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复习:知识框架图
感受
处理个人与 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 强调人的平等,为西方
社会关系的 重视伦理纲常,这对 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奠
着眼点
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 定了思想基础
度起了重要作用
研究自然科 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 充满理性与激情, 关 学的态度 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 注自然界与人类生活
然科学的探究
启蒙运动对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有何新发展? (1)主要发展:
•取其精华 •和而不同、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以人(民)为本的民本思想 •“大一统”思想
•“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 •“正身自省”、“修己安人”的个人道德修养要求……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 认识你自己
使哲学真正成为 一门研究“人” 的学问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
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
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
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古希腊思想家对自然与人的探索采用不同的方式, 所以,在其人文主义精神中充满理性和激情,理性是 认知世界、发明技术、探索宇宙自然奥秘的力量;激 情是追求浪漫、寻找快乐、欣赏美感的动力。古希腊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注的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 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 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第二次工业革命
息网
果 信息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c90s,知识经
济出现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 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 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 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 会的影响。
原 理 与 中 国 国 情
论 “三个 内容、评价
相 结
成 代表” 中共十六大: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合
果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 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 中国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 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 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现
“两弹一星”
代 中 科技成就 国 的
载人航天 杂交水稻 生物工程
科
技 “双百”方
、
针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艺术问题 学术问题
教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育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
与 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文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
思维拓展——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古希腊先哲的 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②都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 根本。
(2)不同点
儒家思想
古希腊人文精神
对人的属性 的关注点
强调“社会”中的人, 特别强调人的“个 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 体”,强调人的主观
伦关系中的地位
必修三复习:知识框架图
中
春秋
国
传
战国
统
文
化
西汉
主
流 思
宋朝
想
的
明朝
演
变
明清之际
百家争鸣 儒学产生
蔚然大宗
孔子 孟子、荀子
儒学成为 正统思想
董仲舒
儒学发展到 理学阶段
儒学发展到 心学阶段
二程、朱熹 王阳明
挑战儒学正统 的思想出现
李贽、黄宗羲、 顾炎武、王夫之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 顺应时势和民心。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古 科技
四大发明
世界领先
代
《诗经》、楚辞、汉
中 文学 赋、唐诗、宋词、元
国
曲、明清小说
中华特色
的 科 艺术
戏曲、书法、绘画
学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技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
术 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和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
文 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学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 艺 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术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儒家思想认为每一个人应该担当好自己在社会和家
庭中理应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古希腊智者学派 的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主 观的感受,他们的言论思辨往往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 利益出发。否定权威,敢于创新。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 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的平等。古希腊智者学派中的
生卒 容貌 生活时
代遭 遇
教育
前551-前479春秋末
前469-前399
都谈不上好看
春秋末,诸候争霸,战乱频繁 古希腊雅典,城邦纷立, 纷争不断
对春秋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社 对希腊的民主制度不满 会不满
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都有成就很高的学生
“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 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因 教学方法:“精神助产
材施教
法”(诘问法)
著述
述而不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比较
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强调 人的尊严和价值。但人文思想并不是西方独有的, 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仁政”, 荀子的“人性恶”,无不关心人与人的社会。
鸦片战后新 思想的萌发
魏源《海国图志》,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等
近 洋务思想 代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
影响:开启了中;梁启超:兴民权、设议 院;严复:用民权否定君权
思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想 解 新文化运动 放 潮
内容
前期:“三提倡,三反对”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流 马克思主义在
传播:李大钊是宣传第一人
中国的传播
影响: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基础
器物 层次
制度 层次
思想 文化 层次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 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 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 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 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确
神
至
立
的 进一步传播 宗教改革
17
了
起 和发展
世
源 及
摆脱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和经济掠夺 纪
人 类 的
其 发 展
主
成熟与 弘扬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人权
17-18世纪
体 地
为资产阶级夺取和建立政权作了思想准备
位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 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庄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 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 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 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柏拉图
理念论 理想国
自然界中人类最高级 亚里士多德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 门独立学科
百科全书式学者
古希腊文化集大成者
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起源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 前5世纪 人
西 方
否定神的意志,重视人的作用
人 兴起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文
人性
逐 步
精 把人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14
20 世 纪 以 来 中
三民 主义
毛泽东 思想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诞生:井冈山时期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成熟:延安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发展:解放战争、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
马 列 主 义 基
国
建国后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本
重 大 思 想 理
邓小平 理论
发端: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中共十二大、十三大 形成: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十五大 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必修3 各版块知识的连接点
一、中西文化源头的比较
孔子把“礼崩乐坏”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 丧,所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的学说, “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仁”的内涵极为 丰富,但其核心内容是“爱人”,从爱父母兄弟出 发到“泛爱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