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1.导入先请一位同学诵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
板书:雨巷戴望舒提问:大家读过这首诗,有何感受?这首诗歌没有大江东去似的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的轻快明丽,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我想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我这首诗歌美么?是的,不禁那些令人感动愉快的东西美,令人感受感伤的夜同样具有美,那么我们应用什么样的情感来朗诵这首诗呢?忧伤的语速呢?慢我们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了许多现代诗歌。
大家知道,诗歌情感的表达是通过诗中的意象,而意象通过读者的想象、体味就形成了意境。
那么我们看一下,在《雨巷》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你的脑海中构成了什么意境呢?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诗中有哪些意象?板书:意象明确:雨巷、油纸伞、我、丁香、姑娘、篱墙板书:雨巷、油纸伞、我、丁香、姑娘、篱墙诗中共有着这6个意象,那么这6个意象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呢?也就是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板书:特点(1)雨巷诗中描绘雨巷是什么样子?明确:板书:悠长、寂寥诗中只用了6个字,实际上只有两个词来描绘雨巷。
那你们心中的雨巷是什么样子的呢?找同学描绘一下,分享我心中的雨巷:迷茫的天际,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向远处看去,所有的东西就像罩上一层雾一样。
小巷很长很长,曲曲折折的,同时巷子又很窄,两边都是人家,但由于下雨,巷子里几乎没有人,显得很冷清。
雨水沿着屋檐汇成一颗颗透明的小水珠滚落到青石板上,嘀嗒嘀嗒……湿湿的青石板路高低不平,水珠落下,溅起细细的水花……这就是我心中的雨巷,悠长、寂寥,同时又曲折、狭窄、迷蒙。
(既是对同学描绘的补充,又是带入带入诗歌意境的过程。
)(2)油纸伞诗中并没有过多地描写油纸伞,这就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可能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油纸伞,但大家应该都看过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里面的白素贞经常撑着一把油纸伞哪位同学印象深刻,描绘一下油纸伞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怀旧古雅美丽等板书:古雅怀旧(3)我看诗中如何描写我的?板书:独自,一样,冷漠,凄清,惆怅(4)丁香大家都看过丁香花,找同学描述一下丁香花。
明确:美丽,紫色或白色,香味浓郁等。
(副版:紫色、白色)丁香花的颜色是紫色或白色,白色象征纯洁,紫色象征高贵神秘,那么丁香花的颜色就象征着高洁。
板书:美丽、高洁同时古代文人还以丁香作为愁绪的代词,以丁香花来象征人们的愁心。
出示iebook: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沙》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这两句诗都用丁香花来写愁情,再加上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花期又短,容易凋谢。
这就更容易引起人们伤春的情绪,所以丁香就很自然地和感伤联系在一起,成为美丽、高洁、忧愁的代名词。
板书:忧愁讲到这里,我想到了一首歌,唐磊的《丁香花》,找同学给大家唱一段。
(唱两段即可不宜唱太长时间)唱毕掌声鼓励。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她,多么忧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
”歌中唱道,有一个叫丁香的姑娘,花儿是忧郁的,这有着丁香花名的姑娘也是多愁善感的。
那么,我们诗中也有一位丁香般的姑娘,她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下一个意象。
(5)姑娘我们看一下诗中怎样描绘姑娘明确:丁香般的,结着愁怨、冷漠、凄清、惆怅、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消散了等等。
板书:惆怅,哀怨,彷徨我们看到诗人用了这么多笔墨来写丁香姑娘。
“姑娘”就是本诗中最重要的意象。
那么你们想象中的丁香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她具有怎样的外貌形态特征呢?找同学回答。
“我”的特点较难找,可以适当提示。
那么诗人到底有没有遇到丁香姑娘呢?明确:没有,只是是诗人想象出来的。
(6)篱墙明确:颓圮,即破败、倒塌板书:颓圮6.意境体会我们分析了诗中的6个意象,那这些意象在一起有怎样的意境呢?找同学回答。
明确:细雨蒙蒙的江南小巷中,诗人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寥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诗人“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果然,梦幻般的姑娘出现了。
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了,投出太息般的眼光,像梦一样的凄婉迷茫。
她没有停下来,而是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一般,“飘”过诗人身旁,消失在雨巷中,雨巷中只剩下我一个人孤独地行着……7.再次诵读放背景音乐。
