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品牌文化日产汽车公司(日文: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英文:NISSAN MOTOR Co.LTD. )是日本的一家汽车制造商,于1933年在神奈川县横滨市成立,目前在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设有汽车制造基地,并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产品和船舶设备的制造、销售和相关业务,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为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
1999年,雷诺与日产汽车结成独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广泛的领域中展开战略性的合作,日产汽车通过联盟将事业区域拓展至全球,其经济规模大幅增长。
“NISSAN’(ニッサン)是日语“日产”两个字的罗马音形式,是日本产业的简称,其含义是“以人和汽车的明天为目标”。
图形商标是将NISSAN放在一个火红的太阳上,简明扼要地表明了公司名称,突出了所在国家的形象,这在汽车商标文化中独树一帜。
英菲尼迪(Infiniti)作为高级车品牌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中东、韩国等地推广,以其先进的造型设计及行驶性能受到关注。
其高雅的感性与让人为之感动的优越性能,决定了其更具魅力、充满价值的驾驶乐趣。
目录1发展历史2管理改组3中国业务4生产战略5其他业务1. 5.1 叉车事业2. 5.2 船舶事业6相关信息1. 6.1 结盟2. 6.2 召回3. 6.3 区域划分1发展历史日产汽车的历史从1933年生产DATSUN(达特桑)小型货车的工厂算起,至今已有70余年。
但二战之前,日产汽车总体上讲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产品品种,发展都非常缓慢。
Nissan 370Z Nismo 高清图册(20张)1933年12月,日本产业公司、户田铸物公司注册成立“汽车制造股份公司”,鲇川义介成为公司首任社长。
1934年5月,“汽车制造股份公司”更名为“日产汽车公司”,同时,日本产业公司接收了户田铸物持有的“日产汽车公司”的全部股份。
1947年以后,日产汽车逐步走上快速发展轨道,一方面从国外引进吸收大量的汽车技术开发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将自己生产的产品不断输往海外市场,并不断在海外设厂实现本地化生产。
可以说,1947年以后的40余年,是日产狂飙突进的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日产汽车不仅成为日本仅次于丰田的第二大汽车制造商,而且也成为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商之一。
Nissan ZEOD RC 高清图册(17张)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产汽车开始寻求国外技术帮助提升自身产品技术。
1952年,日产汽车与英国奥斯汀(Austin)汽车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出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的“DATSUN”210型轿车,该款车一经推出便在竞争激烈的澳大利亚拉力赛中勇夺桂冠,展示了与国外名车一比高低的决心。
而且,由于“DATSUN”210的成功,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日产汽车开始酝酿向北美出口汽车的战略。
1957年,日产汽车在美国对“DATSUN”210进行了严格测试,同时开发出1.2升发动机的产品以增加其出口竞争力。
日产汽车最早生产的汽车其实就是原户田铸物汽车部大阪工厂生产的产品,是一款名为“DATSUN”的小型货车,此后,日产汽车又利用自身的研发力量开发了同名为“DATSUN”的轿车。
但1936年以前,日产汽车“DATSUN”的年产量,从来没有超过4000辆。
1934年,日产汽车开始横滨新工厂的建设,并在日本汽车企业中率先实现流水线生产,1936年,横滨工厂生产“DATSUN”6163辆,日产汽车生产规模首次超过5000辆。
(TEANA)、阳光和声名卓著的Z系列等,越野车产品包2013年11月01日,日产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宣布了一次管理层改组,首席运营官志贺俊之(Toshiyuki Shiga)将出任副董事长,不再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改为监督对外事务。
日产将不再设立首席运营官一职,原首席运营官的职责今后将由另外三位高管共同承担。
日产首席竞争官西川广人(Hiroto Saikawa)将取代志贺俊之成为公司的第二号人物,负责的领域包括研发、采购、生产和供应链。
时任执行副总裁安迪-帕尔默(Andy Palmer)将出任首席策划官,这是一个新设立的职位,负责管理全球销售。
另一位执行副总裁特雷弗-曼恩(Trevor Mann)将出任首席绩效官,负责管理区域运营。
[1]3中国业务日产(5张)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是日产驻北京的全资子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总部一起管理在华投资。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一直负责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公共关系、品牌管理和知识产权等工作。
