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常在高中作文中引用的古诗词集萃

经常在高中作文中引用的古诗词集萃

经常在作文中引用的古诗文名句分类集萃分类一:即事明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鹤鸣》其它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雕琢玉器。

引申为借助外力,弥补自身缺陷。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曹植《君子行》在瓜田旁,即使鞋子脱了脚,也不要弯下身子去提它;在李树下,即使帽子碰歪了,也不要举手去正它。

告诫人们要处事谨慎,避开嫌疑。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汉乐府民歌《城中谣》京城风行“高髻”,各地便竞相仿效。

讽刺了上行下效、盲目跟风造成的追求时尚的不良社会风气。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司马光《资治通鉴》多方听取,才能明辨是非;偏信一面,就会分不清是非。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人间事物都有兴衰变化,往来更替造就了古与今。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草木无心,而有枯荣变化,万物兴败自有规律。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看到兔子,再回头呼唤猎犬,也不算晚。

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迟。

比喻动作虽迟,但抓紧弥补错误,还有补救的机会。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

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比喻做事要把握重点。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王迈《读渡江诸将传》居功高则容易招来怨恨,权位盛则容易造成危机。

告诫人们功成名就的时候,更应该谨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的人却不相同。

形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李白《上李邕》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轻视年轻人。

可作为年轻人自我激励之语。

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遇到符合道义的事情不去做,是怯懦的表现。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林中的新叶取代了旧叶,流水的后波推开了前波。

比喻新事物会取代旧事物。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告诫人们帮助人也要有原则、分善恶。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君子之间的交情像水一样清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像酒一样甜蜜。

真正的友谊应当不含任何功利意图,才不会以利而聚,以利而散。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每日变化很快,到了冬至阳气生长春天又即将回来了。

告诫人们时光飞逝,要珍惜时间、珍惜当下。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通过了解自己,可以了解别人;通过认识当今,可以认识古时。

是说事物都有共性。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

形容舍恶从善,需强大信念。

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一湾死水寂静无浪是暂时的,当春风吹拂也会有波动的时候。

指处于困境中的人,也会有得意的时候。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断句》靠近水边的楼台,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迎着阳光的花木,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形容做事情要创造便利的条件。

分类二:学问成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原指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器物,切了还要磋,琢了还得磨。

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共同商讨、互相砥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杜牧《留诲曹师等诗》学习不能像看花一样只停留在表面,还要寻根究底,探寻本质。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少年时期辛苦学习,是为一生的事业扎下根基,切莫有丝毫懒惰,浪费了大好光阴。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做学问不遗余力,少壮时下的工夫要到老年时才取得成就。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旧书读百遍也不嫌厌倦,读得遍数多了,深入思考了,自然了解书中的意思。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傅玄《杂诗》有志之士爱惜时间,总嫌白日太短;愁肠满肚的人总是煎熬,感觉夜晚很长。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戴复古《寄兴》没有十足的赤金,没有无瑕的白玉。

借喻人不能十全十美,不应求全责备。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世界上并非没有千里马,不过是缺少九方皋那样善于相马的人罢了。

比喻世上不缺人才,而是缺能识别人才的人。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稼说送张琥》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为我所用。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不攀登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临深溪,就不知道地有多厚。

分类三:述志抒怀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一生沉迷丹青,不知老之将至,看待富贵就像浮云一样淡。

赞美安贫乐道、怡然自得的精神境界。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赠别崔纯亮》镜子即使破碎,也不失去光亮;兰花即使枯萎,也不失去芳香。

比喻信念坚定的人,即使受到挫折,也不改变本色。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画菊》菊花宁可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

表达了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决心,以及孤傲清高,坚守理想和信仰的节操。

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浊酒难以排解忧心国事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须依靠群才。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读\\u003C山海经>》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常存。

形容勇往直前、坚韧不拔、永不妥协的精神。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禹》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时刻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意指在危难时才能考验出人意志的坚强和忠诚。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勉励友人要做长松般气节高尚的君子,而不要做桃李般逢时得意、谄媚权贵的小人。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

——窦庠《醉中赠符载》不要小看小小一池水,浅水处也不妨碍有深藏的卧龙。

劝人谨小慎微,莫要张狂而轻视任何人和事物。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

——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长安在何处?路就在脚下。

表达只要有决心和行动,目标一定能够达成。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行路难》人间大道如青天一样广阔,我却偏偏找不到出路。

形容追求理想的路艰难曲折。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对于新栽的松树,恨不得它能长到千尺高;而对于乱生的恶竹,却必须加以芟除。

意指扶善疾恶、爱憎分明。

分类四:爱国忧民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咏煤炭》只要能够让天下百姓都吃饱穿暖,就会不辞辛苦地走出山林。

借咏煤抒发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博大胸怀抱负。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李纲《病牛》只要普天下的百姓能够摆脱饥饿,即使疲病交加,累倒在残阳之下,也心甘情愿。

借咏牛抒发自己心系苍生的奉献精神和爱国热忱。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将士们的白骨堆积在无定河边,而他们远方的妻子却依然在梦中守候他们,盼望着有朝一日与他们团聚。

揭露了战争的残忍冷酷。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不闻鸡鸣。

揭露了战乱的悲惨凄凉。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一年到头都在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就像火烧似的焦灼。

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长叹一声,止不住流下泪水,哀叹人民的生活是多么艰难。

分类五:文笔才华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戴复古《论诗十绝》诗句要发自肺腑,真情实感,切忌亦步亦趋地模仿别人。

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

——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天籁自然鸣响,意趣十足,好诗要贴近人情,有真情实感。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此为元好问评价陶渊明的诗作。

崇尚陶诗语言质朴、自然天成,摒弃浮华的雕琢,露出真淳的美质。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喻指文章质朴自然,毫无雕琢,像出水芙蓉那样纯美清新。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杜甫《戏为六绝句》学诗要爱古人但也不能鄙薄今人,要把他们的清词丽句引为同调。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两句诗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就忍不住动情流泪。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为了吟成一个字,苦苦斟酌思索,捻断了数根胡须。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二首》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就决不罢休。

分类六:喜怒哀惧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非常紧张而微微发抖,如同处于深渊边缘,如若在薄冰上行走。

形容行事极为小心谨慎。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二首》京城到处都是高车丽服的显贵,唯有才华盖世的你独自黯然憔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回望妻子儿女,也一扫愁容。

随手卷起诗书,心中高兴得像要发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天想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的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即使是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唯有这生死遗恨,绵绵不尽,永远没有尽期。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秦韬玉《贫女》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别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

——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人的愁绪是无法理解的,只要愁上心来,就无法控制。

即使与心情、感情无关的事,也会莫名其妙地让人伤心。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居易《琵琶行》年复一年欢歌笑语,春风秋月的时光就这样等闲度过了。

分类七:离思别情离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