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学生的写作思维“舞”起来

让学生的写作思维“舞”起来

让学生的写作思维“舞”起来
发表时间:2015-05-08T10:40:38.70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5月总第205期供稿作者:张洪璀
[导读] 有些同学对作文怀有畏惧心理,没看到题目就觉得作文难写,写不出来。

张洪璀山东省平度市实验中学266700
写作是一项由个人情绪积极参与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学生先要从头脑中提取有关素材,经过大脑的整理、加工,才能诉诸于笔端,形成文章。

因此,作文教学就要唤起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的写作思维活起来,舞起来。

一、激发写作欲望,消除畏惧心理,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动起来
有些同学对作文怀有畏惧心理,没看到题目就觉得作文难写,写不出来。

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消极停滞。

作为老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消除畏惧心理,培养写作兴趣。

1.范文引导,打开思路。

多给学生读几篇生动深情、写生活中平凡人和事的范文,往往会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听完范文后,学生会想:这样的事情,我们身边不也有吗?这样的材料,也可以写啊!不少同学会由于范文的示范,产生跃跃欲试的写作冲动,写作思路自然就打开了。

2.抓住契机,随时写作。

作文教学不是孤立进行的,教师可以把它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随时抓住学生的思维活跃时期来写作。

例如,在学完《愚公移山》后,学生就“愚公真愚吗”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有人认为“愚公真愚”,有人认为“愚公不愚”。

双方各执一词,为了驳倒对方,都使出浑身解数,摆事实、讲道理,你来我往,不相上下。

此时,学生思维就处于活跃时期。

在辩论结束后,接着让他们把自己的观点整理出来。

这时的学生,意犹未尽,思维活跃,写作起来自然不觉困难。

二、积累写作素材,拓展写作内容,让学生的写作思维活起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心中没有材料,又怎能进行恰当的选材、组材,写出中意的文章?没有写作素材,全篇空话、套话,言之无物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怎样积累写作素材呢?
1.观察实践,增加阅历。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初中生作文也大力提倡写真事,诉真情。

因此,应要求同学们细心观察身边生活,留意身边的人和事。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如果不善于观察发现,五彩纷呈的生活在学生的心中也留不下任何色彩。

写日记就是积累生活素材的好方法。

在一周至少两次的日记中,学生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久而久之,积累的材料就多了。

如:为了写好说明文,教师先布置学生观察家乡附近的一座桥梁,然后在作文课上把观察结果整理出来,学生普遍写得较好。

这样的活动,从不同方面为学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一举多得。

2.广泛阅读,拓宽视野。

世界是无穷的,人生是有限的。

学生除了直接获得知识与经验外,阅读是他们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渠道。

作文教学,应充分利用阅读来积累素材,让学生充分利用阅读时间读名著、读杂志、读新闻,写读书笔记。

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把学生手中的闲散书籍集中起来,形成一笔丰富的资源。

学生通过读书,学会思考了,思想成熟了!正是阅读,拓宽了学生视野,陶冶了学生情操,也充实了学生的大脑。

学生的脑中积累的素材多了,可选择的余地大了,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对材料进行取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三、指导写作方法,掌握写作技巧,让学生的写作思维“舞”起来
1.形象说理,形式灵活。

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的指导,可以从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语言表达等方面分项指导。

但由于中学生的年龄阶段,正是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对学生的理论指导不应抽象地进行,而应与有关例文紧密联系起来。

上文提到的“范文引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还能形象地告诉学生“怎样写”,给学生以理论指导。

当然,这要求教师不能只读完范文就了事,而应在读过若干范文之后,即归纳出理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来。

至于指导时间,则可以灵活处理,写前指导、写中指点甚至在发现问题后也可把作文讲评与指导联系起来。

例如,让学生以“爱”为话题写作,仍摆脱不了“我病(伤)了,父母或同学送我上医院,悉心照顾我”这样的陈旧题材。

这时,教师把作文讲评课改成指导课,用学生的几篇例文当示范,共同品读赏析,从而让学生理解作文选材的两种技巧:(1)小中见大,从平凡小事中提炼出不平凡的内涵;(2)推陈出新,选取独特角度进行写作。

这样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收到了良好效果。

2.互批互改,适时指导。

写作完成后的批改与讲评环节也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情绪。

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学生先批教师后批的形式,效果良好。

学生完成作文后,先交换批改,根据评改标准作好眉批、评出等级、写上批语。

再由教师后批,对学生习作及批改情况作全面审查。

这样,教师就可综观全局,对学生的写作情况了然于胸,讲评时就可有的放矢。

讲评课上,适当的鼓励不可少。

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文,如果老师把它说的一无是处,这无疑会打击学生的信心。

再差的作文也总有闪光点,老师应积极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在讲评时,适当鼓励几句。

尤其是那些作文刚有点起色的同学,老师更不应该吝惜赞美的语言。

有了赞美与欣赏,学生才能对写作保持一种热情。

总之,作文的整个准备与实施过程,都离不开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

让学生的写作思维舞起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有了希望。

参考文献
[1]陈靖《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2,4。

[2]于漪《给语文教学加点钙》.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