同时,在为日产的全球运营、购买和出口有竞争力的中国制造的零部件等领域,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日产全新品牌主张——“Shift_the way you move技术日产,人·车·生活”,完美阐释了日产汽车致力于满足消费者需求,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日产汽车更为消费者提供贴心、舒适和全新的驾驶乐趣。
新款此外,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还参与市场调查工作,如中国市场的设计趋势调查等。
Nissan 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历史悠久。
1973 年向中国出口第一辆Nissan 公爵轿车。
1993 年成立了合资企业郑州日产,现生产皮卡和帕拉丁。
1994 年日产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主要经营进口车业务。
2003年6月,日产与东风合资成立了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旗下成立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专门负责乘用车业务。
2004年日产汽车驻北京的全资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与日产汽车公司总部一起管理在华投资。
日产汽车在华业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蒸蒸日上。
2009年,包括进口车、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在内,日产汽车在华销量达到75.6万辆,同时,东风日产的新工厂开始建设,将于2012年建成投产。
届时东风日产的总产能将达70万台。
4生产战略日产日本国内汽车销售每年在600万辆左右,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
但在日本汽车企业中,光丰田汽车一家的产销量每年就在600万辆以上。
由于国内市场受到限制,数十年来,日本汽车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出口海外市场和在海外市场生产销售的数量,远远大于在日本本土生产和销售的数量。
日产汽车,也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就制定了出口为主的战略。
2004年,日产全球销售汽车338.8万辆,但其在国内的销售量仅在110万辆左右,出口海外的产品以及在海外现地生产的产品,占去了其2/3以上的份额。
Nissan Micra 高清图册(25张)20世纪50年代后,日产汽车逐步把出口业务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柱。
1958年日产汽车的出口不足3000辆,但到1963年,日产汽车出口已达4.5万辆。
1966年,日产汽车还在坚持扩大出口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出口方式的新思路——不单纯扩大出口,而是根据不同市场环境,着眼于提高竞争力,并采取与出口市场相适应的经营策略。
在市场开拓上,日产主要针对发达国家,50年代后期进入美国市场,60年代初期进入欧洲市场。
业。
今后,我们还将作为综合物流的中坚企业,为所有客户的生产活动、物流提供可靠的品质与细致的服务。
船舶事业Nissan GT-R 高清图册(4张)船舶事业运用在汽车产品所积累的技术,于1970年发布首个日本产的真正的游艇发动机,并以此为契机开启事业。
之后,将业务扩大到以游艇为中心的船体生产、销售、船舶事业、船外机出口等。
为了能高效地经营船舶事业,于2000年成立了“日产船舶株式会社”。
这是一家从事游艇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的船舶事业专业公司。
为了给客户创造丰富的游艇生活,我们将为客户提供喜爱的商品与服务。
6相关信息结盟日产1999年,日产汽车由法国最大的汽车工业集团雷诺汽车购得36.8%的股份,组建雷诺-日产汽车联盟。
雷诺汽车当年还迅速派出自己的副总裁、素有“成本杀手”和“商业奇才”之称的卡洛斯·戈恩出任日产汽车营业主管。
2010年4月7日,法国雷诺、日本日产和德国戴姆勒这三家汽车业巨头在布鲁塞尔签署协议结成同盟。
戴姆勒与雷诺-日产的合作协议显示,戴姆勒将获得雷诺3.1%的股份和日产3.1%的股份,雷诺将获得戴姆勒3.1%的股份。
之后雷诺会将所持1.55%的股份交换日产2%的股份。
因此,雷诺和日产最终将分别获得戴姆勒1.55%的股份。
按协议交叉持股的锁定期将长达5年。
日产(5张)合并后形成的戴姆勒雷诺-日产联盟有望节约数十亿欧元的成本,车型平台的共同开发、研发、包括在动力系统技术上的共享,都将实现成本的下降。
[3]召回蓝鸟2010年5月4日,日产汽车在美国召回约13.4万辆英菲尼迪G35轿车及跑车,原因是该车型连接器问题可能导致安全气囊在撞击事件中无法启用。
[4]2010年10月28日,日产汽车在全球召回210多万辆引擎控制系统有缺陷的车。
[5] 2013年10月23日,日产汽车公司宣布,将召回近15.2万辆日产与英菲尼迪SUV,以修理有缺陷的制动控制软件,这一问题可能增加撞车风险。
[6]区域划分为了更好地应对各个地区的不同问题,日产宣布将其区域部门的数量从现在的三个增至六个,将中国市场设为一个“自治区”,将原来的美洲区划分为北美和南美两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