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问卷学校:春亭小学班级:
1、你上学读书是为了()
A、没有知识不能生存
B、替老师学习
C、替父母学习
D、读书后赚大钱F、同学间好玩
2、课堂上老师提问()
A、马上回答
B、想一会再回答
C、等别人答
D、老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
3、老师布置的作业()
A、认真完成
B、完成一些
C、不完成
D、边做边玩
4、期末考试时()
A、心情紧张
B、有点紧张
C、无所谓
D、有信心,不紧张
5、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
()
A、是
B、不是
6、看电视遇到伤心或感人处时()
A、跟着流泪
B、没有眼泪
C、那是假的
D、非常激动
7、和同学在一起,你感到()
A、快乐
B、一般
C、不合群
D、孤独
E、自卑
8、见了认识的长辈()
A、主动热情招呼
B、不好意思
C、躲起来
9、家里来了陌生客人:()
A、喜欢
B、主动招呼
C、不理睬
D、怯生
10、与新朋友在一起()
A、主动邀请一起玩
B、不好意思接近
C、只顾自己玩
11、受到委屈时()
A、为自己辩解
B、与人争吵
C、独自生闷
12、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诉()
A、老师
B、家长
C、好朋友
D、谁也不说
13、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时()
A、原谅
B、要求对方道歉
C、骂对方
D、反踩他一脚
14、学校做清洁时()
A、认真做
B、老师在就认真,不在就马虎
C、边做边玩
D、不做要受罚,只好做
15、对左右为难的事要果断选择一种方法()
A、是
B、不是
16、做事不成功时,你是()
A、不服气,再做
B、总结教训
C、请别人帮助
D、不再做
17、对小动物,你()
A、喜欢
B、不伤害
C、捉弄
D、喜欢弄死
18、对学校的纪律和常规要求()
A、自觉遵守
B、老师来就遵守
C、有时违犯
D、经常违犯
19、竞选干部时()
A、我能行努力争取
B、当干部要多做事
C、无所谓
D、不愿当
E、我不行
20、你是这样想的或这样做的请打√,否则打×。
A、校园有纸屑,不是我丢的,我才不捡。
()
B、在操场上体育课,教室灯亮着,不关我的事。
()
C、自来水没关,又不是我交钱,不管它。
()
21、你到学校的心情是()
A、愉快
B、一般
C、有时烦
D、不愉快
春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由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
国家教育部的一位负责同志也强调: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前途。
保护和教育
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教育系统更是责无旁贷。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成年人口中,有心理疾病的有一千多万人,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已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
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重要一环。
要做好这项工作,认真进
行小学生的心理情况调查,对我们分析、了解情况,对我们探索解决
问题的办法,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调查的设计:
1)、时间:2017.4.10--------2017.4.25
2)、对象;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
3)、方式:问卷、座谈会等
4)、问卷见附页
三、调查情况的统计:本次调查共有344名学生参与,收到有效反馈331份。
四、调查情况分析:
1、按照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认真的进行调查工作:在我们现在
的生活中,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所谓健康,它是从生理
和心理两个侧面来表现的。
从表现形式看,生理健康相对来讲,比较
容易诊断,而心理健康,测试的手段就比较复杂。
同样,了解小学生的
心理状况,要比了解小学生的生理状况要困难的多。
在对小学生的调查中,我分别从小学生“对别人有困难的态度”、“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及性格、能力、交友等六个方面
进行调查,从而掌握了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
1)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智能发育正常。
一个小学生,能正常学习和生活,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有一定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一般说其心理就是健康的。
从我调查情况看,能正常学习
的小学生占93%,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占94%,有一定求知欲和兴趣爱好的占99%,由此可见,在这一方面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占6—7%。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个标准是同家庭成员、教师同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诚恳、谦虚、公正和宽厚的态度对人。
从我
的调查情况看,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占99%,能以诚恳、谦虚、公正、宽厚待人的占93%,在这一方面,也有1—7%的小学生有心理障碍。
(当然,这其中有交叉现象,下同)。
3)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表现在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
发展身心潜能。
不做无谓的怨尤,不易受消极性暗示的诱惑。
在调查中,我了解到有97%的小学生在这方面是正常的,也有3%的小学生有这方面的心理障碍。
4)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思想应该有条理,行为前后统一,注意力
比较集中,学习上有一定的毅力。
在调查中,这一方面正常的占99%,有1%的小学生有心理方面的障碍。
5)在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有良好的情绪,比较活泼、
开朗,经常保持愉快,遇事冷静,处理谨慎,同情老幼伤残,憎恨坏
人坏事,向往美好未来。
调查情况表明,95—97%的小学生属于心理健康范畴,另外3—5%的小学生有这方面的心理障碍。
6)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变化,
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这方面心理正常的占99%,有心理障碍的为1%。
以上的调查情况表明,围绕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所展开的
调查,各项指标均有1-7%的比例属于有可能有心理障碍的范畴,尽
管其中的各个项目间不可避免的有交叉象,其中所蕴含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认真分析造成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就是件刻不容缓的工作了。
2、心理问题的原因:造成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其中最
主要的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各种生理原因。
1)、社会原因:社会的整体环境恶劣,会导致小学生对生活失去
信心。
小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负面因素太多,使他们对周围的人失去信任,长期以往,在他们的心理上留下阴影。
由于社会环境影响面大,对小学生所造成的影响不是点式的,而是面式的,这样就会使一批小学生受到影响,产生心理障碍。
2)家庭原因:就家庭教育而言,它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残缺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很不利的。
残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一方因离婚、死亡、出走、分居等
原因使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亦称单亲家庭。
我国心理学者曾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1564名1—5年级的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进行比
较分析(其中离异家庭729名,完整家庭825名),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则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感,如焦虑、冷漠、自卑、孤僻、萎缩、
敌对等,并因此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
在双亲不全的家庭中,以双亲不和对小学生有更大的影响,父母长期的分歧、争吵、
敌对会使孩子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矛盾、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
态及反社会行为。
另外,在一些家庭中,小学生长辈因自身的心理障碍,在和小学
生的交往过程中,有意无意的使其病态心理影响了小学生;同时,一
些小学生的长辈,相互关系紧张,他们不注意自己行为对小学生的影响,从而使一些小学生下意识的对自己周边的人或事物,采取敌意的态度。
调查中,在我和小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个别小学生的心理障碍
确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
有个小学生家庭父母不和,关系紧张,甚
至到了快离婚的地步,使这个小学生的心理受到严重冲击,使她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造成这个小学生的心理障碍。
3)、生理原因:在调查中,我了解到一些小学生,由于他们的智
力超常或者智力底下,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人往往显得格格不入,
所以在心理上,也不能和其他小学生一样得到正常的发展,时间一长就有了某种心理障碍;还有一部分小学生,他们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身体残缺,这使他们下意识的产生了自卑感和心理障碍。
3、做好心理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已知道,在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因社会、家庭、
生理等各种原因,存在着某种心理障碍,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
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指导,要使我们每一个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人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重视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