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况调查资料分析

现况调查资料分析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结果3
问 题9
9.表3-4的调查能够提供哪些信息,其主要作用 是什么?能否就表3-3和表3-4的资料进行病因 推断?
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老人年高血压、冠心病 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 不能,现况研究所揭示的是暴露与疾病之间的 统计学关系,只是为建立因果联系提供线索, 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不能以此作病因推断。
案例
一、某市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分布 情况的调查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课题的确定及样本的选择
问 题1
1. 这将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 的目的是什么?采用的是何种调查方法?
流行病学教研室
流行病 抽样调查
观察性研究
是否对照
是否干预
分析性研究 临床试验
课题一:课题的确定及样本的选择
问 题2
抽样方法特点
(1)简单随机抽样:简便易行,但抽样范围较大时,工 作量太大难以采用 。
(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代表性较好,但必须事先对总 体的结构有所了解才能恰当地应用。
(3)分层抽样:分层抽样要求层内变异越小越好,层间 变异越大越好,可提高每层精确度, 便于层间进行 比较。
流行病学教研室
回顾理论知识
现况研究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1)样本来自人群,具有代表性和推广意义; (2)结果具有可比性; (3)可进行多因多果研究; (4)耗时少,费用较低。
缺点:(1) 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供线索; (2) 偏倚的存在和不可避免; (3) 不能获取发病率资料。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
① 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比较复杂; ② 存在抽样误差和偏倚; ③ 不适用于变异过大的资料; ④ 不适用于患病率过低的疾病 ; ⑤ 不适用于普查普治的疾病。
课题一:课题的确定及样本的选择
问 题1
1. 这将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 的目的是什么?采用的是何种调查方法?
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 了解该市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分布情况 采用的是抽样调查的方法
除了慢阻肺之外,市区人群中所调查其他 疾病的患病率高于郊区人群。
无论是市区还是郊区,高血压的患病构成 比最大。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结果2
问 题7
7.本次研究中,为什么采用“患病率”而没有 应用 “发病率”来描述疾病的分布?
本研究属现况调查,反映的是研究对象在某一 时点上的患病状况,因此只能用患病率而不能 用发病率。
流行病学教研室
学习目标和要求
1.了解现况调查的原理、用途、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优缺点。 2.学习现况研究中的抽样方法。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堂回顾
概念 特点 研究类型与用途 设计与实施:确定样本量、抽样方法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流行病学教研室
回顾理论知识
概念:现况研究( Prevalence survey )是通过对特 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疾病或健康 状况和有关因素的分布状况的资料收集、描述,从而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病因线索。
优点 ① 不存在抽样误差 ② 可以同时调查多种疾病或健康状况 ③ 能发现目标人群中的所有病例
缺点
① 耗时耗力,花费大,组织工作复 杂,调查质量不易控制;
② 调查内容有限;
③ 易产生重复和遗漏现象。
回顾理论知识
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优点: 缺点:
① 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② 调查的精确度高。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调查表的制定
问题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调查表的制定 注意问题:
问题
① 问题应具体、明确,不能抽象、笼统; ② 避免复合型或多重含义的问题; ③ 避免专业术语或冷僻的词汇; ④ 避免带倾向性和诱导性的问题; ⑤ 有用的问题一个也不漏,无用的问题
一个也不多 ⑥ 问题的排列顺序一般由易开始 ⑦ 注意调查表上问句的措词
课题一:结果4
问 题11
率、比和构成比
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
×K k
比= 构成比 =
甲指标 乙指标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数量 某事物内部的整体数量
流行病学教研室
×K ×K
课题一:结果4
问 题11
11.根据表3-5结果认为该区2003-2007年高血压的 患病情况逐年严重,此结果正确否?为什么?
