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___B_____A.表压力不变B.绝对压力不变C.表压力和绝对压力都不变D.表压力和绝对压力都改变2、不计恒力场作用,平衡态单相系统内各点的状态参数,如密度____C_____。
A.在不断地变化B.必定是接近相等C必定是均匀一致的D.不一定是均匀一致3、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工质不能恢复原来状态___A____。
A.这种说法是错的C.这种说法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B这种说法是正确的D无法判断4、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C______A.孤立系统内工质的状态不能发生变化B.系统在相同的初、终状态之间的可逆过程中作功相同C.经过一个不可逆过程后,工质可以回复到原来的状态D.质量相同的物体A 和B ,因TA > TB ,所以物体A 具有的热量较物体B 为多第二章1、热力学第一定律用于____C____A.开口系统、理想气体、稳定流动B.闭口系统、实际气体、任意流动C.任意系统、任意工质、任意过程D.任意系统、任意工质、可逆过程2、功不是状态参数,热力学能与推动功之和______C____A.不是状态参数B.不是广延量C.是状态参数D.没有意义3、w h q +∆=适用于____D______A.理想气体、闭口系统、可逆过程B.实际气体、开口系统、可逆过程C.任意气体、闭口系统、任意过程D.任意气体、开口系统、稳流过程第三章1、下列哪些气体近似可看作理想气体?_______C____A.柴油机起动空气瓶中的高压空气B.动力机内的水蒸气C.空调设备中空气所含水蒸气D.冰箱压缩机内的制冷剂气体2、⎰⎰+=2121pdv dT c q v 为____A___ A.理想气体、闭口系统、可逆过程B.实际气体、开口系统、可逆过程C.任意气体、闭口系统、可逆过程D.任意气体、开口系统、任意过程3、理想气体可逆吸热过程,下列哪个参数一定增加的?___B_____A.热力学能B.熵C.压力D.温度4、在空气定压加热过程中,加热量转化为热力学能增加量___D______ % B. 65% C. % D. %5、当锅炉内的温度等于该压力对应饱和温度时,锅炉内可能为_____D_____。
A.饱和水蒸气B.饱和水C.湿蒸汽D. A或B或C6、液态水温度为65℃(其饱和压力为0. 025 MPa ),可以判定其压力___C____A.大于0. 025 MPaB.等于0. 025 MPaC.大于或等于0. 025 MPaD.无法确定7、如工质为水,其压力越高,其汽化潜热____A___。
A.降低B.增大C.不变D不定8、为判别由蒸汽构成的闭口系的两个状态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D_____A.压力和温度分别相同B.与外界无热量交换C.与外界没有体积变化功交换D.两状态温度相同且系统在两状态间变化与外界无热及功交换9、对密闭容器中的汽水混合物加热,其干度___D____A.降低B.增大C.不变D.不定第四章1、在空气可逆定压加热过程中,必然是__C___A.空气作功量大于其热力学能增加量B.空气作功量等于其热力学能增加量C.空气作功量小于其热力学能增加量D.不一定2、理想气体在可逆多变过程中,吸热、压缩,则过程线为图4一6中____B___A.21→B. 31→C. 41→D. 51→3、工质是理想气体的系统在多变过程中,降温又升压,则_____B___。
A. n=KB. n<KC. n>KD. k n ≤4、下列四种说法,___B___①在P 一v 图上,将定温线向左水平移动,其温度降低;②在P 一v 图上,将绝热线向左水平移动,其比熵降低;③在T 一s 图上,将定压线向左水平移动,其压力降低;④在T 一s 图上,将定容线向左水平移动,其比体积增加。
A.①、③、④错B.①、②、④对C.②、③、④对D.①、②、③、④都对第五章1、系统经不可逆绝热过程后,其熵变12S ∆__D__A.大于0B.等于0C.小于0D.不定2、系统由初态1分别经过可逆和不可逆过程到达相同的终态2,则两过程中外界熵的变化s S ∆和'∆s S 有__B__关系。
A. s S ∆='∆s SB. s S ∆<'∆s SC. s S ∆>'∆s SD.不定,ABC 三种情况均可能3、如果热源温度不变,增大卡诺循环的输出功,则卡诺循环的热效率将___B__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定4、卡诺定理指出___C___A.相同温限内一切可逆循环的热效率相等B.相同温限内可逆循环的热效率必大于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C.相同温度的两个恒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循环的热效率相等D.相同温度的两个恒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循环的热效率相等5、有位发明家声称他设计了一种机器,当这台机器完成一个循环时,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了1 000 kJ的热,并输出1 200 kJ的功,这台热机___C___A.违反了第一定律B.违反了第二定律C违反了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D.既不违反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第二定律6、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正确的是__D__A.不可能从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C.热量不可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变化D.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变化第七章1、某个管道是喷管还是扩压管,不取决于( D ),而是取决于管道( )的变化。
