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分析及改进措施

现代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分析及改进措施

现代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分析及改进措施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倍加关注,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树立科学、健康的现代饮食理念,为自己的将来及其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问题对策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

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学知识,饮食消费行为基本处于盲目状态,随意性较大,能按科学方式对待饮食的人为数不多。

因此我们将探讨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

一、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1.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不高。

大学生普遍不重视早餐,相当多的大学生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不高。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不吃早餐和早餐营养质量不高的学生,其数字运用、创造性想象力和身体发育等方面均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早餐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吃早餐的重要性
2.偏爱零食。

大学生中喜欢吃零食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女生更加偏爱零食。

零食所提供的能量、营养素不如正餐均衡、全面,而且多数零食味道浓厚,过于香甜或咸鲜,脂肪和糖盐的含量较高,既影响大学生进食正餐的胃口,又容易造成钙、铁、锌、碘、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的缺乏。

因此,要教会大学生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既享受到吃零食的快乐,又能获得良好的营养。

3.偏爱洋快餐。

从营养的角度看,洋快餐普遍都是肉多、菜少、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低维生素、低矿物质的食品。

比如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淀粉,但用马铃薯炸制的薯片、薯条中却吸收大量的油脂、能量增加、维生素却被破坏了,是典型的“能量炸弹”。

4.偏爱油炸食品。

油条、煎饼、油炸花生、煎鸡蛋等油炸食品以其鲜美酥脆的口感,深受大学生青睐。

此类食品经高温烹调可产生大量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丙烯酰胺、苯丙芘等毒性物质,故油炸食品不宜多食用。

5.校外就餐。

大学生,尤其是男生在校外就餐的次数明显高于女生。

他们选择校外就餐的原因:有的是认为校外饭菜价格适中,口味要比学校食堂好;有的认为校外就餐自由方便,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的经常是因为同学、朋友聚会而外出就餐。

大多数学生校外就餐的地点选择在学校周边餐馆、街边小店、小摊上,但这些地方大多条件简陋、缺少消毒器具、用餐环境恶劣,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6.白开水饮用量偏少。

很多大学生没有主动饮水的习惯,每日的饮水量不足,往往是渴极了才暴饮一顿。

现在的瓶装水和饮料越来越多,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常以此替代喝白开水,认为比喝白开水更有营养,尤其偏爱含糖饮料和果汁。

其实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里面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且它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7.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少。

大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每餐主食量摄入偏多,而蔬菜水果摄入量较少。

蔬菜和水果能够为人体提供每日以及长期健康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

它们还能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于体内酸碱平衡,从而达到一个平衡的膳食模式。

8.饮食不规律。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一日三餐进餐时间和进餐间隔无规律,甚至三餐的食量分配也无任何规律,随意性非常大。

如果摄食不足或饮食过度,都会伤害脾胃的功能。

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是导致消化系统紊乱的主要原因,长期没有规律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必须引起注意。

二、如何改进这种饮食习惯。

1.获得科学的营养知识。

营养知识告诉人们如何科学合理地食用各种食物,从中获取种类齐全、数量适宜的营养素,能够预防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消除健康危险因素,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目前,很多大学生缺乏营养知识,在食物选择消费、膳食行为等存在着不少误区,这会对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要面向大学生全面开展营养教育和宣传,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

2.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形成的正确营养观念,是促使大学生将营养知识转化为行为和习惯的动力。

营养对健康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暴饮暴食、酗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

人体只有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才能有效地维护身体的健康。

大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营养状况和对营养素的需求往往因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水平不同而有差异。

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个性化的膳食结构,使每个人都做到自己可能达到的最好水平。

3.形成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习惯。

营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使人们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和习惯。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宝塔,大力推广营养餐。

对大学生的营养问题实行干预措施,全面改善大学生的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相关的各种慢性病。

同时,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自我实践对其形成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饮食实践,把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有益的食谱和摄食方式变成自己一生的嗜好习惯,自觉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大学生获得科学的营养知识是基础,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是形成健康行为的动力,而养成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习惯则是最终目的。

我们身为大学生,一定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帮助大学生能够主动地将营养知识和营养观念转变为自觉的行为、最终达到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