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知识能力提升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知识能力提升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能力提升训练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最主要目的是()A.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联合各党派扩大同盟会的力量
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特点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
2.首先举起义旗,掀起护国战争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A.黎元洪B.蔡锷
C.李烈钧D.唐继尧
3.“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他们一开始就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袁世凯以江西、南京为进攻重点……南京方面,由于部分讨袁军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发生内变,被迫退守临淮关。

”由此可见,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A.缺乏统一领导B.列强干涉
C.国民党力量弱D.脱离人民群众
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
A.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
B.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
C.维护民主共和政体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5.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被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经过调查杀害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是袁世凯。

“宋教仁被刺案”从本质上反映了()
A.权力之争
B.美日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国民党和北洋军阀的矛盾
D.共和和专制的矛盾
6.导致20世纪初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③袁世凯死后群龙无首④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
7.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实现皇帝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与其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刺杀案件】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于上海火车站,全国震惊。

时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说:“何物狂徒,胆敢毁我共和元勋?”下令通缉凶手。

后来,参与行刺的应桂馨到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幕后指使者拒不接见,应桂馨离京去津,途中遇刺身亡。

(1)此案为什么引起全国震惊?真正的狂徒——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
(2)为什么幕后指使者拒不接见应桂馨,此人正在忙什么?
【为共和而战】
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
(3)图片反映的事件是由哪几位人物掀起的?该事件对袁世凯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北洋风云】
图一 段祺瑞 图二 冯国璋 图三 张作霖
(4)图中三位人物分别是哪派军阀的代表?请你简要介绍一下他们
控制的势力范围。

(5)图中三位人物的统治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A 解析:B、C两项都是宋教仁改组国民党的目的,但不是最终目的,排除这两项;D项表述错误,排除。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在此背景下宋教仁改组国民党以图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选择A项。

2.A 解析: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故选择A项。

3.A 解析:由题干中的“他们一开始就不能统一行动”不难看出,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缺乏统一的领导,故选择A项。

4.C 解析: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和段祺瑞等人的行为都是对共和体制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破坏,他们的行为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相悖的,故选择C项。

5.D 解析: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后,宋教仁改组了国民党,想通过组织责任内阁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阻止其专制独裁,袁世凯对此极端仇恨,派人刺杀了宋教仁,由此可见,宋教仁案的发生,实质上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故选择D项。

6.D 解析:袁世凯死后群龙无首是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③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并不一定会出现军阀割据局面,袁世凯统治时期就是例证,④不符合题意,A、B、C三项排除,故选择D项。

7.(1)全国人民拥护共和,宋教仁威望很高(宋教仁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等。

袁世凯。

(2)袁世凯怕暴露了他的专制独裁野心。

他正忙于抵制责任内阁制,破坏新生的民主政治(忙于向列强借款,准备镇压国民党)等。

(3)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

影响:在护国军的打击下和举国上下的讨伐声中,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

(4)段祺瑞是皖系军阀的代表,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冯国璋是直系军阀的代表,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5)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