回顾理论知识
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5)两级或多级抽样 (two-stage or multistage sampling) 从总体中先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称为一级抽样单元(如 县、市),再从抽中的一级单元中抽取范围较小的二级单 元(如区、街),这就是两级抽样。还可依次抽取范围更 小的单元,即为多级抽样。每个阶段的抽样可以采用不同 的方法。
流行病学教研室
休息10分钟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结果1
问 题5
5.为什么要进行人口学特征分析?如何对上述 资料进行分析?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结果1
问 题5
5.为什么要进行人口学特征分析?如何对上述 资料进行分析?
进行人口学特征分析是为了了解被调查人群 中的年龄、性别在城市和乡村的构成是否具 有统计学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D更为可行,因为ABC产生偏倚、工作不便利。 两级或多级抽样(最常用):可以根据市区 和郊区特点先分层(使得样本更均衡),再 整群抽样(方便实施、居委会合作可提高依 从性)。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课题的确定及样本的选择 3.样本含量的确定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 题3
① 预期的现患率(P) ② 允许误差(d):实际值和预期值差异的大小。 ③ 显著性水平(α): ④ 调查项目和任务的要求情况
错误,这是一个构成比资料,而不是患病率资料, 表中所写的患病率是错误的,该表只能反映该 区医院门诊患者中高血压病人所占的比重逐年 增加。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门诊病种的构成比。 要注意构成比、相对比、率的差别及应用。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二
案例
二、“中国6个城市4577名中老年人手骨 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课题的确定及样本的选择
问 题4
4.本次调查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影响质量的因素? 应该如何控制和评价调查资料的质量?
随机误差:通过研究设计和统计学方法减少 和评价。(主要是抽样误差) 系统误差(偏倚):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课题的确定及样本的选择
问 题4
4.本次调查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影响质量的因素? 应该如何控制和评价调查资料的质量?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二:课题的确定及样本的选择
问 题14
14.什么是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有何优缺点?
先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级总体(层),然后 再从每一层分成若干个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做为观 察单位组成样本。 优点: 易于组织、实施方便、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可以提高总 体指标估计值的精确度能保证总体中每一层都有个体被 抽到。 缺点: 在抽样之前要掌握各级调查单位的人口资料及特点。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结果3
问 题10
10.如果期望更进一步阐明高血压等疾病与体重 指数的关系,怎样继续研究?
可以做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结果4
问 题11
11.根据表3-5结果认为该区2003-2007年高血压的 患病情况逐年严重,此结果正确否?为什么?
流行病学教研室
回顾理论知识
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3)整群抽样 (cluster sampling) 被抽样的不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而是由一个一个的个 体组成的若干个集团(群)。 (4)分层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即先按影响观察值变异较大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 为若干类型或组别(统计学上叫“层”,Strata), 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可按比例或最优 分配确定)的观察单位,合起来组成样本。
(4)整群抽样:易为群众所接受,方便,节约人力、物 力和时间, 适于大规模调查。但要求群间的变异越 小越好,否则抽样误差较大,不能提供总体的可靠信 息。
(5)两级或多级抽样: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课题的确定及样本的选择
问 题2
2. 上述几种样本的选择方式,你认为那一种更 为可行?还有没有更好的样本选择方式?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课题的确定及样本的选择
问 题2
2. 上述几种样本的选择方式,你认为那一种更 为可行?还有没有更好的样本选择方式?
流行病学教研室
回顾理论知识
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 即先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编号,再用随机数字 表或抽签等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2)系统抽样 (systematic sampling) 即先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某一顺序号分成n个部分, 再从第一部分随机抽取第K号观察单位,依次用相 等间隔,机械地从每一部分各抽一个观察单位
实验性研究
现场试验
生态学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
流行病学教研室
回顾理论知识
调查研究类型
普查 • 对目标人群中
研究对象的总 体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
• 单纯随机抽样 • 系统抽样 • 分层抽样 • 整群抽样 • 多阶段抽样
流行病学教研室
回顾理论知识
普 查 (Census)
流行病学教研室
课题一:结果2
问 题7
7.本次研究中,为什么采用“患病率”而没有应用 “发病率”来描述疾病的分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