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初中化学)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7·龙华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动植物呼吸、食物变质、石蜡熔化均属于化学变化B . 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很纯的铁C . 河水、汽水、蒸馏水、矿泉水均属于混合物D . 吸入甲醛或一氧化碳会危害人体健康2. (2分) (2019九上·呼和浩特期末)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食物腐败B . 蜡烛燃烧C . 酒精挥发D . 水通电分解3. (2分) (2016九上·商河期中) 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 ,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R═2Na2CO3+O2 ,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 . 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B . R的化学式为CO2C . 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D . Na2O2中含有氧分子4. (2分)(2017·宝应模拟) 如图是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B . 氮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C . 氮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D . 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g5. (2分) 2010年5月,孙中山先生铜像回迁至南京市新街口。
铜及铜合金属于()A . 天然材料B . 金属材料C . 复合材料D . 合成材料6. (2分)人的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需要能量,下列物质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 . 无机盐B . 水C . 糖类D . 维生素7. (2分) (2018九上·苏州期末) 以下关于“1+1=2”的说法正确的是()A . 1mL酒精与1mL水充分混合后得到2mL酒精溶液B . 1g硫酸铜溶液与1g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2gC . 1g石灰石和1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的生成物的总质量为2gD . 1g硫和1g氧气点燃生成2g二氧化硫8. (2分) (2020九上·襄城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或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 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B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 过滤D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9. (2分)(2019·合浦模拟) 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CuSO4溶液、②稀硫酸、③氯化钡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A . ①④③②B . ④①②③C . ②③①④D . ③②①④10. (2分)(2019·松江模拟) 验证煅烧后的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可行的操作是()A . 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放热B . 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C . 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存在D . 称量反应前后固体,比较质量是否减小二、填空题 (共4题;共4分)11. (1分)(2020·铜仁) 食醋、KNO3、加碘食盐、尿素[CO (NH2)2]、棉花、干冰等是生活中常见物质,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选择上述物质完成下列问题:(1)能有效预防大脖子病的是________。
(2)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
(3)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4)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
(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
12. (1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1)我们所用的下列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填序号)A.塑料保鲜膜 B.棉布围裙 C.合成橡胶手套(2)洗涤剂可用来洗碗,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________功能.(3)紫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锌、铁、钙、硒等.其中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 ;“锌、钙、硒”是指________ .(填“单质”、“元素”或“分子”)(4)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从分子的性质解释原因________ .(5)奶制品、豆类和虾皮等含有丰富的钙,是常见的补钙食物.青少年缺钙会导致________ .(6)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13. (1分) (2016九上·汉中期中) 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洁净的空气;③干净的海水;④液氧;⑤可口可乐;⑥稀有气体;⑦五氧化二磷;⑧呼出的气体;⑨二氧化碳,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14. (1分)(2019·邵阳模拟)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油站着火时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三、流程题 (共1题;共4分)15. (4分)(2017·东胜模拟)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2)20℃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3)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四、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4分)16. (4分)(2018·宁德模拟) 2018年第16届省运会即将在宁德举行。
(1)运动场馆的塑料座椅属于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2)主会馆屋顶采用了钢架结构。
钢铁易与________反应,因此必须防锈。
(3)举重、体操运动员比赛前都要用“白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镁(MgCO3),其中镁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4)运动员用于补充能量的葡萄糖(C6H12O6)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五、推断题 (共1题;共3分)17. (3分) (2017九上·通州期末) 如表中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元素名称氢碳氧硫铜元素符号H C O S Cu(1)铜元素通常有+1、+2价,铜元素与氧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有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①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②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______.(3)戊、己、庚是初中常见物质,也是由表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存在如图2所示的转化关系,且戊、己的组成元素相同,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六、实验题 (共1题;共3分)18. (3分)(2020·珠海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完“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将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的废液过滤,并对滤液进行探究(已知大理石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滤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1)(猜想与假设)猜想1:溶质可能是CaCl2和CaCO3 猜想2:溶质只有CaCl2 猜想3:溶质是________。
(2)(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不正确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
(3)(实验与结论)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2,取少量滤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2正确。
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
(4)小美为验证猜想3,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滤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3正确。
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A .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B . 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C .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D . 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5)小丽使用了几种物质类别不同的物质来验证猜想3,也得出了结论,请完成下表:(6)(反思与评价)上述方案有不正确及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填写不正确方案的序号,并解释其不正确的原因)。
(7)小明同学向一定质量的上述猜想3滤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问:①图中oa段表示生成________(“气体”还是“沉淀”)的过程;②a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③c点溶液的pH________7(填>、<、=)。
七、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19. (1分) (2020九上·市北期末) 某课外小组进行探究实验:鉴别稀硫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
小组的同学把标有序号1、2、3的三种溶液分别滴入标有对应序号的三支试管中,向三支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如甲图,鉴别出1号溶液,再向另两支试管中滴加一定量BaCl2溶液,如乙图。
请回答:(1) 1号试管中是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下同)。
(2)乙图中2号试管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
把该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下面对滤液取样进行研究:(提出问题)除含有酚酞外,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HCl;猜想二:HCl和________;猜想三:HCl和BaCl2(进行实验)①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________正确。
(3)实验后将三支试管的废液都倒入废液缸,发现废液无色,则废液中一定不含________(填“HCl”、“BaCl2”或“NaOH”)。
八、计算题 (共1题;共6分)20. (6分)(2019·南岗模拟) 为测定某一样品中含杂质的含量,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镁溶液。
进行如下实验:把100g的稀盐酸加入到20g含杂质的MgCO3和MgCl2的样品粉末中(杂质即不溶于水,也不和盐酸反应),完全反应后得到中性溶液,其操作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2)求解混合物中发生反应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3)样品中杂质的含量为________;(4)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5)用36.5%的浓盐酸配制100g上述稀盐酸时,需要此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二、填空题 (共4题;共4分)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答案:11-4、答案:11-5、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三、流程题 (共1题;共4分)答案:15-1、答案:15-2、答案:15-3、考点:解析:四、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4分)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答案:16-4、考点:解析:五、推断题 (共1题;共3分)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考点:解析:六、实验题 (共1题;共3分)答案:18-1、答案:18-2、答案:18-3、答案:18-4、答案:18-5、答案:18-6、答案:18-7、考点:解析:七、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答案:19-1、答案:19-2、答案:19-3、考点:解析:八、计算题 (共1题;共6分)答案:20-1、答案:20-2、答案:20-3、答案:20-4、答案:20-5、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