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项目具体操作流程
不动产登记项目操作流程
一、前期入场摸底调查
1、各类数据摸底,包括各类数据的数量、数据格式、坐标系,电子数据和档案数据的具体情况等;
2、甲方的需求,包括软件、硬件、数据等具体需求,工作总体方案的编制,入场人员、设备的数量,项目实施工期等要求;
3、摸清甲方对该项目有实际影响力的人员,联系方式等;
4、如有需要,还需针对甲方的流程,协助设计甲方的中心机房、办公场地布局,硬件设备、办公设备等需求列表;
5、对前期入场的调查情况,编制前期文档,做好与实施组的交接,以及实施组的入场工作;
6、根据现行的标准,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作切合本地的技术实施方案。
二、不动产项目实施培训
1、针对所有不动产项目实施参与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市场部、前期组、项目实施部等所有员工;
2、重点针对项目经理、实施组员工分别进行专门的培训;
3、进行考核,过关的上岗,不过关的继续学习,直至过关上岗。
三、实施组进场
(一)人员及设备
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地及入场实际的工作量,核算需要的人员和设备数量,设备包括电脑、高拍仪或速扫机、打印机、办公工具等。
(二)整理汇总
针对所有数据进行一个整理汇总,列出数据处理的主次顺序、先后顺序;所需整理的数据包括土地、房产和林业数据,但由于当前各地仍处于职能整合阶段,房产、林业数据仍未提供,故只能做土地数据。
土地数据包括纸质档案数据、电子业务数据、集体调查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影像数据等。
全部档案大类分两种,一种是发证档案,一种是地调未发证档案(如二调档案和集调未发证档案)。
实际上已发证档案才是具有法律效果的真实成果,所有地调、摸底等过程档案,只是参考之用。
因此我们优先做发证档案数据,后做地调未发证档案数据。
(三)倒排工期
根据技术实施方案,结合本地数据的实际情况和数量、投入的人员和设备、甲方的项目工期,制定切合实际的总体倒排工期和详细的工期表,具体到每月、每周和每日。
(倒排工期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