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朝鲜的经济现状及其改革趋向 精品

最新-朝鲜的经济现状及其改革趋向 精品

朝鲜的经济现状及其改革趋向朝鲜的经济现状及其改革趋向【原文出处】国际观察【原刊地名】沪【原刊期号】201903【原刊页号】49~55【分类号】8【分类名】世界经济导刊【复印期号】201908【作者】李春虎【作者简介】李春虎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韩语系主任,副教授,博士,上海,200083当今朝鲜将采取何种改革措施摆脱眼前的经济困境,这与金正日政权在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决策趋向密切相关,因而倍受国际社会关注。

近年来,朝鲜当局虽然仍在强调坚持朝鲜式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防止资本主义因素的渗透,但自去年7月以来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已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其调整或改革之意,至此金正日政权有条件的、渐进式的经济改革已渐显端倪。

一、朝鲜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20世纪90年代,朝鲜经济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为此,朝鲜政府从1995年起开始了苦难的行军,号召全国人民为克服眼前的经济困难而发奋努力,国际社会也纷纷给予同情并伸出援助之手。

时隔5年之后,朝鲜政府通过2001年新年共同社论《劳动新闻》、《朝鲜人民军报》、《青年前卫报》宣布苦难的行军胜利结束,暗示朝鲜经济已经走出了低谷。

其具体背景是1999年朝鲜经济比前年增长了62,2000年又增长了13,2001年则增长了37,从而结束了长达9年之久的经济负增长。

注朝鲜《劳动新闻》,2019年3月28日。

尽管如此,持续9年的经济困境,使朝鲜财源枯竭,生产严重萎缩,人民生活极为困难。

当前,朝鲜政府面临解决的突出问题是粮食问题、电力问题和资金问题。

粮食问题是长期困扰朝鲜居民生活的最大难题。

目前朝鲜人口大约2350万人,假如每人月平均粮食需求量为15公斤,那么1年就需要180公斤,全国口粮总计需要430万吨,再加上种子、饲料、工业原料等至少需要600万吨。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朝鲜的粮食年产量一直徘徊在300-400万吨,因而其口粮的绝对不足量达30-40参见表1。

[表1]20世纪90年代以来朝鲜粮食生产量附图资料来源另据2001-2019年粮食会计年度供求预测,目前朝鲜可生产大米134万吨,玉米148万吨,土豆471万吨,大麦、小麦等两季作物总产量为178万吨,总计达354万吨。

注《统一韩国》,2001年12月号,第22页。

这比朝鲜粮食最低需求量600万吨还相差246万吨。

可见,目前朝鲜的粮食产量仍无法满足国内最低需求。

这种状况不仅进一步削弱农业的基础,难以造成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而且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

朝鲜的电力不足也是当前直接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一大问题。

朝鲜电力不足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就有预兆,进入80年代以后更加明显,于是政府先后采取了许多限量用电的措施。

例如各地区产业实行交替生产制,实施企业电量配额制等。

为了解决日趋加重的电力难问题,朝鲜政府在90年代后半期曾大力推进中小型水力发电厂建设,先后在全国各地兴建5000多个中小型发电站,仅1999年就新建龙山1号发电站、安州煤矿煤气发电站等十多个大型发电站和700多个中小型发电站。

尽管如此,由于国内煤炭生产量的下降和原油进口量的减少,火力发电严重受阻,而水力发电又受季节性影响无法正常运转冬季发电量只有夏季的50,因而目前新建发电厂对缓解电力不足问题成效不大参见表2。

据1999年统计,朝鲜年发电量为186亿千瓦,这仅为韩国2393亿千瓦的十三分之一。

注《南北韩经济社会状况比较》,韩国统计厅,2000年12月。

[表2]20世纪90年代以后朝鲜主要能源产量附图资料来源《北韩推测结果》,韩国银行各年号。

朝鲜电力产业的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以及经营管理不善是解决目前电力难问题的一大障碍。

由于朝鲜的送电、变电系统的老化,直接造成了30以上的电量损耗,而各企业的电动设备也十分陈旧,因而其电动效率平均降低20-30。

注《统一韩国》,2000年2月号,第21页。

不仅如此,陈旧的设备经常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维修,有的发电设备维修所需时间常常比发电时间还要长,这不能不影响电力生产的实际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政府曾向韩国政府要求支援200亿千瓦的电力,但是由于技术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至今未能如愿。

如何解决资金难问题是朝鲜摆脱经济困境的重要前提。

根据朝鲜政府公布的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收入为216亿3994万元,支出为216亿7856万元,这比2000年分别增加了03和05。

而2019年国家预算支出和收入为221亿7379万元,但这仅为1994年的一半。

注朝鲜《劳动新闻》,2019年3月28日。

与此相对照,朝鲜民间的货币保留量却相当可观。

据估计,朝鲜流通货币总量大约为729亿元朝币,而民间保留的外汇则达96亿美元据朝鲜学者称,民间外汇保留量比这个数目还要多。

如果按1比200汇率计算这将达到朝鲜流通货币总量的26倍。

这种本末倒置的财政状况势必会导致整个国家金融秩序的混乱。

朝鲜国内财源枯竭,国家对民间经济的失控,无疑加重了政府对海外融资的依赖。

但是,由于朝鲜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未能履行对西方贷款的偿还义务,早已被国际金融机构认定为信用不良国而无法大量借款。

