检查等方式对各分行的贷后管 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
组织、指导监控条线贷后管理方面的业 务检查、人员培训以及定期考核;
作为全行贷后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会 同公司、授信、保全等部门制定全行贷 后管理政策
…
…
…
贷后管理操作手册
四、贷后管理提升项目——贷后监控设想
贷后监控基本设想
1、将定期监控、不定期监控、五级分类、拨备合并为一个贷后 监控流程。 2、贷后监控为定期 三个月一次。 3、客户经理一次性完成风险监控、五级分类更新、拨备确认 等工作。 4、按照全流程梳理的要求,将贷后监控梳理至第四层要素。
部分工具亟待 整合优化
现有贷后管理工具因所属管理部门、操作系统、内 容模板不同,降低了风险监控的效率,需进行整合 优化。一是为满足不同部门管理要求,部分监控内 容客户经理需重复上报;二是部分监控报告模板不 够细致和规范,需进一步细化制度、规范操作。
二、贷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2
存在的主 要问题
贷后管理信息 系统有待整合 统一
+人工调整。 判断。
29
四、贷后管理提升项目——五级分类设想
现有状况
基本方案
重点客户名单 独立于五级 纳入分类管理办法,作为细化后的关注类一部分(拟定为关注二级) 分类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