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个将空间数据
转化成图形或者图片的技术。
在土地评价中,GIS可以帮助评价人员更好地了解土
地的特征、使用限制和潜力。
GIS与土地评价的应用结合已经成为土地评价的一项
重要方向,也更加符合土地评价的需要。
一、GIS的基本工作原理
GIS是由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的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输出等
功能实现的,具有较强的信息探索和数据分析能力。
GIS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其
主要组成部分:硬件设备(如计算机、终端设备),软件系统、数据和应用系统,构建了一个空间信息处理的环境,将数据和地图信息提供给分析师,增加对土地评价的准确性。
二、GIS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1. 土地资源分类
GIS可以采用人工标注或自动识别的方式,将地图中的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而使土地利用可视化。
评价人员也可以将不同的土地类型以不同的颜色或符号标识在地图上,直观地观察土地的分布情况、数量及分布区域等,以便对土地资源进行系统分类。
2. 土地规划
GIS可以在建立土地规划方案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将不同机构提供的土地数
据进行融合,自动生成具有可视化的土地利用规划。
评价人员可以根据规划要求来确定不同的土地区域,从而确定适宜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土地使用方向。
3. 土地价值分析
GIS可以进行土地价值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土地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价人员可以综合分析各方面的要素,体现土地使用的价值。
通过分析土地周边环境影响因素和土地的使用限制等,进而确定土地价格的适宜范围。
4. 土地利用监测
GIS可以监测土地使用情况,通过定时收集土地数据,分析土地的变化及其原因。
它可以在一个预定的时间内对土地资源进行监测,确定当前的土地使用类型、占地面积以及土地的使用变化等,及时发现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并采取改善措施。
三、GIS的应用优势
1. 数据容量大
GIS可以处理大量数据,包括不同类型、不同精度、不同空间关系的信息,并准确地转换为数字形式,进行分析处理,并使其可视化。
2. 空间关系分析能力强
GIS可以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关系分析,包括判断、分类、连接、变换、后处理等,实现环境分析和空间决策。
3. 视觉化和可交互性好
GIS可以将地图信息进行视觉化,通过空间分析,将数据和地图结合,可产生令人信服的分析结果。
通过交互界面,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查询,分析和判断,提高工作效率。
4. 可拓展性强
GIS软件可以通过开放接口和编程接口,通过自己的语言来编写特定的工具,在不同数据、不同软件,不同的系统下进行交易和协作。
四、总结
近年来,GIS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成熟。
理论及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在土地评价应用中的优势能够更加明显,增强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实现地理信息应用更贴近人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