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空间施工新技术

地下空间施工新技术

⑶ 超短台阶法
这种方法也是分成上下两部分,但上台阶仅超前 3~5m,只能采用交替作业。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 适用条件:超短台阶法适用于膨胀性围岩和土质围岩,要 求及早闭合断面的场合。当然,也适用于机械化程度不高 的各类围岩地段。 ● 优点: 超短台阶法初期支护全断面闭合时间更短,更 有利于控制围岩变形。在城市隧道施工中,能更有效地控 制地表沉陷。 ● 缺点:上下断面相距较近,机械设备集中,作业时相互 干扰较大,生产效率较低,施工速度较慢。
基坑支护结构--支挡结构
喷射混凝土
基坑支护结构--支撑结构
钢筋混凝土撑
基坑支护结构--支撑结构
钢管撑
基坑支护结构--支撑结构
预应力锚杆
止水帷幕
止水帷幕断面图
水泥搅拌桩
明挖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概念:所谓复合土钉墙是将土钉墙和一种或几种单项支护 技术或截水技术有机组合的复合支护体系。 特点:轻型、机动灵活,适用范围广,支护能力强,可超 前支护,并兼具支护和截水功能。 构成:土钉、微型桩(直径小于400mm)、预应力锚杆、 截水帷幕、挂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原位土体等。 适用范围: 1)、开完深度不超过15m的各类基坑; 2)淤泥质土、人工填土、砂性土、粉土、粘性土等; 3)多领域基坑和边坡工程。
● 下部边墙开挖后必须立即喷射混凝土,并按规定做初期支护。
● 量测工作必须及时,以观察拱顶、拱脚和边墙中部位移值,当发 现速率增大,应立即进行底(仰)拱封闭,或缩短进尺,加强支护, 分割掌子面等。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3、分部开挖法:分部开挖法可分为三种变化方案:台 阶分部开挖法、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利用地下空间:如地下水力发电站,
地下工厂、地下核能发电设施等。
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
大规模国土的有效利用:如城市间、国家间的交通设施等;
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
防御和减少灾害的地下设施:如人防工程、各种储备设施、防 御洪水灾害的地下坝,地下河、防灾型城市的构思等。
地下空间施工新技术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孔军
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
为人类生存,确保安全为目的的:如粮食的地下仓库、
地下式住宅等
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
伴随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而利用地下空间:如城市有轨交通 系统、电力、瓦斯管道,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
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 适用条件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中。 ● 优点: 与超短台阶法相比,台阶长度可以加长,减少上下台 阶施工干扰;而与下述的侧壁导坑法相比,施工机械化 程度较高,施工速度可加快。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 台阶分部开挖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虽然核心土增强了开挖面的稳定,但开挖中围岩要 经受多次扰动,而且断面分块多,支护结构形成全断 面封闭的时间长,这些都有可能使围岩变形增大。因 此,它常要结合辅助施工措施对开挖工作面及其前方 岩体进行预支护或预加固。
170 170
250
150
50
250
250 250
450
300
基坑事故事例
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垮塌
基坑事故事例
广州海珠城广场基坑事故
基坑事故事例
深圳加福大厦基坑事故
基坑支护结构--支挡结构
灌注桩
基坑支护结构--支挡结构
钢板桩
基坑支护结构--支挡结构
地下连续墙
基坑支护结构--支挡结构
土钉墙
进入和往来的限制
能源上的限制 建设费用高
常用的施工方法
1、明挖:明挖法是先从地表向下开挖基坑,直至设计标高,再在开挖
好的预定位臵灌注地下结构,最后在修建好的地下结构周围 及其上部回填,并恢复原来地面的一种地下工程施工方法。
常用的施工方法
2、暗挖
常用的施工方法
3、托换
插筋φ 14@400,梅花形布置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⑴ 长台阶法 这种方法是将断面分成上半断面和下半断面两部分进 行开挖,上、下断面相距较远,一段上台阶超前50m以 上或大于5倍洞跨。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适用条件: 相对于全断面法来说,长台阶法一次开挖的断面和高度 都比较小,只需配备中型钻孔台车即可施工,对维持开挖
地下工程利用的例子
陕西农家窑洞
地下工程利用的例子
北京地铁王府井车站
地下工程利用的例子
坎铁路松南隧道
地下工程利用的例子
厦门仙岳山市政隧道
地下工程的空间特性
一、构造特性 空间性 密闭性 隔离性 耐压性 耐寒性 抗震性 二、物理特性 隔热性 恒温性 恒湿性 遮光性 难透性 隔音性
1600
明挖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明挖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整体稳定性验算:
明挖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抗倾覆、抗滑移稳定验算:
土钉墙抗倾覆、抗滑移 稳定与重力式挡墙抗倾覆、 抗滑移稳定类似,但墙体的 宽度和高度由土钉的分布决 定,一般是根据最下一道土 钉来确定,将土钉的末端作 为墙体的一个角点从而确定 了墙体的宽度和高度。
2 3
2 3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 适用条件 当隧道跨度很大,地表沉陷要求严格,围岩条件特别 差,单侧壁导坑法难以控制围岩变形时,可采用双侧壁 导坑法。现场实测表明,双侧壁导坑法所引起的地表沉