据大韩贸易振兴公司透露,1998年朝鲜外债额达到121亿美元,其中对俄国和中国的债务占一半。

注,《北韩投资实数》1999年号。

因此,如果没有令人信服的外债解决方案,朝鲜获取国际贷款仍有较大的难度。

当前朝鲜所面临的粮食、电力、资金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成了朝鲜摆脱眼前经济困境的严重障碍,而且它已经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首先,极度的粮荒衍生了大量饥饿人群,严重地动摇了国家供给体制,人民的生活随即陷入了极度的困境。

其次,国内财源枯竭,限制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造成了国家计划之外的私有经济,从而给正常的经济秩序带来了不良影响。

再次,恶劣的经济环境又难以有效地组织社会劳动力从事正常的生产,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萎缩。

二、71改善经营管理措施关于朝鲜的经济改革或者变化,外界普遍关注金正日在2001年提出的所谓新思考,认为这是朝鲜改革开放的信号。

其实,所谓新思考正如《劳动新闻》所指出的那样,摆脱旧的观念,进行崭新的思考,以新的观点和高度解决一切问题,在经济领域则强调搞好经济组织工作,提高实际效率,要根据新的环境和新的氛围,改善经济管理体制。

注朝鲜《劳动新闻》,2001年1月1日,新年共同社论。

因此,朝鲜的一些官员也向对外媒体宣称,目前朝鲜在经济领域推行的某些新政策,主要是在坚持朝鲜式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改善现有的经济管理体制,以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注《环球时报》,2019年8月15日。

这就决定了朝鲜现行的经济改革的性质、内容及其规模。

从整体上看,朝鲜自去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经济改革,虽然以粮食价格为突破口,以提高物价主要是消费品、增加城乡劳动者收入为其主要特征,但其内容涉及到经济管理的方方面面,目的在于经济管理中消除不劳而获和平均主义现象,彻底体现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扬全体劳动者的革命热情和创造性注《环球时报》,2019年8月15日。

也就是说,利用价格这一经济手段,在城乡全面改善经营管理,有效地整顿经济秩序,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以便迅速摆脱眼前的经济困境。

由此看来,朝鲜称此项改革为经营管理方法上的改善,而拒绝使用改革等字样决非偶然。

71改善经营管理措施包括城乡两个方面内容。

在农村1上调国家向农民征收粮食价格,把征粮价格从过去的每公斤8角提高到40元。

2国家提供给农民的农用设备按原价收费,同时还向农民征收土地使用费相当于粮食产量的15。

3保证对农业生产分组的经营自主权,加强对分组的奖励机制。

如朝鲜政府虽然规定在协作农场体制下作业班是最基本的经营单位,但作业班内部的分配却允许以分组3-4个为单位进行,并改进过去作业班内部各分组平均分配的做法,根据实际生产成果,对各分组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其目的就在于,在保证农民合理收入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根据实际收入情况,合理地安排农作物种植计划,使之能够自主地确定扩大再生产计划。

在城市1大幅提高城市劳动者工资。

如把工人每人平均工资从110元提高到2000元,诸如采矿业等重体力劳动者工资则提高到6000元。

2调整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核算,把原材料、设备、劳动、供求关系等要素纳入产品成本之中,以保证企业的正常利润,使企业按照实际效益科学地制定生产计划。

3重新制定城市生活必需品价格。

如粮食价格从每公斤8角上调到44元,其主要依据是国际粮食市场行情和国内实际流通价格。

但是,提高粮价并不意味着粮食全面市场化,国家仍通过发放粮食供应券按新的价格定量供应,这对老百姓而言,只不过是把粮食价格从8角提高到44元而已,至于他们对定粮之外的需求,只能到农民市场去解决。

朝鲜实施经营管理方法上的改善措施已有一年。

至于其实效外界评价不一,有些人甚至认为是失败的改革,但改革无疑需要一定的过程,也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因而目前谈朝鲜经济改革的成败为时过早。

不仅如此,如果把朝鲜的过去与现在做比较,现行的经济管理方法上的改善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首先,通过提高物价、生产成本核算、按产品实际价格支付货币,从而有望实现两个转变即把消费者为主的价格体制转变成生产者为主的价格体制,把实物经济转变为货币经济。

前者显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而后者却有可能改变朝鲜经济长期延续下来的国民经济实物化和产品化现象,而开始引进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这将会给朝鲜现有的经济体制带来深刻的影响。

其次,通过城乡经营权的下放,企业和农民的自主权随即增大,城乡责任经营体制有望得以确立,这对提高生产效率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再次,促成了朝鲜居民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过去,朝鲜大多数居民过着国家供给体制下的相对平均的生活。

但是,上述两个转变促使朝鲜居民适应新的货币化的环境,由此产生的正面的或负面的社会效果是很值得关注的。

据朝鲜居民反映,自朝鲜经济陷入困境以来,由于国家供给体制不稳,他们早已适应了国家供给体制以外的农民市场上的商品与货币交易,因而大多数朝鲜居民对政府的改革表示理解和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前景尽管朝鲜当局把经济管理作为突破口相继出台了比较务实的经济政策,以表明其克服危机重振经济的决心,但是朝鲜经济要恢复正常至少要解决如下几个现实问题。

第一,在实现由实物经济转变为货币经济过程中,政府如何保障消费品物质供应问题。

仅以粮食为例,提高粮价固然对恢复农业生产有利,但在短期内尚难以解决粮食供求矛盾的情况下,如果政府无法保障粮食的正常供应,势必会造成粮价的暴涨而导致消费生活的极大混乱。

第二,如何解决恢复生产所必需的能源、技术和资金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