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皮肤的解剖与生理功能-OK
1-皮肤的解剖与生理功能-OK
真皮 Dermis 血管 Blood vessels 小汗腺 Eccrine sweat glands 神经 Nerves 指甲 Nails
美容装饰 Decorative
皮肤润泽 skin moisturizer 隔离寒冷和避免损伤
毛发 Hair
皮脂腺 Sebaceous glands 皮下脂肪 Subcutaneous fat
起源于外胚层 具有产生角质蛋白(keratin)的特殊功能 在皮肤免疫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当其在表皮中分化并向上移动时,细胞形态亦发生变化: 其形态逐渐变扁平,胞核逐渐消失 和角质层
表皮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
表皮的结构
表皮由内向外依次分为:
basal cell layer 棘层 stratum spinosum 颗粒层 stratum granulosum 透明层 stratum lucidum 角质层 stratum corneum
仅见于掌跖等角质肥厚的表皮 有人将其归为角质层的一部分
是角质层与颗粒层之间2-3层扁平、境界不 清、无核、嗜酸性、紧密相连的细胞 防止水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
角质层 Stratum Corneum
由5-10层死亡的扁平角质细胞组成
上方角质层细胞桥粒消失 ,故易于脱落
角质层较坚韧,对理化及生物因素均有防护 作用,是人体很重要的防护层
表皮黑素单元
角朊细胞
黑素小体
黑素细胞
表皮黑素单元
树突
黑素细胞
角朊细胞
张力细丝
黑素小体
黑素细胞
朗格汉氏细胞 Langerhans' Cells
位于棘层内,占该层细胞的3%~5%
超微结构特征: 胞浆内存在剖面呈杆状或网球 拍状的Birbeck 颗粒,又称Langerhans,颗粒 起源于骨髓,属单核-巨噬细胞系 是皮肤内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具有识别、吞噬、 加工、递呈抗原的作用,在免疫应答传入支中具 有重要功能,是皮肤免疫防御的重要防线
– 连接:半桥粒 – 渗透 – 屏障
表皮下基底膜带 basement membrane zone, BMZ
棘 层(Stratum Spinosum)
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8层细胞构成 角质化(Keratinization)起始于本层
结构特点:
– 细胞间桥( intercellular bridges)明显而呈棘刺状 – 张力细丝逐渐增多 – 浅层棘细胞可见角质小体
皮脂腺
– 分泌皮脂:皮脂是多种脂类的混合物 – 皮脂的功能
润泽皮肤、毛发 抑制微生物
汗腺
– 功能
润泽、抑菌 调节体温 排泄废物、药物
皮肤的吸收作用
吸收途径
角质层细胞:主要途径 毛囊皮脂腺及汗管 角质层细胞间隙:少量
影响吸收的因素
皮肤因素
正常皮肤:皮肤薄、血管、皮脂腺丰富部位易吸收 吸收由易到难顺序:
阴囊 > 前额> 大腿内侧> 上臂屈侧>前臂> 四肢伸侧> 掌跖
异常皮肤:糜烂、溃疡:易吸收 皮肤增厚: 不易吸收 性质:脂/脂溶性物质易吸收,电解质可吸收部分 浓度:浓度高易吸收(强酸除外) 剂型:硬膏>软膏>水溶液>粉剂 温度 高易吸收 湿度 高易吸收
渗入物因素
外界因素
皮肤的代谢作用
细胞
– 成纤维细胞 – 免疫活性细胞
皮下组织 Subcutaneous Tissue
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 其内有:
汗腺、毛囊、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等
功能:
1 热的绝缘体 2 缓冲外力 3 能量储备
皮肤附属器 skin appendages
毛发与毛囊 hair and hair follicle 甲 nails 小汗腺 eccrine sweat glands 顶泌汗腺 apocrine sweat glands 皮脂腺 sebaceous glands
(卵圆形、直径20sum
位于棘层上方,由2-4层梭形细胞组成 颗粒层细胞继续分化 细胞中含有较多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 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
透明角质颗粒
角质小体
表皮的超微结构模式图
透明层 Stratum Lucidum
2. 皮肤的功能
表皮 Epidermis
表皮由以下四种基本细胞类型组成
– 角朊细胞(Keratinocytes)
– 黑素细胞(Melanocytes) – 郎罕氏细胞(Langerhans' cells) – 默克尔细胞(Merkel cells)
角朊细胞
表皮最主要的组成细胞
毛 发 Hair
毛发的生长呈周期性:
– 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
毛发由角化的上皮细胞构成 , 分为:
– 长毛、短毛及毳毛
毛发的生长周期(头发为例)
生长期3-4年
退行期数周
休止期3-4月
