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10

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10

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10(总分:62.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9.50)1.某个脚本可以被多个测试用例使用,该脚本是 ______。

(分数:2.00)A.线性脚本B.结构化脚本C.共享脚本√D.数据驱动脚本解析:2.不会造成比较错误的情况是(分数:2.00)A.由于存在舍入误差可能导致浮点数运算不精确B.使用整数除法造成表达式x/2*2==x不成立(假定x是整数)C.不同数据类型的变量之间进行比较D.部分变量定义后未使用√解析:[解析] 造成比较错误的情况有:①是否存在不同数据类型的变量间的比较。

②是否存在混合比较或不同长度的变量之间的比较。

③比较运算符是否正确。

④每个布尔表达式所表达的内容是否正确。

⑤布尔运算符对象是否是布尔类型。

⑥在二进制的计算机上是否存在小数或浮点数之间的比较,四舍五入、二进制表示十进制的近似性,往往会造成误差。

⑦对包含多个布尔运算符的表达式,计算次序以及运算符的优先顺序是否正确。

③编译器计算布尔表达式的方式是否对程序产生影响。

3.在代码检查中,负责提供关于检查项目的资料并回答检查人员问题的角色是(分数:2.00)A.协调人B.开发人员√C.检查人员D.讲解员解析:[解析] 开发人员是检查项目的生产者,主要负责提供检查项目资料和回答检查人员的问题;协调人员主持、引导代码检查的执行过程,全面负责代码检查的效果;讲解员负责在检查会议中讲解检查项目,引导检查小组对产品进行彻底审查;记录员负责会议期间在检查表上记录发现的每一个错误,同时也承担作为一般检查人员的任务。

4.模块是软件中的一个单独的编译单位,而不是一个单独的执行单位。

所以在测试时要为模块设计两类附加模块,模拟模块的实际运行环境,这两类模块是______。

(分数:2.00)A.桩模块和接口模块B.驱动模块和接口模块C.驱动模块和桩模块√D.数据模块和计算模块解析:[解析] 所测试模块与它相关的驱动模块和桩模块共同构成一个“测试环境”,驱动模块和桩模块通常不作为软件产品的一部分交给用户,但是为了进行单元测试必须编写。

5.过程评审的目标是 ______。

(分数:2.00)A.评估主要的质量保证代码B.总结和共享好的经验C.指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部分D.以上全部√解析:6.不需要运行程序,通过收集有关代码的结构信息来对程序进行的测试是______。

(分数:2.00)A.性能测试B.黑盒测试C.白盒测试D.静态分析√解析:[解析] 软件测试的分类方法比较多,针对测试时是否要运行程序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其中静态测试也称静态分析,是不必运行程序目的仅仅是收集程序代码的结构信息而不用查错,相反动态测试则是要执行程序,查出程序的错误非单纯收集代码结构信息。

针对测试人员是否要清楚程序的内部逻辑,将测试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同时这两种测试方法都要对程序进行查错,从这一角度,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都应属于动态测试。

由此选项D静态分析最恰当。

7.关于Web应用软件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2.00)A.基于无连接协议B.由内容驱动C.开发周期较长,演变较慢√D.完全性要求较高解析:[解析] 所谓Web应用软件,就是Browser/Server(B/S)结构的软件,其特点是基于无连接协议,内容驱动,开发周期短,演化频繁,安全性要求高,美观性要求较高。

8.下列关于面向对象分析的测试策略的陈述,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2.00)A.面向对象的分析直接映射问题空间,将问题空间中的实例抽象为对象B.面向对象的分析用对象的结构反映问题空间的复杂实例和复杂关系C.面向对象中用属性和操作表示实例的特性和行为D.面向对象的分析是一个功能分解的过程,是把一个系统看成可以分解的功能的集合√解析:[解析] 传统的面向过程分析是一个功能分解的过程,是把一个系统看成可以分解的功能的集合。

而关于面向对象的分析,A、B、C的说法都是正确的,面向对象分析的结果是为后面阶段类的选定和实现、类层次结构的组织和实现提供平台。

9.是否建立了丰富的______是衡量一个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分数:2.00)A.函数库B.类库√C.类型库D.方法库解析:[解析]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不同于以往的面向程序和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一切以类和对象出发,注重类和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

其语言中类库的丰富程度表征了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成熟度。

10.对于Web应用软件的各种安全策略讨论中,不属于安全管理策略的是(分数:2.00)A.建立数据的安全级别B.建立流程的安全级别C.建立网络的安全级别√D.建立人员的安全级别解析:[解析] Web应用软件系统安全检测与防护技术有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安全策略等。

实际问题中采取相适应的安全技术的同时要在管理上采用相应的策略,常见的有建立数据的安全级别、人员的安全级别和流程的安全级别。

11.如上图所示实例,以下测试用例哪一组能够满足判定条件覆盖______。

(分数:2.00)A.(a=2,b=0,x=6)、(a=1,b=1,x=1) √B.(a=8,b=7,x=114)、(a=33,b=50,x=32)C.(a=29,b=20,x=25)、(a=3,b=9,x=36)D.(a=21,b=20,x=62)、(a=22,b=40,x=24)解析:[解析] 判定/条件覆盖是指选取足够多的测试数据,使得判定表达式中的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而且每个判定表达式的所有可能的判定结果至少执行一次。

