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规范练15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合理容量一、选择题(2015浙江温州十校联考)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图1)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2),完成第1~2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数量比③时期多B.④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小值C.②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③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2015福建福州一模)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
人口总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某国总和生育率和人口总抚养比变化。
据此完成第3~5题。
3.2010年前后人口总抚养比有明显变化,主要原因分别可能是( )A.儿童减少劳动人口增加B.老人减少儿童增加C.劳动人口减少老人增加D.儿童减少老人增加4.影响该国目前总和生育率的主要原因是( )①教育程度提高②生活节奏减缓③生活成本上升④人的寿命延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5.未来该国人口总量变化最有可能是( )A.很快减少B.缓慢增加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2015山东潍坊一模)“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读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含预测),完成第6~7题。
6.在人口红利期( )A.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总量减少B.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C.0~14岁青少年人口数量减少D.2010年前后人口抚养负担最轻7.我国要想适度延长人口红利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实施普遍“二孩”政策②完善养老保障体制③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④促进国内人口迁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导学号25360185〛(2015湖南长沙4月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8~9题。
材料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39%。
材料二:该省级行政区域外来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8.根据材料判断,下列有关该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不平衡B.人口流入缓解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C.人口流入加重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D.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9.材料二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2015福建南平5月质检)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1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正常情况下保持在103~107之间,我国已长时间偏离正常范围。
下图示意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
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 )A.与教育程度有关B.与自然环境有关C.与人口政策无关D.与经济水平无关11.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A.城市化B.就业C.人口增长模式D.国防(2015广东茂名二模)读某城市人口变化图(图1)及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图(图2),完成第12题。
图1图212.从该城市人口增长及年龄结构的特点可知( )A.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该城市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过剩问题C.该城市城市化发展的拉力远大于推力D.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社会赡养压力大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
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图中四地人口潜力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14.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人口潜力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自然条件优越B.②地区人口潜力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消费水平高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不足D.④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矿产资源贫乏二、综合题15.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2000年相比,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可能是( )A.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北京市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C.外来人口大量迁入D.北京市人口出生率大幅增长(2)人口性别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
2005年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是。
(3)2005年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4)从北京市2005年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北京市现在面临着哪两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有什么良策?16.读下列有关我国人口信息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开始,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国很多省市开始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
中国人口抚养比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1)据图概述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预测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并阐明原因。
##考点规范练15人口的数量变化与合理容量1~2.1.C 2.D 解析:第1题,人口迁移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时,人口呈现正增长,图中显示③时期以后,二者之和大于零,故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为③。
第2题,图中显示乙地区③之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一直处于增加态势;而③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处于减少态势。
故③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3~5.3.D 4.A 5.C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之前该地区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少年儿童比重可能降低,人口总抚养比下降;2010年之后,该地区少年儿童比重较低,而人口总抚养比上升,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第4题,教育程度提高会影响人口的生育观念;生活成本的上升,导致总和生育率下降;生活节奏减慢,生活压力小,总和生育率可能上升;人的寿命延长和总和生育率无关。
第5题,该国总和生育率虽逐渐下降,然而开始一段时间内自然增长率仍可能大于0,人口数量会增加;随着总和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以及由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而导致的死亡率上升,该地人口数量可能减少。
6~7.6.D 7.B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在人口红利期时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上升,人口数量增加;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先上升后下降;0~14岁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但是由于我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大,所以该年龄段人口数量并未减少;2010年前后,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达到最高,青少年、老年人比重较低,故人口抚养负担最轻。
第7题,2010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人口、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问题渐趋严重。
为了适度延长人口红利期,可以考虑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增加劳动力数量;实施普遍“二孩”政策,为后续劳动力的补充做好准备。
8~9.8.B 9.A 解析:第8题,本省的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高,应该属于经济发达省份;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可知,20~44岁之间的人口比重大,也就是迁入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缓解了当地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的比重约为39%,外来人口并未超过本地人口。
第9题,该地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迁移过程中,青少年儿童往往随其父母到迁入地上学,所以这两个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
10~11.10.A 11.D 解析:第10题,城市性别比低于乡村,是因为乡村地区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观念,与教育、经济和人口政策等有关。
第11题,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大于107,未来男性人口比例高于女性,因此对国防影响较小。
12.C 解析:该城市户籍人口增长较为缓慢,而非户籍人口增长迅速,所以该城市对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
13~14.13.B 14.C 解析:第13题,①地人口潜力指数为450~500,②地人口潜力指数为400~450,③地人口潜力指数为100~150,④地人口潜力指数为150~200。
四地人口潜力由小到大的排序是③④②①。
第14题,①②地处美国东北部,工商业发达,科技先进,人口容量大,人口潜力指数高;③地位于美国西部的高原、山地,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与干旱气候,降水少,水资源有限,人口容量小,人口潜力指数低;④地位于洛杉矶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之间,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人口潜力指数要低于经济密度很高的工商业城市,④地附近有色金属、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15.答案:(1)C(2)102(或103)(3)否。
15~64岁的人口比例达到79%,劳动力充足。
(4)就业压力大;人口老龄化。
对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关心老年人等。
(回答合理即可)解析:第(1)题,北京市经济发达,生活条件较好,且由于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会太高,人口死亡率也不可能大幅度下降,所以北京常住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大量迁入。
第(2)题,根据人口性别比的概念,用材料中的调查数据计算即可。
第(3)题,2005年北京市15~64岁的人口比例达到79%,说明劳动力充足。
第(4)题,北京市15~64岁人口比例大,所以就业压力大,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大,老龄化严重,养老负担重,应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关心老年人。
16.答案:(1)少儿抚养比呈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稳中有升。
(2)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
主要原因:我国启动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出生率将提高,少年儿童的抚养比将有所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老年抚养比也将进一步增加;但此时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所以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少儿抚养比呈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呈上升趋势。
第(2)题,从材料可以看出,2013年以后劳动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短期内出生率会提高,加之老年人口比重加大,因而抚养比总体会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