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浅析
摘要:具我国目前青少年犯罪现状及特征来分析,从心理和环境两个影响因素出发,剖析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即青少年心理特征,以及环境因素当中家庭因素几个方面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即:家庭和睦(包括家庭结构、父母家庭观念等)、家庭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家庭教养方式等,了解其具体的影响因素,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因素家庭结构心理特征
近年来报道表明,中国内地的青少年犯罪率在逐年上升,并且呈现低龄化[1]。
青少年的年龄阶段从14周岁到25周岁,这个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基本特征充满着矛盾和动荡。
就如霍尔形容的:人生中“疾风怒涛”的时期,身体蕴藏极大能量、情绪不稳定、易怒、烦躁不安,对外界及其自身易产生怀疑、不信任感。
从外界的环境以及自身心理发展对其犯罪有着不可分割的影响。
一、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征
随着我国近几年发展,我国经济、教育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也导致了我国青少年犯罪出现与以往的不同特征和趋势。
现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案件和人数呈上升的趋势,青少年犯罪占全国犯罪比例一直持续,而青少年中未成年犯罪占的比例越来越大[2]。
这反映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
由杨洪芳、李如森提出,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有四点:(1)犯罪类型多元化,以钱财、暴力、性犯罪为主。
其中,以将公私财产据为己有为目的的财产型犯罪为主。
(2)犯罪主体低龄化,学生犯罪比率上升。
在校中小学生占绝大多数,特别是初高中年级学生占86. 2%。
(3)流动青年犯罪增多,文化素质不高,且多受外在环境影响,部分中小学生辍学流向社会后,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比其他青少年更大。
(4)团伙犯罪更加明显。
结伙暴力犯罪增多,有的甚至结成黑社会性质的违法犯罪团伙[3]。
从研究报告来看,我国青少年犯罪从犯罪数量和犯罪的内容上的升级给我国的青少年健康发展教育提成了新的挑战,不管是从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是我们需要积极关注进行治理和预防的。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表现有: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幼儿时期的自我意识的初步发展到青少年的自我发展的,可以说青少年的自我发展是自我发展的第二次飞跃,社会自我意识更加清晰,自信心、自尊心,特别是独立感和自由感的猛增,这也是导致青少年叛离、想脱离父母的原因;二、认知能力的发展,虽然认知能力迅速发展,但是还只是在趋于一个成熟的阶段。
在此阶段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让青少年求知欲强、快速接受新的事物、强大的好
奇心,这也导致了青少年的毒品犯罪等;三、情绪情感的发展,尤其是低年龄的青少年自控能力发展不完全,自控能力较差。
在该阶段情绪激荡、易动感情、易发怒,情感内容丰富但高级情感体验尚存在一定的简单性,这也是青少年犯罪动机单纯的一个原因。
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是他们犯罪率不短攀升的根本原因。
但是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不仅是心理特性导致,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还有很多,家庭、学校、社会都对青少年犯罪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家庭某些方面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三、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分析
家庭的阶层、所在地区的社会特征和父母的经济收入、财产、所受的教育程度、生活方式、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心理特征、思想意识、生活习惯等又不断地影响着个体的发展。
俞国良多年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家庭资源,如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期望、家庭功能、教养方式、父母监控方式、家庭心理气氛等,对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面主要从家庭几种不同情况对青少年犯罪造成影响的有关分析。
四、家庭和睦
家庭和睦的内容表现有:父母感情融洽、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程度、父母的家庭观念等。
家庭的和睦通过多种方式受到影响:离异家庭、重组家庭、不正常家庭结构等,这些都对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的和谐气氛由父母感情、父母关心程度、父母家庭观等来体现。
特别是家庭离异的情况,这是青少年犯罪家庭因素最为影响力的因素。
在众多犯罪的青少年的调查得知,大多数都是离异家庭或者那些不正常的家庭结构的青少年。
包括父母离异由单亲带大、父母有一方是去世的、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抚养的或者重组家庭的青少年,由于在家庭的中得到情感上的较少关注,并且由于不正常的家庭结构,得到的教育和管束不足,导致处于动荡期的青少年不正常的心理或者不合社会规范行为。
还有正常家庭结构的青少年犯罪,也会因为家庭父母情感不合,家里经常吵架,如父母有一方喜欢赌博的,长期导致家庭的不和睦,造成对青少年心理上的伤害,从而促使青少年犯罪的。
还有因为父母对家庭观念的偏向而导致家庭不和谐的,现在社会出现比较多的就是婚外恋的情况,这是导致家庭不完整的直接原因,也因此直接影响到了青少年安全的家庭环境。
五、家庭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俗话有“权门无孝子,高第有佳儿”,“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之类关于家庭富贵贫贱对人的影响。
虽然影响的性质不是绝对的,我们承认家庭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在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或者有一定权势的家庭,他们跟能受到的好的教育条件,这还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家庭的情况下,发展该优越性,否则就成为了现今许多犯罪青少年堕落的条件。
有些青少年仗着自己父母的高权在社会中装横跋扈,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现在社会上出现有关“官二代”“富二
代”的青少年,他们在遇到事情之后,缺乏常人的理性、宽容。
相反是以一种非理性的蛮横、骄纵的面目出现,至于他们所犯得错或者是否违反社会法规根本不在他们关心之列,尽管犯了错他们认为父母会为他们打理好一切,映射出富一代、官一代对“二代”教育的明显不足,事件“我爸是李刚”就引起广大群众对“富二代”、“官二代”讨论。
在家庭贫寒的情况下导致许多青少年为金钱而犯罪,现有许多无知的少女只为追求物质,贱卖自己做援交、走上卖淫道路。
许多青少年犯罪在案都和金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