陷难于控制的软弱松散围岩中。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⑶ 双侧壁导坑法
这种方法又称眼镜工法,一般是将断面分成四块:左、右侧壁导 坑(1)、上部核心土(2)、下台阶(3)。导坑尺寸拟定的原则同前,但 宽度不宜超过断面最大跨度的1/3。左、右侧导坑错开的距离,应 根据开挖一侧导坑所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的影响不致波及另一侧 已成导坑的原则确定。
地下空间的优缺点
地下空间的优点:
视觉的限定 开放的地表面空间 有效的利用土地 有效地往来和输送方式 地中的季节适度的差异 自然灾害的防护 市民防卫 安全
环境和利益
噪声和振动的隔离
能源利用的节省和气候的控制 减轻维修管理
地下空间的优缺点
地下空间的缺点:
获得眺望和自然采光的机会有限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⑴ 台阶分部开挖法(弧形导坑法):
又称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一般将断面分成为环形拱部(图中的1、2、 3)、上部核心土(4)、下部台阶(5)等三部分。根据断面的大小,环形 拱部又可分成几块交替开挖。环形开挖进尺为0.5-1.0m,不宜过长。 上部核心土和下台阶的距离,一般为1倍洞跨。
土钉墙的施工—注浆
明挖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的施工—挂钢筋网
明挖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的施工—喷射混凝土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1963年,由奥地利学者L〃腊布兹维奇教授命名为“新奥 地利隧道施工法(New Astria Tunnelling Method)”, 简称“新奥法(NATM)”正式出台。它是以控制爆破 或机械开挖为主要掘进手段。 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方法,通过监测控制围 岩的变形,动态修正设计参数和变动施工方法的一种隧 道施工方法,同时它又是一系列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的 原则。其核心内容就是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土钉自身抗拉强度
Tg f y d 2 / 4 n
g
明挖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的施工--成孔
明挖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的施工--锚杆制作
明挖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的施工--土钉杆体制作
明挖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的施工--下土钉杆体
明挖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⑵ 单侧壁导坑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将断面分成三块:侧壁导坑(1)、上台阶(2)、 下台阶(3)。侧壁导坑尺寸应本着充分利用台阶的支撑作用,并 考虑机械设备和施工条件而定。一般侧壁导坑宽度不宜超过0.5 倍洞宽,高度以到起拱线为宜。
2 2 3 3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 适用条件 单侧壁导坑法是将断面横向分成3块或4块,每步开 挖的宽度较小,而且封闭型的导坑初期支护承载能力 大,所以,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断面跨度大,地表沉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 超短台阶法施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在软弱围岩中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开挖工作面的
稳定性,必要时可采用辅助施工措施,如向围岩中注浆 或打入超前水平小钢管,对开挖面进行预加固或预支护。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⑷ 台阶法施工中,开挖下半断面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 下半断面的开挖(又称落底)应在上半断面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 进行,或采用其它有效措施确保初期支护体系的稳定性;采用单侧落 底或双侧交错落底,避免上部初期支护两侧同时悬空;
明挖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桩身承载力计算:
明挖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影响水泥土力学性质的因素: 1)固化剂和外加剂; 2)水泥的掺合量: 掺合比 3)龄期:以90天龄期的强度为标 准。 4)土的含水量; 5)土质的影响; 6)有机质的含量和沙粒的含量, 7)搅拌的方法和时间
止水帷幕断面图
防水帷幕:水泥搅拌桩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⑵ 全断面开挖的优点
● 工序少,相互干扰少,便于组织施工和管理; ● 工作空间大,便于大型机械化施工 ; ● 施工进度高,目前,我国公路隧道一般都能保持月 进成洞平均150m左右,高者已接近300m/月。 ● 施工环境较好
暗挖法:新奥法施工
⑶ 采用全断面法应注意下列问题:
●摸清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随时准备好应急措施 (包括改变施工方法等),以确保施工安全; ● 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务求配套,以充分发挥机械设 备的效率; ● 加强各项辅助作业,尤其加强施工通风,保证工 作面有足够新鲜空气; ●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增强施工人员对新 奥法的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