0.27-0.4mm
正常甲结构模式图
甲母 甲母
Skin Appendages
汗
基底层
表皮的层次
角质层 颗粒细胞层
朗格氏细胞 角朊细胞 黑素细胞
棘层
基底细胞层
基底细胞层
表皮最下一层柱状或立方状的细胞 细胞分裂仅发生在本层
– 30%细胞进入分裂相,并不断向表层演变,产生
新的表皮细胞 – 可看作表皮的“干细胞(stem cell)”
表皮下基底膜带
(subepithelial basement membrane zone, BMZ)
皮肤性病学教程
皮肤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Basi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概述
皮肤病
Dermatoses
– 皮肤病十分常见
7%门诊患者因皮肤病而就诊 但最常见的数百种皮肤病是半数以上患者就诊的原因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
瘙痒
是皮肤粘膜的一种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的特殊 感觉 是皮肤病最常见的自觉症状
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
外界温度变化 温度感觉器 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中枢 散热中枢 化学调节方式:肝、肌肉产热 血管 对流、辐射、传导 物理调节方式:皮肤 小汗腺 挥发(当外界气温>体温时 肺 唯一散热途径)
皮肤的分泌与排泄作用
– 糖代谢 糖原、葡萄糖:能量 粘多糖:基质 – 蛋白代谢 纤维蛋白 非纤维蛋白 – 脂类代谢 脂肪:能量 类脂质:构成生物膜 – 水代谢:皮肤含水>70% – 电解质代谢
皮肤的免疫作用
皮肤免疫系统(skin immune system)
表皮内能呈递抗原的朗汉氏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的角 朊细胞、亲表皮的T细胞以及局部淋巴结,构成了具有免 疫作用的独特功能单位,称为皮肤免疫系统。
皮肤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朗汉氏细胞携带抗原迁移至淋巴结,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致敏的特异性T细胞返回皮肤,再次受到II类MHC分子阳 性辅助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刺激而进行克隆增殖 增殖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效应细胞以及产生的效应分子, 如细胞因子等共同作用,清除皮肤内的外来抗原
皮肤的功能
功能 屏障 Barrier 结构基础 表皮 Epidermis
黑素细胞 Melanocytes
位于基底层中,约占基底细胞的10% 表皮黑素单元 epidermal melanin unit:
每个黑素细胞借助树突可与大约10-36个角朊细胞
接触,向它们输送黑素颗粒,此结构称~。
结构特征:含黑素小体,无张力细丝
功能:产生黑素,遮挡、反射紫外线,保护深部 组织免受辐射损伤
保护作用
对机械性刺激的防护
– 一定程度上,可抵抗外来牵拉、挤压、摩擦等损伤
对物理性损害的防护 对化学性损伤的防护 对微生物的防御功能
– 机械性阻挡 – 化学性抑制 – 生物性拮抗
皮肤的感觉作用
感觉分两类
单一感觉:触觉、压觉、冷觉、热觉 复合感觉:干、湿、光滑、粗糙、坚硬、柔软
物理 Physical
光 Light
角质层 Stratum corneu
黑素细胞 Melanocytes
免疫 Immunologic
具有韧性和弹性 Tough, flexible 体温调节 Temperature regulation 感觉 Sensation 抓 Grasp
Langerhans cells
总
论
皮肤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皮 肤 Skin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 约占总体重的16% – 成人的皮肤面积约为1.5~2 m2
其最基本功能是其屏障功能
– 使机体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 维持机体内
环境的稳定
皮肤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I. 皮肤的构成
表皮 (epidermis) 真皮(dermis) 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 皮肤附属器(skin appendages)
分层:乳头层、网状层
来源:中胚层
组成:纤维、基质、细胞
真皮的组成
纤维
– 胶原纤维:真皮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
特点是韧性大、抗拉力强,但缺乏弹性 – 网状纤维:是一种未成熟的胶原纤维 – 弹力纤维:与皮肤弹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