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巧妙识别语病的十种方法

巧妙识别语病的十种方法

抓标志,识语病——语病修改专题讲座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都川中学谭锦华(2012年3月10日九年级师生讲座材料)一、常见语病类型①指.代不明②语.序不当③不.合事理④成.分残缺⑤句.意(式)杂糅⑥搭.配不当⑦语.意重复⑧误.用词语⑨自.相矛盾⑩分.类不当(指语不成句,搭语误自分)二、巧妙识别语病的十种方法(两副判关并否褒介代数)(一)注意句中的“两面词...”,看其是否使用了相配套的短语。

(两面看配套)解析:发现具有两面意思的词语,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轻重、高低、快慢、冷热、升降、兴败、敢不敢”等,看其前后是否配套。

例1:一个人学习能否进步,与这个人善于钻研有重要关系。

例2: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分析:例1 “学习能否进步”表示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却是单承,前后不一致,产生语病。

可以在“善于”后面加上“是否”。

例2 “采取有效措施”是单提的,“能否顺利开展”是双提的,前后不一致。

应该在“采取”前面加上“能否”。

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3.努力的学习,是学业成败的关键。

4.道德品德的优劣,是评判一个学生的标准。

5.要想稳住人才,使之不流失,关键在于激励措施是否到位。

(二)注意句中的程度副词或副词短语.......,看其是否重复多余。

(副词看多余)解析:这类副词有:“十分”、“非常”、“很”、“过分”等,常用错的短语有:“为了……目的”、“因为……原因”、“可以堪”、“日夜朝夕”、“首先……放在首位”、“过分的溢美”、“参赛者大多以青年教师为主”、“凯旋归来”等。

例: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

分析:“溢美”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语意重复。

1.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

2.这是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3.一场灾难性的厄运降临到他身上。

4.由于思想水平不高以及文字表现力差的限制,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

(三)注意句中的判断词...,看其主宾搭配是否搭配,宾语是否残缺。

(判词看主宾)“是”在句中表示判断。

命题时,往往在较长或结构复杂的句子中偷换主语(造成主宾不搭配)或缺失宾语。

所以遇到判断词“是”也要适当留心。

例:他的籍贯是江苏海安人。

分析:该句是判断句,主语是“籍贯”,宾语是“人”,搭配不当。

可以改为“他的籍贯是江苏海安”或“他是江苏海安人”1.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2.夏天的香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3.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九寨沟的夏天,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5.近年来日本的金融风波一定程度上是以桥本为首的政府管理不力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原因。

6.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7.在世界教育史上,中国的文字和学校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国家。

8.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9.纵观20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

(四)注意句中的关联词...,看其是否搭配、是否错位。

(关联看搭错)解析:首先要检查关联词之间是否搭配得当,其次就要注意他们的位置,如果搭配和位置都没有问题,那么就要检测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如“不管”后面的因素是不确定的,或选择性的,常带有“怎样”“多么”“或者”“还是”等词语;“尽管”后面的词语是确定的,不能有选择性,只能是唯一的情况。

在复句中,如果两个分句共用一个主语,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果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语应放在各个主语的前面。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

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尽管他学习怎样用功,成绩还是没上去。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5.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6.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7.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不听。

8.他不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9.一些重点中学不但开设了多媒体教学实验课,而且有的普通中学也开始了这方面实验。

10.王老师以赞许的口吻说:“不仅王林同学学习好,而且乐于帮助其他同学,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呀!”11.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12.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的狂妄自大的态度,但是很难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13.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

(五)注意句中并列结构....,看其是否搭配,能否并列。

(并词看搭并)解析:句子中一旦出现表并列的词或标点符号,如“和”“与”“及”“同”“跟”等词或顿号时,我们就要注意判断其前后词语是否搭配,词语之间是否能构成并列关系(常为包含关系),排列的顺序是否符合逻辑(前后颠倒)等。

例1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例2: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分析:例1句中先“讨论”再“听取”不合逻辑,属于语序不当的语病。

应改为“听取并讨论”。

例2 “注视和倾听着”这一并列短语中“倾听”可以与“报告”搭配,可“注视”与“倾听”就不能搭配了,句子犯了搭配不当的语病。

删去“注视和”。

1.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不良卫生习惯。

2.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3.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4.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5.由于加强了管理,我市的社会安全和隐患都有了保障。

6.我们的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7.这次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的有老红军、老八路和老干部。

8.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和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9.人生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10.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11.济南市公交系统广泛开展向李素丽学习的活动,大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使服务质量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2.在今年全区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各级领导要求我们,一定要改进和提高复习质量,确保学科成绩稳步上升。

13.我们认真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的发言。

(六)注意句中出现的多个否定词或禁止类词语.........,看其是否表意相反。

(否词看说反)解析:发现句中有否定词,看它们是否因多次否定或与禁止类词连用而将意思说反了。

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

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

注意:四字固定短语“不……不……”“无……无……”不属于双重否定。

它们都用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前边,表示稍有强调的否定,如“不明不白”“不疼不痒”“无穷无尽”“无时无刻”是“不明白”“不觉得痛痒”“没有穷尽”“没有时刻”的意思。

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

(三重否定表示否定。

)应去掉“不”。

1.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3.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4.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5.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6.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7.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垃圾乱丢。

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8.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9.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10.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11.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1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13.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七)注意句子中词语的褒贬词...,看其是否合乎语境。

(褒贬看语境)解析:有些句子没有明显病态特征,从语法上看也没有语病,这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成语或词语的感情色彩,读题时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

除此以外还要看句中的敬辞谦辞,是否用了错对象。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分析:“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1.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2.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5.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6.让国旗、军旗和区旗邀游太空这一举措的始作俑者,是两位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7.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8.贵校师生十分热情的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校门口恭候光临,我很感动。

9.经过我多次垂询,终于弄清楚了,我惠存二十年的照片还可以翻拍。

(八)注意句首介.宾.短语..,看其是否缺少主语,是否成分颠倒。

(介词看残颠)解析:句首的介宾短语,如“经过…”“在…中”“从…中”“由于”“关于”“对于”等,一般充当状语,表明原因、理由、时间或处所等,它后面有可能缺主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