上例中A选项的测试用例的执行路径分别为1356、1246。

两条判定语句的真假取值分别为T(1)T(2)T(3)T(4),F(1)F(2)F(3)F(4)。

所以既满足条件覆盖又满足判定覆盖。

其他选项的分析雷同。

12.内部质量需求包括______。

(分数:2.50)A.静态模型B.动态模型C.文档和源代码D.以上全部√解析:[解析] 内部质量是表征软件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使用时,决定其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要求的能力的产品属性的全体。

内部质量是从内部的观点看软件产品的全部特性,内部质量需求包括静态模型、动态模型、其他文档和源代码等。

13.以下不属于内容测试范畴的是 ______。

(分数:2.00)A.测试数据库中的内容B.测试服务器端程序是否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引入错误内容C.Cookie测试内容√D.测试客户器端程序是否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引入错误内容解析:14.下图所示的多情况分支型流程图,采用路径覆盖法进行测试,则至少需要几个测试用例可以覆盖所有可能的路径________。

(分数:2.00)A.n/2B.2nC..nD.n+1 √解析:15.在软件交付使用之后,用户将如何实际使用它,对于开发者来说是无法预测的,关于α测试和β测试,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2.00)A.α测试由用户在开发者的场所进行B.β测试由软件的最终用户们在一个或多个客户场所进行C.α测试是在不受控的环境中进行的√D.β测试是软件在一个用户自我使用的“真实”的环境中的应用解析:[解析] α测试由用户在开发者的场所进行,并且在开发者对用户的“指导”下进行测试。

开发者负责记录错误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α测试是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的。

β测试由软件的最终用户在一个或多个客户场所进行,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

用户记录下在测试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真实的或想象的),并且定期把这些问题报告给开发者。

因此,β测试是在开发者不能控制的环境中的“真实”应用。

16.下列关于面向对象集成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2.00)A.大突击集成是面向对象集成测试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B.自底向上集成和自顶向下集成都需要为集成测试开发大量代码√C.协作集成在任何情况下都优于自底向上集成和自顶向下集成D.高频集成是以自底向上集成为基础,利用冒烟测试进行的集成测试解析:[解析] 面向对象程序的集成测试策略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传统的集成策略(大突击集成、自底向上集成、自顶向下集成和夹层式集成),协作集成,基于集成,高频集成,基于事件(或消息)的集成,基于使用的集成,客户机/服务器的集成、分布式集成。

大突击集成就是将系统的所有组成成分都集成在一起进行测试,通常只有在整个软件的可靠性有了基本的保障时,大突击集成测试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自底向上集成主要缺点是需要开发大量的测试驱动代码,自顶向下集成则需要为集成测试开发大量桩代码,总之,二者都要为集成测试开发大量代码。

选项C说法过于绝对,因为只有当类间的主要协作关系可以明确辨识,且每个功能只需要少数类协作就可以完成时,采用协作集成方式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高频集成并不是一个具体的集成策略,它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频繁地将新开发出来的代码与已有代码集成,一般采用冒烟测试的方法,但并不是以自底向上集成为基础。

17.在测试日程表的制定中,预期完成日期与被测试系统投产、发布和部署的日期应该 ______。

(分数:2.00)A.完全一致B.基本一致C.有一定的时间间隔√D.不确定解析:18.下列情况下会考虑使用自动测试的是________。

(分数:2.00)A.对软件产品的次要部件进行测试B.所开发的软件产品的需求不稳定C.需要反复执行的测试,使用不同输入数据值进行反复测试√D.由客户方组织的验收测试解析:19.软件可靠性的基本指标不包括以下选项当中的________。

(分数:2.00)A.规定条件下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B.规定时间内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C.在规定时间周期内,在所述条件下执行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D.在规定人员操作下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解析:20.需求规格说明中应该能为后面的设计和实现提供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的约束,通常需求分为______。

(分数:3.00)A.功能类和性能类B.外部接口类C.设计约束类和质量特性类D.以上全部√解析:[解析] 在需求规格说明中要求准确地描述软件的任务,应当可以正向跟踪、反向跟踪,与软件、硬件的可操作环境相适应。

需求规格说明中应该还能为后面的设计和实现提供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的约束,通常需求分为以下五类:功能类、性能类、外部接口类、设计约束类和质量特性类。

21.在体系结构分析中,一个子系统的实现主要通过(分数:2.00)A.界面构件B.业务构件C.用于数据传递的构件和访问数据库构件D.以上全部√解析:[解析] 体系结构的分析需要从两个角度出发,首先从需求的跟踪实现出发,划分出系统实现上的结构层次图;其次需要描述系统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在结构层次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子系统主要通过四类构件来实现:界面构件、业务构件、用于数据传递的构件和访问数据库构件,其中界面构件负责与用户交互;业务构件负责处理业务逻辑;访问数据库构件提供与数据库的接口;用于数据连接的构件负责向业务构件传递系统更新的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