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物理性状与评价根据水的物理性状可判断水质的感官性状是否良好,也可说明水质是否受到污染。
(1)水温:地面水的温度随日照、气温和降雨量等变化而改变。
深层地下水的温度比较恒定。
水温改变超过一般变动范围时,表示有污染的可能。
大量工业冷却废水排入水体时,可造成地面水的热污染。
地下水的温度如突然发生改变,可能是地面水的大量流入所致。
水温可以影响水中溶解氧含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自然净化过程。
(2)颜色:清洁的水无色,某些自然因素可以使水呈色。
如流经沼泽地带的地面水因含腐植质呈棕黄色; 水中大量藻类生长时呈绿色、红色或黄绿色;含低铁盐的深层地下水,汲出后因低铁被氧化而呈现黄褐色。
水体受工业废水污染后,可呈现该工业废水所特有的颜色。
水色通常用铂钴标准测定,1L水中含1mg铂所呈的颜色为1度。
水受工业废水污染呈现各种颜色时,除用文字描述外,可以稀释法测定颜色,结果以在10cm水柱高度下刚辨认出颜色的稀释倍数表示。
(3)臭:清洁水无臭气。
地面水流经沼泽地或有大量藻类生长和死亡分解时,均可出现异臭,流经含硫地层的深层地下水可带硫化氢臭。
工业废水中,有许多发臭物质,有些物质在水中的浓度低到化学方法难以检出时已能嗅到。
可用文字对水臭的性质加以描述如泥土臭、芳香臭等。
我国采用六级强度法评价水臭和水味(表1)。
表1 臭和味的强度等级
等级强度说明
0 1
2
3
4
5
无
微弱
弱
明显
强
很强
无任何臭和味
一般饮用者甚难察觉,但嗅、味觉敏感者可察觉
一般饮用者刚能察觉
巳能明显察觉
已有很明显的臭、味
有强烈的恶臭和异味
(4) 味:清洁的水无异味。
天然水出现异味常与过量盐类的溶入有关。
水受到人为污染时,可产生难尝的异味。
味与臭的强度分级相同(见表1)。
(5) 浑浊度:简称浊度,由水中的泥沙、有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造成。
水的浊度是指光线通过水样时被吸收和散射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悬浮颗粒的数量、大小、形状和折射指数,而与水中悬浮物含量(重量)的关系较小。
地面水常因地面径流的汇入,流速湍急和遭受污染等而浑浊。
地下水的浊度往往很低,但如含有大量亚铁、亚锰离子的深井水汲出后,因铁、锰离子氧化成氢氧化物而呈黄浊色。
地下水受到污染后,也可出现浑浊。
浊度常用硅藻土标准比浊法测定,1L蒸馏水中含有1mg硅藻土所呈现的浊度为1度。