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天津钢管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总论 (5)1.1项目名称 (5)1.2公司概况 (5)1.3球团生产现状 (7)1.4链篦机-回转窑工艺优于竖炉工艺 (12)1.5市场前景分析 (14)1.6资源分析 (14)1.7设计依据 (14)1.8设计原则 (15)1.9建设规模 (15)1.10工程建设周期 (15)2.球团工艺 (14)2.1原料、燃料及辅助原料 (14)2.2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15)2.3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假定) (16)2.4工艺流程及车间组成 (16)2.5主要工艺技术特点和装备水平 (28)2.6工艺主要设备表 (30)3.总图运输 (31)3.1地理位置及交通 (31)3.2自然条件 (31)3.3总平面布置 (31)3.4竖向布置 (31)3.5运输 (31)3.6绿化 (32)4.采暖、通风和除尘 (32)4.1设计依据 (32)4.2气象参数 (32)4.3设计范围 (33)4.4设计内容 (33)4.5除尘 (33)4.7噪音控制 (35)5.给排水 (35)5.1设计范围及设计依据 (35)5.2给水 (35)5.3排水 (38)6.电气 (38)6.1概述 (38)6.2说明 (38)6.3供配电 (38)6.4电力传动及控制 (40)6.5设备及电缆选型 (40)6.6照明及防雷接地 (40)7.通信 (41)7.1通信种类 (41)7.2通信线路 (42)8.仪表自动化 (43)8.1设计依据 (43)8.2设计内容 (43)8.3设计原则 (43)8.4控制方式 (43)8.5设计范围 (43)8.6生产过程的主要检测和控制项目 (44)9.生产过程自动化及其控制 (49)10.供压气 (52)10.1概述 (52)10.2压气管道 (52)11.机修设施及化验室 (53)11.1设计原则 (53)11.2机修设施 (53)11.3仓库设施 (53)11.4化验室 (54)12.1燃料 (55)12.2热力及管道 (55)13.土建 (55)13.1设计依据 (55)13.2自然条件 (56)13.3主要计算数据 (56)13.4地质条件 (57)13.5其他 (57)13.6建筑结构形式的选择 (57)13.7建筑防火 (57)14.节能 (58)14.1设计依据 (58)14.2工程概述 (58)14.3能源种类 (58)14.4工序能耗计算(球团工艺) (58)14.5节能措施 (58)1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9)15.1设计依据 (59)15.2拟建工程概况 (59)15.3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治理措施 (60)15.4厂区绿化 (62)15.5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62)15.6环保投资 (63)15.7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63)16.安全与工业卫生 (63)16.1设计依据和标准 (63)16.2工程概况 (63)16.3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63)16.4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 (65)17.消防 (65)17.1设计依据 (65)17.2工程火灾因素分析 (65)17.3防范措施 (65)17.4防火及消防措施效果预测与评价 (66)18.概算 (67)18.1工程概况 (67)18.2投资范围如下: (67)18.3投资范围不包括的项目 (67)18.4静态投资分析 (67)18.5按费用划分(静态投资划分见表19-1) (67)18.6编制依据 (68)18.7工程环境保护投资 (68)18.8工程消防投资 (68)19.技术经济 (68)19.1评价原则 (68)19.2资金筹措及使用 (68)19.3实施进度 (68)19.4劳动定员 (69)19.5销售收入 (69)19.6成本及费用 (69)19.7销售税金及附加(一期) (70)19.8损益计算(一期) (70)19.9盈利能力分析 (70)19.10综合评价 (70)19.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0)附:120万吨链蓖机-回转窑球团矿工程总平面图1. 总论1.1 项目名称天津钢管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矿工程。
1.2 公司概况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管集团”)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占地4平方公里。
西距市区23公里,东距塘沽港15公里,南濒海河,北依京山铁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国家特大型企业,是天津市最大的工业企业。
天管集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俗称天津“大无缝”。
该项目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
1989年破土动工,1992年热试成功,1996年正式投产。
原设计为年产钢坯60万吨,无缝钢管50万吨,其中石油套管35万吨。
主要产品还有高中压锅炉管、高压气瓶管、液压支架管、管线管等专用管材。
围绕无缝钢管产品结构发展成为了炼铁、炼钢、轧钢的综合企业。
“十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铸就了辉煌。
实现了建设“大无缝”的初衷。
随着“大无缝”的崛起和国内同行业的发展,全国石油套管进口量已由1993年的9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20%,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同时降低了国内各油田石油管材的采购成本,实现了“以产顶进”的目标。
目前,公司石油套管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 0%,提高了全国无缝钢管生产的集中度;产品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跻身中国企业进出口500强。
为我国2003年成为油井管净出口国做出了贡献。
形成了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持续进行技术改造,保持了技术装备的领先水平。
与国外联合研发关键技术,新建了世界第一套PQF机组,无缝钢管总量、核心装备技术进入世界钢管集团四强。
