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版历史罗斯福新政PPT课件完美版1

人民版历史罗斯福新政PPT课件完美版1

“我将向国会要求应付紧急状况的最后手段, 这就是对紧急状况作战的广泛的行政权力,像我 们真正遭遇外敌入侵时所赋予我的权力一样大。”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社 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开始: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 新政。
3.目的:直接目的:对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 危机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3.经济危机的影响
美国——针对危机,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 国家走上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道路。
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专政道路,成 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二、罗斯福新政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 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 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 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 美国总统。
根据材料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新”在哪里?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材料三: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出资扶植
大企业,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
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
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 产过剩……
(1)根据材料,这是对什么行业的调整?在调整中,起到关键
材料研读:
材料一: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材料二: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金融危机波 及到工业、农业和商业各个部门,危机不断深化。
材料三: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 国际贸易下降2/3以上,失业工人有3000万人之多。
根据材料概括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 什么?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 有何积极影响?
会议: 巴黎和会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
积极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 影响: 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渐
渐恢复。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
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
业发展迅猛,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
根 生产社会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力
不适应
生产关系


资本家盲目 扩大再生产
直 接 原 因
过度的贫富
产品总供给




大于




社会总购买力 剩
差距
全国性股票投机活动
爆发: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暴跌, 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 表现:
从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 工业产量下降, 贸易额减少2/3。 大量企业破产, 银行倒闭, 失业人数激增。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 自由的市场经济, 最好的政府是不干 预经济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功, 我保证将为美 国人民实行新 政!
(
1575万票—2280万票
胡 佛
罗 斯


饿


)
罗斯福新政
1932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 “此刻最应该说的是真话,完全坦白而大胆的
真话。我们必须退却,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所 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 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 的坚定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 身。”
危机:1929—1933经济大危机
原因:
1.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 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 产过剩。
2.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资本家 兴风作浪,普通民众也怀着发财梦,把有限的储 蓄用来购买股票,出现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3.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 的爆发。(根本原因)
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4.实质: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调整
材料一: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 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 年积蓄毁于一旦。”……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 “恐惧”本身。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答: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从什么时候开始?新政目的是什么?
[美国]帕尔默著《近现代世界史》:
1920~1929年
美国工厂中的生产率增长了55%
美国工人的工资仅增长了2%
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 大约60%的家庭收入仅能够维持生活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 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的2%的 人拥有。
图示: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来自“我的朋友们,你们把钱存在银行里,银行并不是把这笔 钱放在保险库里。银行是把你们的钱用于许多不同形式的 投资,换句话说,银行把钱用来使工农业的轮子保持运 转。……在正常情况下,(银行留存的)钱是完全足够普 通公民对现款的需要的。把钱存在重新开业的银行里比放 在褥子底下更安全。”
——1933.3.12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
答:1933 年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了国 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材料二:所谓的“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 年以来的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 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穷人食不果腹;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 利润,不惜大量烧毁商品。
下面是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的 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去。
作用的是谁? 工业 政府
(2)这样做起到了什么作用?
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3)除此之外,国家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措施一:整顿金融体系
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 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 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 同时,由国会拨款30亿美元贷 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 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