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1.美国化学家布里斯罗(Breslow R)所概括的“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
2.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学科。
3.为什么要教/学 --------教育教学目的:一让学生获取先进的化学教育理论和观念;二让学生具备化学教学的实践能力;三能从事化学教学科学研究.4.化学教学论是化学类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缩短师范学生向中学化学教师的过渡时间。
随堂讨论学生甲:曾经教过我的一位中学化学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化学课教得特别好,可见,不学化学教学论课程,一样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
学生乙:有一位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大学阶段化学教学论学得非常好,从近几年中学化学教学实践来看,他并未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学生丙:只要学好了化学教学论,将来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请就上述3种观点和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结:1.学习和掌握化学教学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只是为将来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奠定一个基础。
所以,忽视或放弃化学教学论的学习当然不对,但也不要认为学好了化学教学论,将来就一定能胜任中学化学教学的工作。
2.化学教学论的学习,能使师范生在“准备阶段”接受最基本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教育,大大缩短了“求生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任职时间。
3.师范生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学好化学教学论和教育课程并保证教育实习等教育专业训练,涵养教育兴趣和技能,培养教学能力,从而保证毕业时成为一个合格的化学教师。
4.毕业后通过增强自身解决和处理学生行为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策略,调整、更新、充实和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就会进而成为“学会反思,学会合作”的专家型教师。
5.化学教学论的学习要求:1.提高认识转换角色、2.讲究方法提高能力(3个学会)学会比较学会总结学会交流、3.善于积累勇于实践学习目标:(六会)会备课会写教案会做课件会上课会说课会评课学习方法:互动式听课查阅文献资料写小论文参加说课、试讲、观摩教学微格教学训练模拟训练化学教学论学科特点:1.“思想性”是指化学教学论的最终目标也是培养人、教育人。
我们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去培养、教育人,这是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
2.“师范性”是指化学教学论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门专业课,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的培养和教育。
3.“实践性”是指化学教学论的教与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要给师范学生必需的、基础的实践训练。
明确化学教学论的“三性”,就是让大家学习化学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与“三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努力做到:以思想性为先导,以师范性为核心,以实践性为根基。
6.共勉: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
本章思考题:1.你是怎样理解化学教学论的含义和课程设课的目的?2. 通过对化学教育和化学教学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学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你对将来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有什么新的认识和建议。
第二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1.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2.瑞典学者英格马·费格林提出科学素养要素 4 范畴:1. 科学进取心;2. 科学世界观;3. 正确观察科学的能力;4. 科学思维习惯。
3.中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必修/选修模式: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实验、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4.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依据之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依据之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依据之三:化学学科的特征5.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1、突出科学探究目标2、立足基础知识目标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层次:化学课程总目标(总教学目的)——化学课程展开目标(具体教学目的)——化学课程内容目标(教学内容或要求)其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6.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现实性、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实践性。
7.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结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8.“档案袋”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地汇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
思考题:1、何为科学素养?结合我国实际,查阅相关文献,试讨论为什么要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2、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试结合国内外化学课程改革的实例,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有何影响?试结合实例展开分析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建构的内容体系有何特点?内容标准是如何具体阐述的?5、化学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结合具体实例加以分析?6、高中化学新课程有哪些特点?各个课程模块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是什么?作业:1、什么是科学素养?具备科学素养的具体标准是什么?2、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3、确立化学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是什么?第三章化学教材设计与内容构建1.化学课程的理念(P68-71)第一类教材——学科中心课程取向的代表性教材;如:美国的CBA化学(以化学键为中心的研究会)第二类教材——社会中心课程取向的代表性教材;如美国的《社会中的化学》、英国的索尔特化学第三类教材——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强调实验在理解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作用;如美国的《化学:与变化的世界相联系》我国新推出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1、化学2立足学生初中的化学基础,将核心的化学概念和重要的化学反应规律建立在两个“平台”之上:(P71)2.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 D P 1918年-)于1960年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理论,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思考题1、三种不同课程理念所对应的代表教材分别有那些?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2、结合国内外某种化学教材,具体说明教材栏目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3、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典型案例,思考“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的编写理念。
5、以现行化学教材的某一单元为例,分析“先行组织者”及其作用。
第四章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1.教学模式:是在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和体系。
2.化学教学策略: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是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组织各种基本活动方法,调节、控制主体的内部注意、感知、思维和操作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内部定向指导、监控和调节的准绳。
3.狭义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与学的目的任务,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所采取的一定途径和手段组成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4.化学课时教案的一般格式①教学目标(三维目标);②课型;③教学重点、难点;④教学方法;⑤教学用品;⑥教学过程;⑦板书设计;⑧课后小结。
5.说课起源:1987年6月底,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要从本区的教师中选出几位参加市教坛新秀的评选。
6.说课:指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限定时间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设计内容用准确的语言说出来,让同行、领导或专家评析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说课的对象:同行、领导或专家二、说课的类型:(1)课前说课;(2)课后说课;(3)评比型说课;(4)主题型说课;(5)示范型说课。
三.说课的特点(1)简便易操作(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智慧互补(4)可重复修改和补正四.说课的内容:(1)说教材(2)说教法(3)说学法(4)说教学程序(重点) (5) 说板书设计说教学程序应关注的几个环节:1.教具学具准备 2.教学设计思路 3.教学流程4.板书设计(通常可以省略)5.教学反思第 5 章化学教学技能1.教学情境(P135)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教学情境中也可能含有社会性的人际交往。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
2.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具备五个特性:1.生活性;2.形象性;3.学科性;4.问题性;5.情感性。
3.教学情境的意义和功能(P136 )4. 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要求(1)遵守语言、逻辑规律。
(2)适应教育教学要求。
(3)符合化学学科特点。
5. 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名称;授课提纲;教学要点和重点;补充材料和其他内容等等。
化学教学语言应该能够有效地承载化学教学信息,适应化学思维的需要。
思考题:1、什么是教学情境?常见的化学教学情境设计途径有那些?2、化学教师应该首先掌握那些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5、试讨论你对探究式学习的认识。
第 6 章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研究1.化学实验的构成: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2.化学实验的过程:化学实验的准备阶段;化学实验的实施阶段;实验结果的处理阶段。
3.化学实验设计是指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依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等在头脑中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4.化学实验设计原则:(P175-176)科学性原则;绿色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简约性原则。
5.化学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及结果处理——实验讨论及交流。
6.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⑴以实验为基础;⑵强调学生的主动性;⑶强调教学的探究性;⑷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在实验探究过程的统一7.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P191-194)案例14、15思考题1、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主要有哪些功能?结合化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
第 7 章化学探究式教学1.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中学各门理科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