诵读时,把握诗中感情基调:哀伤、彷徨、惆怅,并体味诗歌意境,想象你就是诗人,在江南的缠绵细雨中,撑着油纸伞,走过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二)第二课时1.分析象征意义我们上节课分析了诗歌的意象,并体味了诗歌表现的意境。
对于诗歌而言,诗中的意象还有一定的象征意蕴。
我们来看一下《雨巷》这首诗中的意象都有哪些象征意蕴呢?诗中最重要的意象是姑娘,我们就着重来看一下姑娘会象征着什么呢?找同学回答(对于诗歌的象征意蕴,没有确定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以下做出四种可能性。
)(1)爱情女神(提示诗人写作这首诗时22岁,性别男)板书:爱情女神让该同学谈一下对这种爱情的看法明确:爱而不得的感伤与无奈,但仍是美丽的爱。
正因为不得才留下了永久的怀念和无限的惆怅。
(2)理想/希望提示:(姑娘是美丽的,诗人在雨巷中希求着姑娘,希求着一种美好,那么这种美好可能是什么?)板书:理想/希望明确:如果姑娘象征美好的理想和希望,那么雨巷就是一种追求之路。
对于人生而言,就是人生之路了。
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追寻着理想与希望,可又像姑娘一样,理想与希望是隐隐约约的,似真似幻的,并不是伸手可触的。
有时候甚至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么我们就放弃追寻吗?“哀莫大于心死”,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你的心死了,你不再希望了。
就像诗中的“我”一样,他最后仍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我们面对理想与希望也应该如此。
既然选择了方向,便只顾风雨兼程。
不论前方有篱墙一样的障碍,还是有其他未知的困难,我们都要走下去,怀着期望,怀着追求,毅然地走下去,去实现美好的理想。
(3)提示:(姑娘是和我一样的,我是“独自”的,独自说明我是孤独寂寞的,对于一个孤独寂寞的人想遇到一个和自己有相同感触的人——姑娘,那么姑娘和我是什么关系?)明确:知己/朋友而且这个朋友是像丁香般美丽高洁,也就是说这个朋友要有美好的内涵,两个人又有相通的感受。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的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这样就能彼此理解,彼此倾诉、彼此安慰了。
可是相逢不易,相知更难。
诗人并没有真正遇到丁香姑娘,这个美好的红颜知己只是他想象出来的。
所以,我们所有人都应该珍惜身边的朋友,因为知己难求。
(4)自比提示:(姑娘和我一样,我和姑娘一样)诗人把自己比成了丁香姑娘,像丁香一样美丽、高洁、忧愁,有着太息般的眼光,走尽雨巷,他在忧愁太息什么呢?重申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27年,当时大革命刚刚结束,诗人戴望舒是一个热血的革命青年,面对革命的失败,他是压抑的、失望的。
那么回到诗中,诗人把自己比成了丁香姑娘,对美好高洁的革命理想,她太息般的眼光,就是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失望,那么雨巷是悠长、寂寥、冷清、狭窄的,给人以压抑之感,就象征着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篱墙就是革命道路上的障碍了。
诗人希望丁香姑娘走出雨巷,走出黑暗社会。
这就是这首诗社会政治层面意蕴上的解读。
一首诗的成功在于它能激发我们不同的想象与体验。
对于诗歌而言,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只要这种理解言之成理即可,所谓“诗无达诂”。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雨巷》便是如此,可以有多种理解。
在我们今后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也是一样,不要拘泥于一种解读,只要大家用心去感受,用心去理解,就能有自己的见解。
2、艺术特色①变换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的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地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
以第一节为例:出示iebook幻灯片,对比:左边: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右边: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②复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节为例,“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第四节“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既连贯上下句,又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
另外,诗歌首尾两节也是复沓的,使诗歌整齐和谐。
③词的重叠运用如“悠长、悠长”,“哀怨、哀怨又彷徨”,像回声一样给人舒缓悠扬的节奏感。
④诗歌的押韵《雨巷》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押“ang”韵二到三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在诗行中反复出现使得音节舒缓悠扬。
3、课堂小结《雨巷》这首诗我们学到这里,对于诗歌最重要的是就是体味诗中表现的意境和诗的象征意蕴,我们今后学习或阅读诗歌时要注意这两点。
4、课后作业背诵《雨巷》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