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PPT课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PPT课件
(3)进一步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
原因(背景): ①原有议会选举制度弊端多
②工业革命深入,工业资…壮大
内容: 工业资阶、富有农民等获得选举权
影响: 工业资阶在议会地位增强,逐渐进入国家
作用:议会权力逐渐超过王权, 国王逐渐处于 “统而不治”地位,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起来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 立法权或停止
权力,为非法权力。
法律的权利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和供国 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和方式者,皆为 财政和税收权
非法。
1、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1)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资产
阶级和新贵族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提高政治
地位。
(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2)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有哪些?)严 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2过 、程
英
曲 线 图
国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资
两 次 内 战
处 死 国 王
建 立 共 和 国
共和制是君主制的对称,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 首由选举产生的政权组织形式。
(2)…发展——责任制内阁的产生 A.步骤—— ①光荣革命前,枢密院——国王最高咨询机构; ②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开小密屋会议,内阁—
—国王直辖最高行政机关;
③后来,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 ④18C早期,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成首任首
主权最终来自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是绝对的,但国王们所掌握的权 力并非神授。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
洛克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执行权与对外权。三种权力 中,立法权最高,其它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为防止同批人既是法律 的制订者又是执行者,从而产生腐败,立法权和执行权必须分开。
思考: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对英国革命起了什么作用?
打击了君权神授的思想,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对革命起 了推动作用。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基础
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 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 济政治制度的建立开辟道路
⑴原因: ⑵过程: 1640年开始,一度建立共和国
1688年“光荣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 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司法权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
属违法。
军权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 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言论自由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 会应时常集会。
相
⑤18C中期,议会获行政监督权,…形成。 ⑥19C中期,进一步完善。
二、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
1、《权利法案》的颁布
2、责任制内阁制的形成
英国的内阁最早是由中世纪后期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化而来。该 委员会在那时已有内阁之称,但性质是封建君主的咨询机构。1694年, 威廉三世(1689~1702在位)从支持他的辉格党中任命枢密院成员,组 成辉格党内阁。但当时辉格党在议会中并不占多数。1714年,乔治一世 (1714~1727在位)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 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R.沃波尔取代国王而 成为内阁首脑。沃波尔内阁是英国第1届正规内阁。但“内阁”一词,直 到1900年才见于官方正式文件,而首相直到1905年才开始接受国王的委 任状。1937年的《国王大臣法》才使内阁的名称和首相的职位有了成文 的法律根据。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 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W.皮特(小)首相遭到 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乃继续任职。 他的作法也成为惯例。到19世纪中期,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 完善,责任内阁制最后形成。
(政治权力从英王向议会转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1)确立——《权利法案》颁布
时间、机构:1689年 议会 目的:限议制会国手王 里权利,保证权力掌握在资产阶 内容:以明确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立法权;税
收权;司法权;军权;保证议会立法、财政 权力和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权利
集会的权利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肯定和保证 了议会所拥有的哪些“自由”和权利?它的颁布有什么 意义?
限制:立法权;税收权;司法权;军权。
保证: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权利。
意义: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思考: 2、什么是代议制?
代议制度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 家权力的制度,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议议会 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议会由民选产生,定期改选,掌 握国家的立法权,决定国家的方针大计。立法的执行者 是行政机构,或为君主立宪制下的内阁,或为共和制下 的政府。
4 、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 产阶级统治地位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
1、历史条件:长期的议会传统
⑴1215年《大宪章》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 权”基本原则,是立宪政治的基础,是英国宪政史上永远 的里程碑。
⑵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14世纪上半期,议会分 成上、下两院,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产 阶
1649年级革来自命开始
1640年
克伦威尔
光 荣 革 命
1688年
斯图亚 特王朝 复辟
1660年
3、“光荣革命”(1688年) “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 国王权力已不再来源于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 服从议会的君主。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也宣 告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从此,人类历史 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
什么是君主立宪制
• 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或法律限制, 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这种政权组织形 式叫君主立宪制,亦称“有限君主制”。 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条件
1 、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 力量的 壮大
2、历史条件:长期的议会传统
3、思想基础:霍布斯和洛克等启蒙思想家的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