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卫生基准制度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劳动安全认证制度
这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之前,依法对参与 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能力、资格以及其他 安全因素进行审查评价并确认资格或条件 的制度。
主要包括三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对企业安全生产资格的认证,这包 括对矿山、建筑、危险品行业企业的安全 生产许可证制度,以及对特种设备(如锅 炉、电梯、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 乐设施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许可制度。
(二)主要内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管理类的劳动安全基准制度
(1)安全生进行监督管 理,用人单位则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并要实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追究制度,追究相关 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2)劳动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这是防止伤亡事故发生、减少职业危害的切实有 效的制度。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积极开展劳动安全 教育培训工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也有接受教育 和培训的义务。对于培训时间也有具体规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用人单位 主要是义务。 (1)依法制定内部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并要求劳 动者遵守;(2)对内部的劳动安全卫生执行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3)对劳动 者进行安全卫生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违反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 度的劳动者给予内部处罚;(4)提供符合国家规 定标准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条件和必要的劳动 防护用品。比如化工行业的口罩、防毒面具等; 煤炭行业的安全头盔等;(5)依法参加工伤社会 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伤亡事故的报告:现场有关人员报告企业负责 人——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报 告后,24小时内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 公安部门、检察院、工会——企业主管部门和劳 动部门逐级将死亡事故报至省级企业主管部门和 劳动部门、重大伤亡事故报报至国务院有关主管 部门、劳动部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对特殊岗位或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的 认证,前者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 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从业 人员,后者则主要是指从事容易发生人员 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 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作业的人员, 如电工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爆破作业、 锅炉作业等;
企业应保护事故现场,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对于伤亡事故,应组成不同级别的调查组进行调 查,然后分别作出处理。处理工作应在90日内结 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三,对有特殊危害的设备或产品的认证。 除了上述的特种设备的安全认证,还包括 漏电保护器安全认证、劳动防护用品安全 质量认证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 这是指我国境内的一切新建、改建、扩建 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 用的一种劳动安全保护制度。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劳动安全卫生基准制度概述
(一)劳动安全卫生基准的概念和特征
劳动安全卫生基准,又称职业安全卫生基准、劳动保护基 准,是指保护劳动者在劳动或工作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 体健康的基准制度。
其特征:(1)保护对象具有特定性和首要性。保护对象 是特定的劳动者,且因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第 一位的,因而这一制度具有首要性的地位。(2)其实施 具有强制性。排除了用人单位可通过协商方式免除或放弃 的可能。如有的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一旦发生事故, 单位不承担责任,或生死不论等,皆违法。(3)以劳动 过程为其保护范围。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之外手段的意外伤 害、治病防病等均不属其调整范围。(4)其使用范围具 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劳动安全卫生基准制度的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劳动安全卫生基准制度中各方当事人的权 利和义务 1、劳动安全卫生行政部门 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劳动工作并负责监督检查《劳 动法》所确立的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 其所拥有的主要是义务,或曰职责:(1)建章立 制。即围绕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制定或修订统一的 规章制度;(2)监督检查,针对用人单位执行情 况;(3)组织开展劳动安全卫生科研工作;(4) 制定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工作规划并予以落实; (5)加强劳动安全卫生宣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劳动者及工会 工会主要是监督、建议和纠正。劳动主要享受权利,包括 (1)知情权,有权了解工作场所或可能产生职业病的危 害因素等;(2)建议权,针对劳动安全卫生情况;(3) 拒绝权,有权拒绝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4)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权和撤离权,如下井后发现 有瓦斯泄露迹象;(5)监督权;(6)工伤保险权,有权 要求单位为其参加工伤社会保险;(7)获得民事赔偿权。 义务主要是指严格遵守单位有关用工安全卫生方面的规章 制度,接受劳动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 报告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劳动安全基准制度 (一)概念和特征 劳动安全基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劳 动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 生产设备安全的各种基准的总称。其(1)以保障 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为目的;(2)主要内容是 对劳动者的劳动环境、作业场所等劳动条件和生 产设备的安全的规定;(3)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 专业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伤亡事故分为四类:①轻伤事故,指职工 负伤后休一个工作日以上,构不成重伤的 事故;②重伤事故,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 或视觉、听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 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 有重大损失,但无死亡发生的事故;③死 亡事故,职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④重大 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⑤特 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