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学(21世纪管理学系列教材)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公共管理学(21世纪管理学系列教材)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章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13.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1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本章教学目的
公共部门改革作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是一个全球化的术语。 公共部门改革作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是一个全球化的术语。本章 使用公共部门改革这个概念来解释公共部门自身职能、 使用公共部门改革这个概念来解释公共部门自身职能、结构及其与 社会、市场、企业之间关系的调整,介绍公共部门改革的前沿理论 社会、市场、企业之间关系的调整, 与实践问题,特别介绍了中国的体制改革。 与实践问题,特别介绍了中国的体制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 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与这种“体制化”概念相对应, 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与这种“体制化”概念相对应,常常使用 行政体制改革这个术语, 行政体制改革这个术语,着重强调了中国公共部门改革是对现有行 政体制所进行的调整。 政体制所进行的调整。 本章教学,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公共部门改革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 本章教学,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公共部门改革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 了解公共部门改革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了解公共部门改革的发展过程与趋势,特别要注重培养运用理论分 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本章学习的重点问题
•公共部门改革的含义 公共部门改革的含义 •公共部门改革的普遍性特征与因国家与地区不同、发展阶段 公共部门改革的普遍性特征与因国家与地区不同、 公共部门改革的普遍性特征与因国家与地区不同 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性特征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评价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背景、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背景 •我国行政改革的发展历程、改革内容及发展趋势 我国行政改革的发展历程、 我国行政改革的发展历程
16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3.1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兴 起
2.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
(2)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构想,包括: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构想,包括: 第一,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第一,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第二,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 第二,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
5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1.2 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
1.公共部门改革内容的一般性、普遍性: 1.公共部门改革内容的一般性、普遍性:公共部门改革内容的一般 公共部门改革内容的一般性 普遍性, 性、普遍性,指的是任何公共部门改革都涉及公共部门自身和公共 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这两个方面。 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这两个方面。公共部门改革内容的一般 普遍性,为我们认识各种公共部门改革的共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性、普遍性,为我们认识各种公共部门改革的共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2.公共部门改革内容的变动性、特殊性: 2.公共部门改革内容的变动性、特殊性:公共部门改革内容的变动 公共部门改革内容的变动性 特殊性,指的是不同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 性、特殊性,指的是不同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其内容及侧重点有 所不同;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 所不同;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及侧重点有 所不同。 所不同。
11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2.2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与特 点
2.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特点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特点
(1)有计划、渐进式的推进改革,使改革持续开展。 有计划、渐进式的推进改革,使改革持续开展。 组建精干、高效的改革机构,重视发挥参谋咨询机构的作用。 (2)组建精干、高效的改革机构,重视发挥参谋咨询机构的作用。 重视与改革配套的立法建设,把改革纳入法制轨道。 (3)重视与改革配套的立法建设,把改革纳入法制轨道。 注重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4)注重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强化改善公共部门与公众 之间的关系。 之间的关系。 注重内外部监督,形成以结果为本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机制。 (5)注重内外部监督,形成以结果为本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机制。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2.3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评 价
1.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1)内部标准和外部标准 ) (2)政治层面上的标准和操作层面上的标准 ) (3)公平标准和效率标准 )
13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2.3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评 价
2.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具体评价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具体评价 (1)从改革的价值与方向方面进行评价 ) (2)从改革措施方面进行评价 ) (3)从改革效果方面进行评价 )
10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2.2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当代西方国家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 当代西方国家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 (1)利用信息技术革命新成果,建立公共行政信息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革命新成果,建立公共行政信息系统; (2)实行分权; )实行分权; (3)推行部门内部的组织结构改革; )推行部门内部的组织结构改革; (4)推行公共人事制度改革; )推行公共人事制度改革; (5)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公共部门形象; )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公共部门形象; (6)实现公共行政传统规范与工商企业管理方法的融合。 )实现公共行政传统规范与工商企业管理方法的融合。
7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1.3 公共部门改革的目标与新模 式
2.公共管理的新模式 公共管理的新模式
(1)奥斯本 )奥斯本(David Osborne)、盖布勒 、盖布勒(Ted Gaebler)的“企业家 的 政府”模式; 政府”模式; 休斯的公共管理新模式; (2)欧文 休斯的公共管理新模式; )欧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新模式 的四种治理模式; (3)彼得斯 )彼得斯(B. Guy Peters)的四种治理模式; 的四种治理模式 等人的“ (4)E.费利耶 ) .费利耶(E. Ferlie)等人的“新公共管理”模式。 等人的 新公共管理”模式。
17
13.3.2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进 程
1.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行政体制改革 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行政体制改革 2.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
(1)1982年改革 ) 年改革 (2)1988年改革 ) 年改革 (3)1993年改革 ) 年改革 (4)1998年改革 ) 年改革 (5)2003年改革 ) 年改革
9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2.2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1.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
(1)重新界定和优化政府职能 ) (2)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实行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 )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实行公共服务社会化、 (3)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 )
4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13.1.1 公共部门改革的含义
1.公共部门改革的含义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1.公共部门改革的含义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2.公共部门改革的含义 2.公共部门改革的含义 公共部门改革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 公共部门改革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 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 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它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 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 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 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 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 发展的要求。 发展的要求。
8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 革
13.2.1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兴起
1.流程再造理论带来了公共部门改革问题上的观念更新 流程再造理论带来了公共部门改革问题上的观念更新 2.出现了促使公共部门改革提上议事日程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2.出现了促使公共部门改革提上议事日程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3.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为西方公共部门改革提供了推动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为西方公共部门改革提供了推动力 4.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公共部门改革提供支撑 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公共部门改革提供支撑
6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1.3 公共部门改革的目标与新模 式
1.公共部门改革的目标 公共部门改革的目标
(1)促使公共管理更富有创新、开拓精神 )促使公共管理更富有创新、 (2)促使公共管理更为经济,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促使公共管理更为经济,降低人力、 (3)促使公共部门更具绩效,提高公共管理效能 )促使公共部门更具绩效, (4)促使公共管理提高效率 ) (5)促使公共管理系统更具适应性 ) (6)促使公共部门更为负责 )
15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3.1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兴 起
2.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 2.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
(1)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体系 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 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社会主义 行政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管 理政治、经济、文化事务的权力划分体系、 理政治、经济、文化事务的权力划分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 的综合体。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 的综合体。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要体现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这是政治层面的内容;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这是政治层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它 又反映古今中外行政活动、行政发展的一般规律, 又反映古今中外行政活动、行政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技术层面 的内容。 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