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

活用教材,凭借教材中的范例、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引领学生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
习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材注意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与前两册相比,更加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增加了对自然、社会的认知。

教材选择了
一些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着重培养探究习惯、探究方法,使
学生品味到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所带来的快乐;同时将品德培养、行为习惯、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对自我、社会、自然
等方面的感悟中,学会关心、学会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为最终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措施及教学处理:
新课标强调: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一)课前打基础——充分准备,参与活动
1、搜集资料。

课前让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文字、数据、音响等资料,建立学生的多为认知表象,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文明理,增强感性体验。

2、实践活动。

上课前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亲身感受课
文所讲内容,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激
发情感,指导行为实践。

(二)课堂抓住关键——精选活动,自主学习。

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活动中来,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佳教学方法,创设
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
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通过感知和直接
体验,去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课后求发展——拓展延伸,生华内化。

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将品德与生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能使学生的认识不断内化和
升华,促进学生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1、与班级管理相结合。

如:学完《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可
以和班级中五好队员的评比结合,在班里搞一些小竞赛活动。

2、与学校活动相结合。

3、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结合品德与生活教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形成学生良好
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4、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把课堂内容转化成社会实践,必须拓展
学生的活动空间。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
教育的效力不仅在课堂上,同时也体现在课前准备和课后延伸活动中。

课前学生的准备是积极的,课后的实践活动是主动的,因而教
学效果也是最持久的。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1暑假中的一天
第二周:2暑假的一次外出
第三周:3假期安全很重要
第四周:4夸夸我的假期生活
第五周:5中秋节
第六周:6国庆节
第七周:7我爱你,祖国
第八周:8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第九周:9炎黄子孙
第十周:10我爱秋天
第十一周:11秋天的保健
第十二周:12送别秋天
第十三周:13我就是我
第十四周:14你真棒
第十五周:15如果我是他
第十六周:16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第十七周:复习
第十八周: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考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