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第1至3章)一、概念题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 系统性原则:就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就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与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与其她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并且分别阐述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活动目标等。
1观察法:就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与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小实验:就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科学小制作:就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她自然材料与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与操作技能。
4分类:亦称归类”就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1操作性问题:操作性问题就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既包括教师向区角投放的供儿童自选活动的材料,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儿童自由探索的材料,还包括在教师专门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儿童投放的材料。
3集体教学活动:就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与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
简单的说,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4社会资源:就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与社会组织等。
1偶发性科学活动:就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就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2探究性教学:就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就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与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4 “STS教育就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与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二、填空题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就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与设备等内容。
2、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就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
3、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与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4、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就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科学性的要求。
5、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一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 .2049计划”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就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使她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
这就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求。
9、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科学” “社会”、“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领域目标。
10、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往往与识字教育紧密结合。
1、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与正式测量。
2、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她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
在学前阶段,主要就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与典型特征观察法。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有比较性观察、个别物体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等几种。
4、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就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就是蔬菜,这就是一二元分类分类。
5、在选择饲养的内容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宜死亡的小动物,其根据就是学前儿童年龄小,操作技能差。
6、文学艺术的方法就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一低幼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与运动性游戏。
&早期科学阅读作品,应该围绕_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展开其情节,使儿童通过阅读能对周围事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9、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一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
10、信息交流就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与交换。
1、一理论问题就是一种需要高度的理论来解答的问题,或者就是它的答案相当复杂,孩子无法真正地理解。
2、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可操作性、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
3、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与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与终期目标相一致。
4、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与语言教育,这就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也包括心理学习环境。
6、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发挥学前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7、科学教育活动中学前儿童的活动包括讨论活动操作活动、发现活动三种。
&按教师指导程度,以及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分为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与偶发性活动等9、科学教育活动过程就是儿童 _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10、幼儿园内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水池、沙箱等,这些统称为幼儿园的园地。
1、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2、评价者事先明确观察行为与事件的类型,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的就是自然观察评价方式。
3、_问题测试就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4、区角活动中材料与设备的设计就是关键,在设计材料与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材料的层次性、材料的新颖程度、材料的易理解性、材料的丰富性、材料的探索性。
5、区角活动包括学习性区角活动与游戏性区角活动等二类。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与作品分析法等。
7、问题测试就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就是一种矫正系统。
9、在我国的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课程、专题教育与课外活动。
10、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原则有: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以及整合性原则三、选择题1、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就是(C)°A、加涅B、皮亚杰C、布鲁纳D、布鲁姆2、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
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3、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就是(B)。
A、孟子B、墨子C、老子D、孔子4、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就是在清代(B)年间。
A、乾隆B、同治C、嘉庆D、光绪5、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就是关于(C)。
A、自然、思维与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与社会的知识体系C、思维、自然与社会的知识体系D、自然、社会与人类的知识体系1、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C)。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2、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就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就是:(A)。
A、非正式量具测量B、正式量具测量C、观察测量D、普通测量3、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就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4、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就是(B)。
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B、乌龟、金鱼、蝌蚪、蚕C、蛇、金鱼、泥鳅、蝌蚪D、乌龟、甲鱼、娇凤、蚕5、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D )。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o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2、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她们问月亮为什么就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C)oA、简单性问题B、操作性问题C、理论性问题D、直白性问题3、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o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4、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A)o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A)o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B、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C、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1、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就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