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教案
《电视节目制作》教案
授课对象:(根据不同专业、讲授内容侧重点不同)
教学目的:
本课程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解电视节目制作的规律和电视节目构思与策划。重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要领,能够独立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具体要求学生掌握摄像机、编辑机及非线性编辑等制作设备的操作,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视节目制作的实践。
2、非线性编辑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实际上是以通用计算机做平台,加以专用的视频处理卡、特技卡、音频处理卡、压缩卡、各种控制卡和素材硬盘等构成。
3、操作流程:素材量化采集、素材剪辑、节目制作、特技处理、音频混录、图文的制作、输出录成母带。
4、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节目制作系统是将不同的专用多媒体计算机(工作站)连接成一个能相互传输信息和能共享资源与数据的网络,各工作站使用存储在计算机网络存储器(硬盘)中的数据来进行电视节目编辑的各种制作,然后把数据转换成视/音频信号,从而得到完成的电视节目。
2、特技的类别有光学特技、机械特技、模拟特技、数字特技。
2、多机编辑系统,自动编辑性能高,不仅能进行画面的编辑,同时还可以进行声音的编辑。特点是通过微机程序的设置,可操纵多台录像机,进行自动寻找编辑的入、出点,自动预卷和自动编辑。还可以控制特技画面的实施及声音的编辑,是一种自动程序控制的编辑系统。
3、电子编辑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工作流程,有:直接编辑和间接编辑、CTL编辑和TC码编辑、联机编辑和脱机编辑、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
3、电视节目制作手段:实况直播;电视影片制作;录像制作;电子制作。
4、电视制作方式:ENG方式、EFP方式、ESP方式。
5、重视节目制作工艺流程,加强制作节目的计划性,遵循制作流程的科学性,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节目制作工作,提高制作节目的质量和效率。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第二周 讲授6学时 实习4学时
2、电视特性:
3、价值判断: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第四周 讲授4学时 实习4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四章电子编辑
第一节电子编辑系统
第二节电子编辑方式
第三节电子编辑方法
教学目的:
掌握传统电子编辑方法
教学重点:
1、具有电子编辑功能的录像机除具备一般录像机都应有的性能外,还需增加旋转消磁头、消隐切换开关等。为提高编辑质量,录像机还要进行其它辅助设计。
4、组合编辑是将节目素材磁带上的画面及其声音,按照事先编排好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记录在母带上,串编成为一个完整的录像节目带。插入编辑是在一个有节目磁带上的某一部分换入新节目,即将母带上不需要用有用的素材替换下来。
5、A/B卷编辑程序与切换编辑不同点:必须指定两台放像机(FROM和TO信号源);必须独立设定两台放像机的编辑点;必须设置一个效果持续时间。其它方面,A/B卷编辑与切换编辑基本操作程序相同。
教学内容(章、节):
第三章电视节目策划
第一节电视节目类型
第二节电视节目策划
第三节 电视节目编排
教学目的:
掌握电视节目策划规律,
了解电视节目类型与编排
教学重点:
1、电视节目策划是一个以观众为出发点、以节目为产品、以提高收视率进而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媒体运作过程
2、影响策划的外围因素:受众分析电视特性价值判断
授课方式:讲授为主,实习为辅。
授课学时:36学时。
授课时间:
授课教材:《电视数字制作技术》孟群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授课教师:孟群教授
授课内容与教学进度:
第一周 讲授2学时观摩2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况
第一节电视节目制作手段
第二节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第三节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教学目的:
6、分离编辑可以设定独立的音频和视频IN点,在插入方式模式下,音频IN点可相对于视频IN点作超前或延迟。
7、掌握各种电子编辑手法。熟练使用编辑遥控器。
8、灵活应用编辑工作流程。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上机操作
第五周 讲授6学时 实习4学时
教学内容(章、):
第五章非线性编辑
第一节非线性编辑概述
第二节 非线性编辑应用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上机操作
第六周 讲授4学时 观摩2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六章电视特技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键控特技
第三节数字特技
教学目的:
在节目制作中灵活应用电视特技
教学重点:
1、特技效果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画面语言,丰富和扩展了画面语言,扩大了电视画面的表现力,使画面的表达越来越细腻。能够进行电视画面的意境创新,改变画面的构成,图像组合成新的整体结构,伴随着翻转、移动、缩放、旋转等多种运动形式以及光与色彩的变化,给观众以超现实的奇幻美妙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联想。
2、摄像机按其性能和用途不同,可划分为广播级、业务级和家用级。CCD摄像器件常用的有IT方式、FT方式、FIT方式。
3、数字摄像机的基本操作,菜单的调出与调整,白平衡的调节,电子快门的调节等实用性技能的掌握。
4、摄像机的使用要点及维护保养。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上机操作
第三周 讲授4学时 观摩4学时
了解电视节目制作概况,
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教学重点:
1、电视系统的全面数字化使节目制作、传输直到播出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了解数字化带来的变化,具体体现的方面。
2、数字电视系统构成。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如图1-2)是图像、声音及有关信息统一作为数字数据处理,同时一些基本工作如选材、合成和编辑都是以综合方式来完成的
教学内容(章、节):
第二章ENG工作方式
第一节摄像机性能
第二节摄像机操作
第三节ENG方式工作要点
教学目的:
ENG工作方式特性,
熟练操作摄像机
教学重点:
1、摄像机是进行光电转换的设备,它利用三基色原理,通过光学系统,把彩色景物的光像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像,由摄像器件完成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然后进行信号处理,编码形成彩色全电视信号。
第三节 电视节目包装
教学目的:
掌握非线性编辑方法,
掌握电视节目包装方法
教学重点:
1、非线性编辑是把输入的各种视音频信号进行A/D转换,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存入计算机硬盘中,将传统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中的切换台、数字特技、录像机、编辑机、调音台、字幕机、图形创作系统等设备,用一台计算机来进行运算、操作,视频信号在计算机内部全部按4:2:2数字分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