A.流体流速变化,形状B.流体压力变化,形状C.流体流速与压力变化,形状D.管道形状,内流体流速和压力2、为使入口为亚音速的蒸汽增速,应采用( C )喷管。
A.渐扩或缩放B.渐扩或渐缩C.渐缩或缩放D.渐缩或直管3、若渐缩喷管入口参数不变,则出口截面压力与喷管背压( C )A.有关B.关系不大C.有一定的关系D.完全无关4、干饱和蒸汽绝热节流后,变为( C )A.干饱和B.湿饱和C.过热D.过冷5、1P =1MPa 、1T =473K 的空气可逆绝热流经一缩放喷管,若进口流速很低可忽略不计,喷管喉部截面上温度cr T =394K ,出口截面上温度2T =245K ,空气的比定压热容取定值,p c =1004J/(kg?K),则喷管各截面上最大流速m ax c f =( D ) A. s m K K kg J T kR g f /313245)/(2874.1c 2max =⨯⋅⨯== B. s m K K kg J T kR g f /399394)/(2874.1c cr max =⨯⋅⨯== C. s m K K kg J T kR g f /436473)/(2874.1c 1max =⨯⋅⨯== D. s m K K kg J T T f /677)245473()/(10042)(c 2c 21p max =-⨯⋅⨯=-=第八章1、对一定大小气缸的活塞式压气机,因余隙容积的存在( C )A.生产1kg 气体的理论耗功增大,压气机生产量下降B.生产1kg 气体的理论耗功增大,压气机生产量不变C.生产1kg 气体的理论耗功不变,实际耗功增大,压气机生产量下降D.生产1kg 气体的理论耗功不变,实际耗功增大,压气机生产量不变2、活塞式压气机采用分级压缩、级间冷却且各级压比相同工艺,与分级压缩、级间冷却但各级压比不同相比较( C )A.压气机耗功增大,容积效率下降B.压气机耗功不变,容积效率下降A.压气机耗功下降,容积效率增大A.压气机耗功下降,容积效率下降第九章1、若活塞式内燃机三种理想循环的压缩比相同,则( D )A. p t m t v ,,,t ηηη>>B. p t m t v ,,,t ηηη<<C. p t m t v ,,,t ηηη==D.不定2、活塞式内燃机三种理想循环的压缩比提高,他们的热效率都将提高,因为( A )A. 1T m 提高, 2T m 不变B. 1T m 降低, 2T m 不变C. 1T m 不变, 2T m 提高D. 1T m 不变, 2T m 降低3、燃气轮机装置采用分级压缩,中间冷却后其热效率( D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定4、随循环增压比提高燃气轮机装置实际循环的热效率( A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定第十章1、工程上尚无进行卡诺循环的蒸汽动力装置的原因是(C )A.卡诺循环的工质只能是理想气体B.循环放热量太大,吸热量太小C.湿饱和蒸汽区温限太小且压缩两相介质困难D.不能实现等温吸热和等温放热2、实现再热循环是为了( A )A.提高蒸汽膨胀终了的干度B.增加循环吸热量C.提高循环的压力,以提高循环热效率D. 增大循环净功3、抽汽回热循环中抽汽级数越多,循环热效率越高,因为抽汽级数越多,( D )A.抽汽量越大,循环的加热量就越小B.抽汽量越大,循环的放热量就越小C.平均放热温度越低,平均吸热温度越高D.平均放热温度不变,平均吸热温度越高第十一章1压缩气体制冷循环中,随循环增压比提高,制冷系数____,循环制冷__C__A.增大,增大B.增大,下降C.下降,增大D.下降,下降2与采用可逆膨胀机相比,压缩蒸气制冷循环中采用节流阀简化了系统设备,___D__了制冷量,____了制冷系数。
A.增加,提高B.增加,降低C降低,提高 D.降低,降3、工程上,压缩蒸气制冷装置中常常采用使制冷工质在冷凝器中冷凝后继续降温,即所谓的过冷工艺,以达到____制冷量,__A__制冷系数A.增加,提高B.增加,降低C.降低,提高D.降低,降低第十二章1、混合气体的比体积__B___A.i υυ∑=B. i i υωυ∑=C. i i x υυ∑=D.都不对2、工程上,近似认为由1mol 氧和3. 76 mol 氮组成4. 76mol 空气(21.0x 20=,79.0x 2N =).已知1 atm25℃时氧的熵为 J/(mol · K)氮的熵为191. 61 J/( mol · K) ,所以由1 atm25℃的1 mol 氧和3. 76 mol 氮等压混合组成1 atm25℃的4. 76 mol 空气,则空气的熵为___C___A. 1mol x ( mol·K) + mol ( mol·K)=KC. 1molx[(mol ·K)一/(mol ·K) x1n0. 21]+[一(mol ·K)]=KD.都不对3、秋季白天秋高气爽气温较高,此时的空气为___C____A 干空气 B.饱和空气 C.未饱和空气 D.过热空气4、能够直接确定湿空气是否饱和的物理量是__C____A.绝对湿度B.含湿量C.相对湿度D.空气温度5、湿空气的相对湿度ϕ增大,则____D___A.含湿量增大B.含湿量减小C.含湿量不变D.不一定6、湿空气绝热喷水加湿过程___B___A.21h h >B.21h h =C.21h h <D.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