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民办小学、初中、高中学校项目建设可行性商业计划书目录1.总论 (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2项目建设的依据 (2)1.3项目概况 (2)1.4业主概况 (3)2.项目区及校址基本情况 (4)2.1项目区经济简况 (4)2.2项目区教育简况 (4)2.3校址基本情况 (4)3.市场(生源)情况分析 (7)3.1区内生源 (7)3.2区外生源 (7)4.办学方案 (9)4.1学校办学思想 (9)4.2总体目标 (9)4.3培养目标 (9)4.4办学模式 (9)4.5治校方略 (10)4.6办学特色 (10)4.7校园文化 (10)5.学校机构设置 (11)5.1校长 (11)5.2副校长 (11)5.3机构设置图 (12)6.建设内容及规模 (14)6.1建设规模 (14)6.2建设内容 (14)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6)7.1投资估算 (16)7.2资金筹措 (17)7.3实施进度安排 (18)8.财务分析 (19)8.1学校运行费用 (19)8.2学校收入、税金及教育发展基金 (21)8.3经济效益分析 (22)9.总结及建议 (26)9.1总结 (26)9.2建议 (26)附表附表一:**学校建设项目基本数据表附表二:**学校建筑工程投资内容表附表二附表:**学校设备购置简表附表三:**学校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四:**学校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表附表五:**学校总成本费用计算表附表六:**学校预计损益表附表七:**学校固定资产贷款偿还计算表附表八:**学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附表九:**学校不确定性对投资利税率的影响附图 **地区**学校规划总图附件附件一:中共**省委 **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意见附件二: 保署计投(1999)345号文 **行署计委关于**地区**私立学校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附件二:保署教发(1999)106号同意筹建**私立学校的批复1.总论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改革开放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和不断深入和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必须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办学的体制。
”在**为打破政府唯一包揽办学,走出一条社会各界办高质量学校的路子的需要才提出了该项目。
1.1.2社会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竞争的日以突出,很多家庭需在事业上投入更大的精力与时间,而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对子女进行督促和辅导。
为解决这部分人事业与培养子女两不误的需要,为培养更多的人才,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特提出在**开发此项目1.1.3协助政府办好教育的需要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已基本达到普及,但初中升高中的学生仅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未能进入高中学习。
主要原因是国家财政困难,不能办足够的高中来满足升学的需要。
**学校就是为弥补这个缺口,协助政府办好教育的需要而创办的。
1.2项目建设的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99)9号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省委省政府(2000)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行政策倾钭,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事业。
”以及“各级政府要把民办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民办学校在享受办学的各项优惠政策上应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的要求为依据。
根据**行署计委保署计投(1999)345号文关于《**地区**私立学校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以及**地区行署教委保署教发(1999)106号关于《同意筹建**私立学校的批复》精神为依据编写该报告。
1.3项目概况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后可知:项目总投资1383.5万元,达到在校小学、初中、高中生1200人的规模,除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外,而且项目企评效益也好,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达20.4%,投资利税率20.6%,投资利润率13.8%,静态投资回收期5.98年。
主要基本数据见附表一。
1.4业主概况项目业主董事长**、**、汉族,**省**市人,**年生。
大学文化,。
业主曾在**中学,地区民族干部学校任教十二年;在**行署**办事处搞过行政管理工作;从事过营销、金融、酒店、中外合资企业的管理工作;任过企业经理,创办过私营企业。
业主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一定的学校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对资本的运作和资本的增值有较强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拓创造精神和超前意识,同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经济实力。
**2.项目区及校址基本情况2.1项目区经济简况学校校址地处**市。
**市是**地区行署所在地,是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中心,也是滇西边境经贸中心,它具有五指通掌心的重要地理位置作用。
由**、**经**国道进入**后可分别通向**州**、**冲通往**、经**通往**、经**至**往**、经**通往**地区。