具备了冶金成套设备的制造能力和“走出去”的水平。
2005年3月,与德国西马克·米尔公司联合中标白俄罗斯钢管项目,实现了由技术引进型向技术输出型企业的转变。
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建设了先进的钢管加工试验线。
产品由原设计的3个钢级发展到25个钢级、235个品种、上千个规格,其中62项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国家专利33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P产品系列。
实物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石油套管成为“中国名牌产品”,无缝钢管成为“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出口商品”。
2002年获“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称号。
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
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2005年,钢坯生产能力达到220万吨,无缝钢管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4.8亿元。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位居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前列。
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
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推行以创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的管理再造,2003年获“第九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ERP管理,跻身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连续五年获天津市“双优”企业称号。
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为了提高炼铁强度,降低炼铁成本,天管集团提出对炉料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入炉铁料品位和熟料比,实现高碱度烧结矿配高品位氧化球团矿的精料方针。
为了降低生产直接还原铁的成本,消除进口原料的不稳定因素,稳定回转窑直接还原铁的产量,保证炼钢的产量和质量,天管集团提出DRI 的高品位氧化球团的国产化。
目前天管集团尚无球团矿生产能力,收购的竖炉球团和土球团,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能满足高炉生产需求。
与此相对应,球团矿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特别是高质量的球团矿更是供不应求。
高质量球团矿的需求在未来将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本。
1.3 球团生产现状1.3.1 球团生产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氧化球团是国内外高炉炼铁实现先进的炉料结构和精料,达到降低生铁生产成本的一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术措施。
也是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原料来源。
1)国外先进高炉炼铁炉料结构的发展趋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世界钢铁产量的饱和和钢铁市场的不景气到来,西欧和日本对钢铁生产采取了不同的对策。
在高炉炼铁方面,欧盟的技术进步最大,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居于世界的前列。
其中以霍戈文荷兰艾莫伊登厂为代表,实现了高炉炼铁的高产量、高喷煤、低焦比以及高炉龄。
1997年焦比就达234kg/t;利用系数2.8t/ m3·d(最高3.1t/m3·d)和13年以上的炉龄的综合性指标。
其主要原因是炉料结构的先进性和实行了精料方针,即50%球团矿与50%烧结矿,而且球团矿和烧结矿必须都是优质的。
欧盟高炉炼铁、球团矿的用量在1996年都达到了20%~70%。
瑞典的SSAB厂,为实现“精品战略”,高炉几乎使用100%的球团矿,高炉利用系数达到3.5t/m3·d;综合燃料比457kg/t;渣量146kg/t,是世界高炉炼铁的又一先进典型。
由于球团矿用量的增加和入炉综合铁品位的提高,高炉炼铁的渣量明显下降,产量大幅提高,而焦比和综合燃料都处于很低的状态,德国不莱梅194kg/t(烧结矿51%,球团矿49%);加拿大的霍戈斯科为194kg/t (几乎100%球团)。
降低渣量是当今高炉炼铁大幅改善冶炼指标的最重要的技术措施。
另外日本神户十多年来坚持用70%的球团矿进行冶炼,而不用烧结矿(烧结机,环保差),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国内的发展状况我国中、小高炉,生产指标相对比较先进,特别是利用系数高达4.0t/m3·d以上。
最明显的原因就是使用了相对较多的球团矿。
即使是质量并不高的竖炉球团矿,也起了较好的作用。
像济钢、杭钢(球团矿用量为60%)和三明等高炉生产指标的先进,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球团矿用量较高的作用。
早年冶金部推广的“济钢经验”指出:济钢高炉先进经验就是不吃生料,多吃球团矿(20%以上)。
其它的例子如:马钢四铁厂球团矿的用量由1.61%增加到20.1%,高炉利用系数均由2.0t/m3·d,提高到2.461t/ m3·d;焦比从415kg/t降低到348kg/t;喷煤比从120kg/t增加到134kg/t。
武钢5号大型高炉,曾进行加大球团矿用量的冶炼探索,当球团矿配比由19%增加到23%时,生产实践证明高炉利用系数由2.245t/m3·d提高到2.437t/m3·d;焦比由379.6kg/t降低到368kg/t,均刷新了历史记录。
3)先进炉料结构的发展趋势根据以上情况北京科技大学孔令坛教授提出:就我国高炉炼铁在全国范围内的情况看,未来我国高炉的炉料结构的发展趋势应是:减少烧结矿用量(下降到60%~70%)增加球团矿的用量(上升到20~30%以上)少吃和不吃块矿(≤5%)总之,我国越来越多的炼铁工作者都对使用球团矿和增加球团矿在炉料中的比例有了一个飞跃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