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9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 类囊体薄膜上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用于光合作用B.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C. 线粒体内[H]与O2结合的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D. 核糖体能够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泌蛋白【答案】B【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详解】类囊体薄膜上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A错误;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液,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环境,B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内[H]与O2结合的过程能使ATP含量增加,C错误;核糖体上直接合成的是多肽,还没有生物活性,分泌蛋白一般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D错误。
2.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 神经细胞静息时K+外流的方式和兴奋时Na+内流的方式相同B. 二氧化碳出线粒体的方式和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相同C. 突触小泡和囊泡都是依靠膜的流动性释放被运输的物质D. 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和维生素D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详解】K +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神经细胞静息时K +外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Na +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兴奋时Na +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因此神经细胞静息时K +外流的方式和兴奋时Na +内流的方式相同,A 正确;二氧化碳出线粒体的方式和性激素(脂溶性小分子物质)进入靶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因此二者的方式相同,B 正确;突触小泡和囊泡运输都属于胞吞或者胞吐的方式,因此都依靠膜的流动性释放被运输的物质,C 正确;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维生素D 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因此二者的方式不同,D 错误。
3.中耕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松土可以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B. 松土可以促进硝化细菌的代谢活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C. 松土使土壤中无机物含量减少,有机物含量增加D. 松土能加速土壤中残枝败叶、动植物遗体的分解,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分析】给作物松土有以下作用:1、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促进对矿质营养的吸收;2、促进土壤中硝化细菌的繁殖和氧化氨成硝酸,增加土壤的肥力;3、促进固氮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固氮,增加土壤的肥力;4、松土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速土壤中枯枝落叶以及动物的遗体残骸的分解,分解后产生较多的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详解】松土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更多能量,有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A 正确;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从而促进硝化细菌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有利于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增加土壤的肥力,B 正确;松土促进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减少,无机物含量增加,C 错误;松土能加速微生物对土壤中残枝败叶、动植物遗体的分解,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D正确。
4.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其作用机理为:生长素通过细胞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通过进一步信号传递促进质子泵基因的表达,质子泵是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可将H+从膜内运到膜外,使细胞壁酸化,酸化后的细胞壁变得松弛从而有利于伸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子泵的合成和运输与内质网有关B. 据题意分析,生长素通过细胞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 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生长素D. 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生长素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激活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将H+向膜外运输,使细胞壁酸化、变得松弛,细胞吸水膨胀产生压力,促使细胞生长。
【详解】根据题意,质子泵属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因此其合成、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因此生长素等物质通过细胞壁的方式不是跨膜运输,所以不是协助扩散,B错误;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色氨酸不是生长素的基本单位,所以不是经过脱水缩合过程形成生长素的,C错误;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错误。
5.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海洋捕鱼时,剩余鱼的数量可以在K/2以上B. 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只能发生次生演替C. 合理间伐、科学灌溉和投放饵料均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降低其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答案】B【解析】【分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起始条件不同。
信息传递对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详解】根据S 型曲线的特点,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更新速度最快,因此海洋捕鱼时,剩余鱼的数量可以在K/2以上有利于海洋鱼类种群数量的恢复,A 正确;出现过植被的地方,如果因地震、火山爆发等被彻底摧毁,可能发生初生演替,B 错误;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故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而合理间伐、科学灌溉和投放饵料可以使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属于生态系统化学信息传递的应用,该种防治属于生物防治,D 正确。
6.研究小组用某果蝇品系的雌雄两只果蝇进行了一代杂交实验,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出现了603只雌果蝇和300只雄果蝇。
重复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现象总是存在。
据此对该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 可能是父本携带常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B. 可能是亲本均携带常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C. 可能是母本携带X 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D. 可能是母本携带X 染色体显性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出现了603只雌果蝇和300只雄果蝇,重复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现象总是存在”,说明很有可能雄果蝇有部分致死或者致死现象在雄性中比较多,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数量大致相当,而题干中显然雌性:雄性=2:1,很有可能雄果蝇中有部分个体致死或者致死现象在雄性中比较多,因此该致死很有可能与X 染色体有关,推测母本携带X 染色体隐性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可能性比较大,D 正确。
三、非选择题 7.为研究CO 2浓度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实验小组测定自然环境中的CO 2浓度和高浓度CO 2对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高浓度CO 2对pH 的影响) 请回答:(l)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因为它内部巨大的膜表面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应该对应曲线___________。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CO2的吸收量。
(4)比较曲线①和②的9:30 - 11:30的净光合速率,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温度在一天中会发生变化,若要测定水稻一天中某一时段的光合速率,还要测定水稻的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白天进行该过程,需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
【答案】 (1). 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2). ① (3). 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高,光合作用强度越大,因此曲线①代表B高浓度CO2下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4). 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 (5). 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 (6). 呼吸速率 (7). 遮光或黑暗(处理)【解析】【分析】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其中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活性。
2、在相同二氧化碳浓度下,一定的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达到光的饱和点以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在相同光照强度下,在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详解】(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堆叠形成了它内部巨大的膜面积,在类囊体膜表面分布着光合色素分子,色素分子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另外还分布着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2)据图分析可知,在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后,光合作用增强,净光合速率会有一定的增加,故A对应于曲线②,B对应于曲线①。
(3)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CO2的吸收量。
(4)识图分析可知,在9:30-11:30的时间段内,光照强度不断增强,曲线①和②的净光合速率不断增大,且比较曲线①和②又可以看出曲线①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曲线②,说明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大净光合速率。
因此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提高净光合速率。
(5)温度在一天中会发生变化,若要测定水稻一天中某一时段的光合速率,由于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还要测定水稻的呼吸速率,测定呼吸速率的条件必须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以免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叶绿体的结构组成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尤其是掌握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是解决该题的重点。
理解净光合速率的含义和测定方法,能够正确识图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分析解决问题是突破该题的方法。
8.癌症免疫疗法是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的研究成果。
利用免疫系统识别和摧毁异常细胞的能力可能成为阻止癌症发展的一个手段。
PD-1是活化的T细胞、B细胞等淋巴细胞表面的一种免疫抑制性跨膜蛋白质分子,它可以阻止T细胞全力攻击“入侵者”,而PD -1抗体可以促进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淋巴因子的产生,是治疗一些晚期癌症的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