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意义.pptx
宏观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意义.pptx
联系:
➢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相互补充
➢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 证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以市场 经济制度为背景。
➢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 1+1=2 注意:1+1>2, 1+1 <2
▪ 节俭的佯谬(Paradox of Thrift)或
节约的悖论:荷兰医生孟德维尔(
B.Mondevil)1712年《蜜蜂语言,或个
(一) 古典经济学
1776年,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 的发表, 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诞生。
《国富论》提出了“看不见的手”,即市 场力量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经济活动达 到最优状态。
政策含义:政府在自由经济体系中作用十分 有限,政府不能通过经济政策影响宏观经济。
一、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
1.美联储退休专家被高薪聘用 2.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政策 3.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宏观经济学定义: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 经济中的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经济的各个单 个单位;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 ▪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 题;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利用问题。 ▪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价格理论;宏观 经济学的中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是用个量分析方法;宏观 经济学是用总量分析方法。
代表人物:李嘉图、米勒、马歇尔、庇古
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
▪经济活动在20世纪30年代的极速下落是 美国经济史上最出人意料的宏观经济事 件。 ▪罗斯福新政 ▪这促成凯恩斯主义的诞生。同时,很多 著名的经济学家投身经济学研究正是因 为曾经经历了这个可怕的年代。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大滞胀 (Great Stagflation)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再加上
停滞的产出水平和不断上升的失业水平,为弗 里.德曼和卢卡斯所宣扬的反凯恩斯思想提供
人劣性与公共利益》
▪破窗理论(乘数效应)
五、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古典宏观经济学 (17世纪中叶——20 世纪30年代)
▪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 的建立和形成时期(20世纪30年代—— 70年代)
▪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分庭抗礼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诊断病情→药方→对症下药→疗效→目标
三、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流派
海水边经济学家:哈佛大学、麻省理工 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
湖水边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和明尼苏 达大学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 1.相同点:长期 2.分歧点:短期经济分析及政策主张 (1)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价格和工资粘性短期内市场无法 实现均衡,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短期实现市场出清,主张自由放任 中国:“海归派”与“土鳖派”
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
美国1900-2000年通货膨胀率
中国宏观经济 ----国际经济
单位:亿美元
Year 1980 2001
Import Export 200.17 181.9 2436.1 2661.5
FDI:外国直接投资。
FDI 18.02/4 468.8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 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 开放经济理论 ➢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 个数学家、历史学家、国务活 动家、哲学家……像艺术家那 样冷漠和正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对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 源利用加以选择的科学;其目标是有效配置稀缺 资源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 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于1936年出版了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标志着凯恩斯经 济体系的确立。 ▪认为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政策含义: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减 轻经济波动。 ▪凯恩斯理论行之有效,因此取代了古典主义学派占据 主导地位。 ▪代表人物:莫迪利亚尼、克莱茵、托宾、希克斯。
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货膨胀成为中国宏观经济
中的一对主要矛盾。
1254.0Fra bibliotek120
3.5
115 3.0
110
2.5 105
100
2.0
95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1.5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的方法是总量分析
亚当·斯密
中国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
30
20
10
0
-10
-20
-30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00
经济增长率(%)
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
中国宏观经济
-----失业和通货膨胀
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货膨胀都是隐性的
理论 政策 模型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什么因素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增长?比较中国与 美国
–自然资源、劳动数量、生产率、技术、制度 •2、在不同体制条件下,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何在? 政府可否采取 、如何采取反经济周期政策?(任何国家都 存在周期) •3、什么因素导致了失业的存在和增加? •4、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5、全球经济体系如何影响某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 •6、政府如何实施宏观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