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工作制度》ppt课件

《护理工作制度》ppt课件

1、根据医嘱抽取患者血标本时,需将贴好标签的试管连同临床输血申请单 携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标本号、血型、输血史,无误后才能 采血并由医务人员送交血库,有记录,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采集 标本。
2、取血时与血库人员共同核对受血人的科室、住院号、床号、姓名、血型, 输血通知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是否相符。
8、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部落实 督导职能,有记录。
9、关键流程—危重症、手术、急 诊患者转运交接识别患者身份 的具体措施:
2020/11/18
查对制度
查对工作要求严肃、认真、客观、按时、准确。各项操 作均遵守三查十对即: 三查:摆药、注射、处置前查;摆药、
注射、处置时查:摆药、注射、 处置后查。 十对:床号及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 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有效期。
一、医嘱查对制度
1、每日处置治疗前进行三查十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2、护士班班查对当日医嘱,长期医嘱执行单内容及执行准确无误。登
记查对结果,签全名。 3、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及执行,查对结果记录在查对医嘱本上,签
全名。 4、当日临时医嘱,需经另一名护士查对后方可执行。 5、抢救患者时,医师口头医嘱执行后,注射安瓿等物,须经过两人核
理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
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
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
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依据:Βιβλιοθήκη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二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要求:
级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
情变化;
护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 药措施;
2
首接负责制度 1、对来院就诊的急、门诊和住院患者,
首接护理人员须热情接待, 认真处 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 2、首接人员积极作为,主动联系,妥 善安排。 3、首接人员认真准确履行相关告知义 务,不得出现拖延。
4、对新入院患者,责任护士应在半小时内到患者床前做自 我介绍及入院指导。护士长需在患者入院4小时内到患者床 前做自我介绍并了解患者需求。
认依据。
4、腕带内容(包括科室、姓名、 性别、床号、诊断、住院号 等) 准确、规范。
5、手术患者除标识常规内容外 ,须标注手术名称、手术部 位。
6、腕带松紧适宜,局部皮肤清 洁 、完整、无擦伤,手、 足部血运良好。
2020/11/18
7、护士在抽血、给药、输血、手术、 护理等治疗操作前,须严格执行 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要求:
特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级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

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 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理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2020/11/18
5、遇抢救患者,首接人员负责安置患者,及时联系医师, 同时做好协调、配合等工作。
6、首接对象不仅是患者、家属,还包括来医院办事的其它 人员。
7、首接人员违反上述规定,造成延误引发投诉者,按照医 院有关规定处理。
分级护理制度
按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医护人员应 依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并根 据护理要求,将护理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 护理和三级护理。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 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 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
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依据: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级 要求: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
护 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理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
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依据:
特 级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理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对方可弃去。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 1、服药、注射、输液严格执行三查十 • 对。 • 2、检查药品质量。除查对批号等标识, • 水剂、片剂检查有无变质发霉;针 • 剂检查瓶身有无裂痕,药液有无浑 • 浊,沉淀、变色和絮状物等,一处 • 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 3、摆好的药品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 • 方可使用。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身份识别应依据腕带、床头卡等途径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姓名、性别、住院号等)方法识别,不 得仅以床号、房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2、意识障碍、小儿、手术、急诊、监护、病危、病重患者必须进行腕带标识管理。 3、在为患者使用腕带进行标识时,须由两名护士共同核对,必要时与患者或家属有效沟通方可作为确
依据:
一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级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护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
理 患者。
• 要求:
一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
化;
级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 施;
护理工作制度培训
核心制度
主讲人
1、首接负责制度 2、分级护理制度 3、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4、查对制度 5、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6、 护理人员交接班制度 7、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8、、护患沟通制度 9、 疑难病例护理讨论制度 10、 护理会诊制度 11、护理业务查房制度 12、护理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 13、 临床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14、病历书写规范及管理制度
4、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使用前 询问过敏史,使用中加强观察。
5、使用毒、麻、限、剧药时,双人核 对,用后保留安瓿。
6、用多种药物时,严格执行分步医嘱 ,观察配伍禁忌。
7、发出药物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 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8、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必要时 做好记录。
2020/11/18
三、输血制品查对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