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新兴的部门
机器制造业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主要发明(成果)
(最重要发明:蒸汽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发明汽船
斯蒂芬孙发明火车
最重要发明:电机、内燃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等,
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者Ⅰ号)
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比较内容
第一次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第二次
(电力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1、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2、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进入了“电气时代”,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巨大促进作用。3、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引发了一战。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蒸汽、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特点
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
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如: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③近代业产生,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如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经济上殖民者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严重。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思考、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我国的对策
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