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三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共28张ppt) (1)
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三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共28张ppt) (1)
第二阶段: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年-1966年)
2、重大失误
表现: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概念认知:
■大跃进运动——1958年下半年,在毛泽东和党的领导下,全国范 围内大办工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 高
生产计划指标,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混乱和损失的一场经济活动。
成果:
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 完成。
标志: 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 年-1956年)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
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A、上图反映当时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如何?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
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 工业——大炼钢铁,赶英超美。
农业——盲目制订粮食生产指标、提出“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大刮浮夸风(弄虚作假)。
■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大跃进”浪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在没
有经过试验的情况下,只用一个多月全国就基本实现公社化。同年底, 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万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一大”,
1953
56
58
60
66
76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 三、“动乱”的十 年
第1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年-1956年)
1、背景: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1949—1952)
结果: 1952年底,工农业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均 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环节一:基础知识
在
微观:具体史实
制
定 第开
过 渡 时
一 个 五
始 三
期 年大
总 计改
路 划造
线
三
《 论 十 大 关 系 》
大 改 造 基 本 完 成
中 共 八 大 召 开
“
人 民 公 大社 跃化 进运 ”动
农 村
国 民
纠经
正济
“调 左的”整八字
错方
误针
文 化 大 革 命 爆 发
文 化 大 革 命 结 束
“二公”:指通过收回农民的自留地、家禽家畜等, 同时分配上大搞平均主义实行公共食堂,提高公有化 程度。
第二阶段: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年-1966年)
2、重大失误
表现: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思考:什么原因使党中央犯这样的错误呢? (结合P48最后一段)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 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给社会经 济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
第二阶段: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年-1966年)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十年建设中的正确探索和失误
《论十大关
正确: 系》1956
犯错误的根本原因:左倾错误
问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怎 样的影响?
材料一 1958年8月,党中央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 号,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全国人民齐上阵,建起了上百万个 土高炉。这年年底,钢产量达到1108万吨,但其中合格的钢只 有800万吨。为炼这些钢毁掉了大量山林,浪费了宝贵资源,还 影响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 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 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 地区出现了经济振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 港、台湾、新加坡和南朝鲜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日本也摆 脱战争的阴影,开始了经济的复苏。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 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
B、为了建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共产党采 取了怎样的措施?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 年-1956年)
4、三大改造(1953--1956)
对象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
实质 意义 缺点
农业、手工业开展合作化运动,走合作化道 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中国开国大典
美国务卿艾奇逊曾经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 —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 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 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 会经济。
① 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认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
③认为当时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④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A ①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C
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A
②社会主义改造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提出和实
施
④中共八大
A ②④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④②①③
D ②④③①
4、“文革”爆发后,在“全面夺权”的狂潮中,国民经
济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有
①国民经济计划因无法执行而被废置
②经济工作陷入瘫痪和半瘫痪状态
③交通运输堵塞 ④市场供应紧张,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A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试一试 给下面五幅画标出主题
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和文化需要。
——摘自“中共八大”的部分内容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八大在什么背景下召开?
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2、八大对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怎样的判断?
3、由此,中共八大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
建立起来了。我国开始进入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
二、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
中共八大 1956
八字的调整方针 1960年
“大跃进”
失误: 1958的十年(1956年-1966年)
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
材料:一、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
利”,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简称一化三改)
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年-1956年)
3、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集基中本主任要务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
土高炉炼钢
我们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中犯了哪些错误?
“浮夸风”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我们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中犯了哪些错误?
“浮夸风”
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 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 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
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
我们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中犯了哪些错误?
“共产风”
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生产关系
毛泽东说:“大概十年左右,我们可以在吃饭、穿 衣、住房子上实现共产主义。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就是共产主义。”
人民公社的“一大”,是指规模大,一般都有 4000多户;也指经营范围大,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宏观
时间跨度: 阶段特征:
50—70年代 在曲折中发展
工
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
农
总值变化图
业
生
产
总
值
年代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上图反映了5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 型特点是什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成就: 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4、十年成就
题第二三:阶文段革:十“年十年,动给乱我”国中的的经国民济经造济成(怎1样96的6年影-1响97?6年)
材料一: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这个数 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建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 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⑴经济建设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⑵遵循客观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
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⑷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⑸抓住发展机遇。
……
随堂练习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中共八大召开后
D.大跃进运动开始后
2、下列属于中共八大内容的有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