全区1999年年未人口有232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56元,全区城镇职工工资总额74189万元,职工平均工资6722元。
在改革开发政策下我区部分家庭已逐步迈向小康。
3.2项目区教育简况**地区1999年底小学在校学生24.91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1.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32.4%。
全区五县市中**市与腾冲、昌宁、施甸县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已检查验收。
龙陵县也将于2001年前验收。
2.3校址基本情况校址地处**市市区北,原为**社会福利院,行政区划属**市**镇**行政村园光寺。
校址占地83206.71平方米(折合124.8亩),东离**村约500米,南离和尚村约600米,北离龙王溏公园约1KM。
见校址位置图。
2.3.1交通条件:**市市区至**镇之间有三二0国道相通里程7公里。
**向西至校址有3公里。
交通较为方便。
2.3.2绿化情况:目前校址绿树成荫。
仅在东部运动场与教学楼区因建设开挖需绿化外,其它地方绿化不需过多投资,即可办成个风景秀美的校园。
2.3.3供电供水情况校址已通电,只需适当改建即可满足学校供电需要。
校址以西地下、地表水资源丰富,已有自供水水网,仅只需适当完善即可自建学校供水系统。
2.3.4地形、地质、地貌情况校址地处**坝(山间盆地)北部,山地与盆地交接部。
东部地势平坦,地貌处于盆地边缘;西部地势较陡,由两个坡地夹一个凹沟组成。
校址地基土以更新世冲洪积碎石土为主,西北角有奥陶纪砂页岩、泥灰岩地层出露。
校址地势稳定,地基土承载力较高,并没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3. 市场(生源)情况分析3.1区内生源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区部份家庭已进入小康生活,都希望子女成才立业。
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虽然经济不宽余,但望子成龙心切,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其中一部份愿尽力供子女到教学条件较好学校就读。
经查证,**地区1999年底在校中小学生数为3.6万人。
经调查具有条件进入这样学校就读的学生可按在校生的1—2%来测算,则有3600至7200个生源。
3.2区外生源**学校可在全省招生,除重点在区内**招生外还重点在区外**州、**地区、**州及**华侨中招生,曾多次到各地调查(已设招生点),区外生源情况如下:**州经济情况优于**地区,但社会环境及教育质量较**为差,因此其生源将比**地区为多。
**地区、**州经济情况略比**差,生源两地也各可有近百人至数百人。
**华侨经济情况较好,并多数有将子女送回国求学的愿望。
而且到**读书比其它地方近,家长、学生来往方便。
因此开发华侨生源潜力较大。
4.办学方案**学校结合本地实际采用**光华学校办学成功经验确立:4.1学校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优化基础教育,强化素质教育,注重特色教育,为培养跨世纪的创业型人才打基础。
4.2总体目标一流的校舍,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质量,成为一所具有省内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学。
4.3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参与全国竞争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需要的高智能创业型人才,其要求概括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四会: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会创造。
四强:知识功底强、开拓精神强、身体素质强、心理素质强。
4.4办学模式超前教育、全寄宿制、军校模式、开放教学。
4.5治校方略:质量第一、管理第一、安全第一。
4.6办学特色从“爱”出发,组织全部工作;实行分层管理和准军事化管理;实行小班制,进行差异教学;改革课程结构,发展个性教育,培养特长;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科研融为一体突出外语、电脑教学。
4.7校园文化校魂:爱校训:诚实勤奋拼搏创新校风:和为贵勤为本学为基教风:严谨善导德高多能学风:勤学慎思扬长求真5.学校机构设置5.1校长学校机构设校长1人,校长由董事长**聘任**当任,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管理,是学校的总设计师和指挥员。
**:男 1941年生汉族天津人毕业于北师大,高级中学教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十一届人大代表。
多次获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国家工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工会、北京市人事局等部门的奖状、奖励和荣誉证书。
原北京市广渠门重点中学校长,现已退休被聘到**学校任校长。
5.2副校长设4人,分别为常务副校长、德育副校长、教育副校长、行政后勤副校长。
常务副校长:聘**当任。
是校长的主要助手,协助校长主持内部管理工作。
**:原**一中校长,特级中学教师。
德育副校长:聘**当任。
是学校政治工作的领导人,群体工作的牵头人,安全工作的指挥人。
负责政教处的领导工作。
**:男汉族 45岁一级中学教师,原教师进修学校书记。
教学副校长:聘**当任。
是教学管理的牵头人,协助校长和常务副校长做好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负责中学部和小学部的领导工作。
**:男汉族 44岁一级中学教师,原腾五中高中部教研组组长。
行政后勤副校长:是学校日常行政、后勤、基建维修的领导人,是保证学校教学正常开展的牵头人。
负责办公室及人事、财务室的领导工作。
5.3机构设置图6.建设内容及规模6.1 建设规模该项目计划规模为在校学生1200人,目标分五年来达到。
第一年(2000年)在校学生250人,第二年(2001年)在校学生550人,第三年(2002年)在校学生850人,第四年(2003年)在校学生1150人,第五年(2004年)及以后在校学生保持在1200人。
另外教职工人数按建校初为3 : 1配置,在此后逐步调整到6 : 1,其中教师与职工的比例为1 : 1,其次根据工作需要还配置少量零时勤杂工。
6.2 建设内容6.2.1主体工程按1200个学生及200个教职工的规模需新建教学、科技楼3幢,建筑面积为6160m2;新建学生公寓2幢,建筑面积3566m2;新建教工宿舍4幢1000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