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茶饮料 7 (1)
(4)浸泡方法:直接加热浸提法
浸提
(1)浸提时间: >10min 茶、水比为 1:6~12的沸水, 加盖浸提 10~15min 。一般以 (2 )浸提温度: >80℃ 两次浸提为佳,第一次 (3)料液比:1:6~12 8~10min,第二次5min左右.
(4)浸泡方法:直接加热浸提法
3. 过滤与分离
(三)其他辅料
10. 中草药 (1)不含有毒有害成分; (2)性味与茶叶风味尽可能一致; (3)功用要突出; (4)宜选用花、叶,少用或不用根茎。 生产保健茶时必须遵循一个原则: 只能将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与茶叶拼合, 而不能将药品和茶叶拼合。
根据卫生部的规定,可与茶叶拼和的药食同源的材料 有: 八角茴香、小茴香、刀豆、姜、枣、山药、山楂、白 扁豆、百合、花椒、赤小豆、龙眼肉、木瓜、佛手、 菊苣、芡实、青果、杏仁、昆布、桃仁、莲子、桑葚、 黑芝麻、黑胡椒、蜂蜜、枸杞子、乌梢蛇、酸枣仁、 牡蛎、桅子、甘草、罗汉果、肉桂、决明子、陈皮、 沙仁、乌梅、肉豆蔻、菊花、砂棘、郁李仁、青果、 白果、薄荷、丁香、高良姜、香椽、火麻仁、橘红、 茯苓、红花、紫苏、麦牙、鲜白茅根、荷叶、桑叶、 马齿苋、鸡内金、鲜芦根等共70种。
高温和日光照射的环境会加速茶叶品质劣化,
产生陈茶味等异味。
2. 浸提
茶饮料浸提条件不同, 各种成分的浸出率不同
(1)浸提时间 浸提时间越长,茶叶中可溶性成分浸出量越多, 但10min后,溶出量增加并不显著;
(1)浸提时间:>10min
2. 浸提
茶饮料浸提条件不同, 各种成分的浸出率不同
(2)浸提温度 浸提温度越高,茶多酚和咖啡碱溶出量越多, 但80℃时,大部分水溶物即可溶出;
(一)液体茶饮料加工工艺 (二)固态茶饮料加工工艺
(一)液体茶饮料加工工艺
自来水 茶叶去杂 水处理 淋水清洗 去离子水 冷却 PH调整 浸提
二、茶饮料工艺流程
过滤
罐装封盖 杀菌冷却成品
调和
离心分离
11
(一)液体茶饮料加工工艺
工艺要点
1. 原料
用于茶饮料的茶叶原料主要是红茶、乌龙茶和
绿茶。 贮存过程中防止茶叶氧化的方法有采用真空包装 或充氮包装、脱氧化剂包装,同时最好冷藏。
(二)茶叶
1、绿茶
♦ 生产优质的茶饮料对 绿茶的要求:
– 春茶、高山茶、嫩茶、 新茶、炒青茶、未受污 染的茶。
– 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高 的茶。
(二)茶叶
2、红茶
(1)芳香物质 (2)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
生产优质的茶饮料对红茶的要 求:
夏茶; 发酵度适当; 茶黄素含量高,茶黄素、
茶红素比例适当,茶褐素 含量低。
第 六 章
茶饮料生产
一、原辅料的要求
二、茶饮料的工艺流程
茶饮料加工是指采用鲜叶经初、精制后的茶 叶,经提取分离得到的茶汁按科学配方进行 调配、灌装、杀菌等操作,得到的仍保留茶 的特有色、香、味的一种新型饮料。
(一)、 水
水是茶饮料的主要原料,约占总体积的85%以上。
必须符合饮用水水质要求,此外,金属元素要少, 最好全部去除,尤其是铁离子一定要去除。否则茶 叶中茶多酚类物质遇铁盐会变成褐黑色;并且铁盐 或碱性水还会使茶饮料混浊,浮起一层令人不快的 “锈油”,使口感苦涩。
在调配前茶汁一般经过两次过滤, 第一次为粗滤,即将浸出茶汁与茶渣分离, 第二次过滤去除茶汁中的细小微粒,(也可用离心
分离机分离)。
4. 调和
调和顺序:茶汁→糖液→防腐剂液→香精液
→着色剂液→抗氧化剂液→水 茶汤极易氧化褐变,影响茶饮料的风味,需要加入 一些抗氧化剂,常用的抗氧化剂是维生素C及其 钠盐、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 要求:混合均匀,但不宜过分搅拌。
(2)浸提温度:>80℃
2. 浸提
茶饮料浸提条件不同, 各种成分的浸出率不同
(3)料液比 浸提时的茶、水比越大,提取率越高,而浸出 量峰值一般多出现在茶水比为1:6~12的情况。
(3)料液比:1:6~12
2. 浸提
茶饮料浸提条件不同, 各种成分的浸出率不同
(4)浸提方法 有直接加热浸提法、蒸汽浸提法、压榨浸提法、 有机溶剂浸泡法等。考虑到可操作性和成本, 一般大生产中多3、乌龙茶
品质特点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为半发酵茶,内含物质与红茶 接近。
对乌龙茶的要求:
夏茶; 发酵度适当; 茶黄素含量高,茶黄素、
茶红素比例适当,茶褐素 含量低。
(三)其他辅料
1. 二氧化碳 2. 甜味剂 3. 酸味剂 4. 抗氧化剂 5. 香精香料 6. 防腐剂 7. 色素 8. 营养强化剂 9. 载体和抗结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